分享

张立亚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与学法指导有效教育教学策略研究

 昵称15221501 2022-12-12 发布于湖北

此文发《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年10月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与学法指导有效教育教学策略研究 

湖北省利川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岩洞寺小学     张立亚     邮编:445400

     1、改善心理环境

     摸清起点,针对缺陷,进行个别补救教学,就是“开小灶”。如:案例(3)对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如: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他们分不清哪个概念是探讨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形状关系,哪个图形是探讨图形本身的特殊形状;同时他们也不懂图形的对称方式。在数学概念学习上有困难,就专门为他进行个别补救教学。记和理解为突破口,鼓励“笨鸟先飞”。

    2、真诚沟通

    沟通是心理辅导的主要渠道,在师生沟通中,全面客观地了解、评价学生,以激励的语言树立其信心;在师与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全面情况,达成共识,携手合作;在生生沟通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以榜样示范法,激起学生的内驱力。

    ① 师生的沟通是心理辅导的开端。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真实的情况,案例(5)不管作业有多少,都要老师逼着做,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位同学的家长对他特别溺爱,平时在家作业做不做家长都由着他,有家长护着他,长期这样这位学生对作业就拖,反正是没有关系的,有家长帮助。原来如此,这样一来问题的症状所在已一目了然了,老师不用再去苦思冥想。在沟通中树立其自信心。这是每个案例中辅导老师都会用积极上进的激励语言去鼓励被辅导的学生。尤其在对自卑的学生正确归因方面,如案例(3)中的同学,老师说:每次通过认真思考做出了难题,你就会觉得自己聪明。下次遇到难题时,你就会鼓励自己:“再想想吧,我会做出来的,上次不是做出来了吗?我是聪明的。”慢慢地,你会变得越来越聪明,难题也会越来越少的。学生说:老师,是的,我现在懂多了,也喜欢做数学题了.老师说:对啊!你真聪明!我们在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中学会分析思考,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人也会越来越聪明,当然,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关键是自己有自信心,把“笨脑子”这种不合理的想法扔到太平洋去吧!在沟通中,客观地评价学生。案例(1)中的同学,老师在沟通中是这样评价的,你上课表现积极,经常帮老师的忙,收作业本、发作业本,而且关心集体,优点很多噢!要是看看你的作业本,别人会不相信这会是你的,要是作业也认真做就更好了。又如案例(4)中老师是这样评价着、这位同学的:老师一直在关注你,你上课时很认真,不做小动作,也不说话,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但我发现你听着听着,就开始走神了。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沟通的开端就是要客观地评价学生,首先要中肯其表现好的一面,这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的距离,而接下来,就要提出存在的问题,这“矛头”要“一针见血”,要准而快,这样沟通时就会围绕一主题,让交流对话收到很好的效果。  

     ②师与家长的沟通。每个学生的家庭都是千差万别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重视程度也是不同。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如案例(2)中的同学,与他的妈妈沟通,让我更真实地感受这孩子的心路历程。这孩子的父母在他四岁时就离异了,而父亲又在他五岁时再娶,在他7岁时新妈妈又生下他的“弟弟”,他的新妈妈知书达理,打算当一位“好后妈”,并以行动处处接近孩子的心灵,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沟通中,家长把老师当作可信任的朋友,没有保留也没有矜持,这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家庭背景。在与家长沟通中可以提建设性的意见,这也是“辅”和“导”双轨并行的所在。案例(1)中的同学的家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端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如果不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素质,他将来无法面对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在沟通中,老师建议学生家长小孩子不是用钱去关心他,要多关心他的学习,经过老师耐心的劝导,家长欣然接受,为接下来的实践辅导提供了保障。

     3、学法指导

    (1)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我们注意适当降低知识起点,让后进生也能跨进新知识的门槛,让潜能生感到自己能学,学起来不会吃力,在给学生上新课时,把知识的“度”放缓一些,对知识点少发挥、少加深,让潜能生理解新课的内容并掌握教学的重难点的为主。在练习中补充一些综合性题让成绩好的学生吃“饱”,而对后进生不作要求。对有的知识点,也可以放在单元复习或总复习中加深和拓展。

     (2)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做到上课速度适当放慢,让潜能生感到能跟上教学进度,后进生是班集体的组成部分,教学效果应当追求全班的整体效果,主要要顾及后进生的反应,因此我在进行教学时,不勉强赶速度,而是做到照顾学生的全体,不能忽略潜能生。例如,在讲重点内容时,我切实做到放慢速度,并尽可能重复一二次;在要潜能生回答问题前,让他们有充分思考的时间,诱导他们积极思维,让他们真正地掌握有关知识。

     (3)分散难点,化难为易。我在进行教学时,尽可能使潜能生感到易学,同时,我做到想方设法把难的东西变得容易一些,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一些使他们容易接受。平时经常自制一些教具,尽量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展示知识形成过程,使潜能生容易明白,觉得学习有兴趣。如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分数乘以整数法则推导教学例1,我将课本插图加以改进,用硬纸板做一个圆片(平均分成9份),以及6个表示的扇形,每2个粘在一起。在法则质疑验证时,将每层中拿出一个合并贴在圆片中,这样把课本上的插图用活,形象地将法则展示出来。又如第五单元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我布置学生每人用萝卜切24个差不多大小的小正方体,用小正方体按课本要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自感知,从而使潜能生更快地掌握体积公式的推导,而且印象颇深。
把潜能生看来是难的知识变为他们容易理解、容易消化的知识,学习兴趣也就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4)根据潜能生的学习特点,改善潜能生的学习方法,使后进生由 “能学”变为“会学” 。

    ①告诉潜能生如何预习,因为预习是一个学习周期的开端,也是为听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②引导潜能生如何专心听好每节课,告诉潜能生知识的重点、难点及正确的思路都要在这个环节解决,所以听课是学好功课的关键。

    ③复习是对知识的消化和记忆,我注重潜能生对听课的反馈。

    ④作业和动手实践是对知识的运用和进一步掌握,我启发潜能生能达到举一反三、做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4、在考试中反馈学生信心与效果

    考试是检查潜能生学习效果,我经常会在考试之前给每位潜能生定下考试目标。看看每位潜能生是否达到我规定的考试成绩。在进步多少分的分数段设立一个进步奖。除了以上的几个基本环节之外,还要进一步地教会潜能生掌握“精力该集中在何处,动手实践如何加强”的定时定量的具体要求。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5、及时检查反馈、辅导和矫正,进一步使潜能生提高学习成绩

   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能做到拿出适当的课时或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矫正;而对少数学生存在问题,则进行分门别类指导,并加强个别的辅导等。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个案辅导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虽然有所转变却又出现反复,让老师心灰意冷地觉得——“江山易移,本性难改”。另外,个案辅导具有追踪性、长期性,即使现在学生有所好转,以后又会怎样呢?显然个案研究是十分艰苦的,也无法一下子出现一些大的成效。个案辅导的工作十分复杂,从诊断到辅导,需要大量的时间及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这也是个案辅导的艰巨所在。

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许多形同质异的现象,因此个案辅导的时候,不能拿着理论按部就班地去运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一把钥匙开出一把锁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