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大昕“古无轻唇音f”的说法能否成立?

 木东青 2022-12-12 发布于江苏
汉语音韵学有古无轻唇音”之说,并且,人们通常以知道与否,作为一个人有没有学过汉语音韵学的测试,如果对此一无所知,那肯定就是没有学过。
所谓轻唇音”主要是指“f”音,它是通过轻碰双唇发出的,如今学界现已普遍接受上古汉字无有f”声母的说法,认定古人是把“f”读作重唇音b”。
最先提出这个观点的是清代大儒,乾嘉学派代表人物钱大昕xīn),在他的潜研堂文集·答问第十二》中指出凡今人所谓轻唇者,汉魏以前皆读重唇,知轻唇之非古矣又曰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即认为先秦上古没有轻唇音f声母
他是根据古人所写别字推断出来的,例如古人把阿房宫”写成“阿旁宫”;把“汾水”写成“盆水”;把“负”写作“背”,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他还发现,古人会把“”读作“”;把“”读作“”;把“佛”等同于“”,今人轻唇音f的字古人皆读作重唇音b。他于是推定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上古时代是不存在的是后来从帮滂并明”中分化而来。就是说f声母从bp)声母中分离出来的。钱大昕还