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煌经方 | 2022国际经方大会学习连载(四十)

 经方人生 2022-12-12 发布于四川

2022-10-15

消风散合越婢加术汤治疗难治性皮肤病30例的临床探讨

图片

课题介绍

各位老师同道大家好!我是居住在日本的王晓东。向大家汇报我在日本使用汉方颗粒剂治疗皮肤病的一些临床体会。

今天介绍的题目是《消风散合越婢加术汤治疗难治性皮肤病30例的临床探讨》。

探讨的缘起是我在临床当中使用传统名方消风散(《外科正宗》)汉方颗粒剂治疗难治性皮肤病时,感到有时药力不足,疗效不佳。对于这个问题,经过仔细的观察,发现这些难治性皮肤病的患者大多具有过敏等炎症。

通过思考,想到“风邪”“肺与大肠”“水气病”等概念,然后将消风散合以越婢加术汤来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且发现此合方可以改善患者身心多方面的病症,比如肠易激综合症的腹泻或者是便秘等症状。

病案介绍

第一例

图片

男性,27岁,消防员。自3、4岁开始患有严重性过敏性湿疹,腿部症状尤为明显,各个关节都很严重。后病情有所改善和缓解,开始工作。

作为消防员,工作比较劳累,值夜班,精神压力很大,这些都是引起过敏性疾病发作的原因。湿疹影响睡眠,休息不好又影响工作,经西医皮肤科多方治疗无效。

通过合方治疗,一个月以后表现为照片下排的结果,造成腿部剧烈瘙痒的结节性痒疹得到很大缓解,背部变得光滑,手部症状基本消失。之后继续服药或减量。

正常的汉方药是一天三次,他在好转之后,每天吃两次或者是一次。有时候顾不上来拿药,也可以停诊一次。现已有一两年,症状基本消失,没有复发。

第二例

图片

患者,67岁,男性。疹处皮肤厚如牛皮癣,无汗,身体浮肿。他这个症状有一、二十年,病情比较严重。经过当地著名的皮肤科医生治疗无效。

两方合方治疗几个月之后,症状消除,浮肿症状也得到了改善。到现在也有一两年的时间了,完全治愈。

第三例

图片

患者,86岁,使用汉方药,调整各种身心状态将近20多年。但是从年初以来突然出现下腹部或阴部的痒疹,非常痒,像荨麻疹一样,西医抗真菌药膏的治疗可以止痒,但是皮肤病本身并不能得到改善。

通过汉方消风散合越婢加术汤,两周以后明显见效,4周以后症状几乎消失,现在没有再复发。

第四例


图片

患者,70岁,是一位公司的经营者,家庭离异,精神压力非常大。大概在一两年前出现全身的结节性痒疹,极痒难耐,晚上睡不着觉,加上心情不好,有时抑郁暴躁,甚至要自杀,负面情绪很严重,生活很不规律。通过四家西医的皮肤科治疗无效。

后来经介绍吃中药,一周以后见效。下排照片是在吃药一个多月之后的情况,虽然还有两诊,但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缓解,精神症状也有改善。

临床探讨

鉴于以上临床发现,于是开始了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探讨。

目的

验证此临床经验的确切性和普遍性,阐明组方的特色和起效原理,确立合方的方证及使用方法。

方法

在前后两年间,总结以前的有效案例(回顾性),扩展新的治案(前瞻性)。然后整理症状评价表统计,来统计治疗前后的效果,然后评价疗效,最后做出疗效评价。

评价结果:总有效率100%,痊愈31%、显效66%、有效3%。

特点

这个合方治疗起效快,疗效稳定而持久,复发率低。减量或间断性继服,长期预防效果甚佳。对本病症之外的身心病症也有疗效。

男性与女性的比例是17:13,男性偏多;年龄跨度很大(6岁 - 86岁)的,无明显年龄偏差。

总结

这种病症西医差不多属于湿疹,其中有特异性反应性的鼻炎、异位性皮炎、遗传性过敏性鼻炎,有丘疹性和结节性的痒疹,还有牛皮癣。

这些患者的共同症状特点为发病初期或发作期,可以见到发热恶风、咽痛咳嗽等表证,期间大多伴有关节热胀肿痛等。

皮疹的特征有红斑、浮肿,水痘,局部发红热、湿润,有渗液等炎症化脓倾向,瘙痒严重,夜间为甚,有游走性或扩展性。

体征有口渴、体热、尿少,容易浮肿,皮肤光泽,压陷容易恢复。

脉诊可以见到弦数脉或者是浮滑脉,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

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以及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

医理探索

合方药物组成和药量

下面讨论合方的药物组成及药量,在此显示的是日本汉方颗粒剂的用量。

消风散

功用:具有疏风清热、清热化湿、养血润燥的作用。

配伍:防风2g、荆芥1g、蝉蜕1g、牛蒡子2g、石膏3g、知母1.5g、苦参1g、地黄3g、当归3g、胡麻1g、苍术2g、木通2g、甘草1g 组成。

越婢加术汤

功用:具有疏风宣肺、利水的功效。

配伍:麻黄6g、生姜1g、大枣3g、白术4g、甘草2g、石膏8g 组成。

药物分析

合方共有17味药,可分成6组。

第一组,由麻黄、荆芥、防风、生姜组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辛温解表、宣通汗腺、通调水道、调达气机、祛风止痒、消肿利湿。

第二组,有牛蒡子和蝉蜕。具有辛凉解表、祛风止痒的作用。

第三组,石膏、知母、苦参。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作用。

第四组,苍术、木通。具有化湿利水的作用。

第五组,白术、甘草、大枣。具有补气利水的作用。

第六组,地黄、当归、胡麻,有养血润燥,滋养强壮,修复肌肤的作用。

合方功效

这六组药物共同起到的功效,中医认为有疏风宣肺、清热止痒、凉血解毒、利水化湿、补气健脾、养血润燥的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具有扩张末梢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抗过敏、消炎、镇静、利尿,滋养强壮,修复肌肤的作用。

涵括药证

麻黄证

表闭症:无汗、恶寒、气道不畅等。

水湿症:浮肿、体重痛、痰饮、尿少等。

石膏证

身热、烦渴、多饥多食、湿疹、炎症。

地黄证

烦热、干燥、出血倾向等。

适应体质

麻黄体质

肤干纹粗,面暗黄无泽,浮肿貌,汗后体适,恶寒,体格中等或偏胖,身体僵硬,体力正常,易腹泻或便不畅,口干燥感但舌苔湿润.

石膏体质

烦躁,精神涣散,面赤有泽,多尿,眩晕,疼痛,目赤,强烈搔痒感,谵语等。

地黄体质

下身软弱,小腹不仁,消化好,面易黑暗,体力中下,睡眠较差,情绪不稳。

合方方证

初期或发作期多见发热,恶风,喷嚏,清涕,咽喉痛等表证(过敏症)。

体型中等或偏胖,面色红炽,干燥或光亮,或浮肿貌,烦躁貌。

皮疹发红发热等炎症倾向,瘙痒感较强,有夜间増恶倾向。搔之渗液,渗山液较多或有水疱疹块形成,久发难愈,瘙痒部位多有游走性或扩散性。

身热,烦躁,或恶风,汗出,口渴。

浮肿倾向,皮肤光泽,压陷易复,肌肉酸重,或关节肿痛,小便不利。

舌较红且胖大,苔白腻或黄,脉浮滑或弦数。

使用时机

在皮肤病有水痘、浮肿、渗出液等湿润化脓倾向时,在单纯使用消风散疗效不佳时,使用本合方效果显着。

在皮肤表层厚硬,无汗,但感觉内层有一定弹性,发热瘙痒严重时,也适用本合方。

在口渴、尿少、浮肿严重时,着重考虑使用此合方。

尤其在伴有关节热胀肿痛时,第一时间考虑使用本合方。

使用注意

对于虛弱体质.多汗症的患者以及具有胃肠病、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肾病、排尿障碍、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病史的患者,应从少量、短期开始投药,并随时调整变化方药和用量。症状改善后可以减量继服,或断续服用。

使用经验

合方原因

日本汉方颗粒剂药量小,如上面介绍的只是传统经方的1/2 - 1/X,药力较弱,种类有限,医疗用只有148种,所以面对全人全科疾病时不得不使用合方。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容许一次给病人开2~3种汉方颗粒剂,经济负担变化不大,这样也便于使用合方。

通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合方不仅能够单独简单、迅捷和高效地治疗各科常见病症,即使是疑难杂病也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合方目的

1. 增强主方功效

2. 弥补主方缺点

3. 对应更多的症或病态

4. 组成没有的历史名方或必要的已知验方

5. 应对综合病态而制作新的方剂

使用体会

源于小剂量经方的汉方颗粒剂,方小量小,便于服用和携带,疗效确切,有利于预防和维护健康。

在面对全人全科疾病,身心同病,变化多且块,要求全人关怀时,合方使用法可以随时随地、随证调配,极大地丰富方剂种类和治疗范围,灵活高效地应对各种复杂疾病。比如148种医疗用汉方颗粒剂两方相合就可以衍生出21,904首方剂。

必要时加减个别的单味颗粒剂,比如日本有附子和红参的颗粒剂,以增加疗效。

有待日后为小剂量经方颗粒剂合方使用法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敏求轩说  

王晓东博士的报告非常吸引我,因为日常看到受皮肤病困扰的人不在少数,而大多情况下很难治愈,所以特别想在报告中一探究竟。学习之后,确实大受启发,受益匪浅。

消风散出自明朝著名医家陈实功的《外科正宗》,这本外科著作被后世称为“列证最详,论治最精”。消风散是风疹、湿疹等皮肤病的首选方,成为不可多得的名方。王晓东博士报告中对此方的功用做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证。

越婢加术汤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也是历代医家推崇的皮肤病常用方。越婢加术汤由越婢汤加术而成方,因此除有越婢汤的性能以外,还可以健脾以除外湿,兼治里水,故为表里通治之剂。

黄煌教授认为,此方是清热利水方,具有退水肿、止肤痒等功效。现代研究提示能抗过敏、利尿、减肥等。适用于伴有浮肿、多汗的关节痛及皮肤病。其内在的机制是利水清热排湿。

两方相合,扩大了方证范围,也扩大了适用人群和疾病谱。这些内容王博士在报告中都有详细的说明和总结,这份无私的分享令人感佩。

因此,合方治疗评价结果令人满意,总有效率达到了100%,王晓东博士的这项研究给皮肤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曾在一次讲座中,黄煌教授分析了《千金方》中的越婢加术汤条文,尤其是从“肉极”一词切入。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黄师是这样说的:

何为肉极?《圣济总录》卷第九十二·虚劳门说:“所谓肉极者,令人羸瘦无润泽,饮食不生肌肤是也”。但证之临床,越婢加术汤适用的人群不是那些羸瘦者,而是那些肥胖者壮实浮肿者。日本矢数道明先生的解释值得重视。他在《临床应用汉方解说》一书中把皮肤的溃疡、赘肉、瘢痕疙瘩、息肉、水疱等都按“肉极”来解释,其状态以糜烂污秽为特征,并将此作为越婢加术汤的方证。

黄师的这段阐述让我有豁然开朗之感。如今温故,对这张方的理解又深入了些。

因着逐一学习国际经方大会报告的机会,针对每一个课题,我均对相关知识做新的学习或温习。虽然学习量增大很多,收获无疑也令我惊喜。这是我将学习连载继续做下去的强劲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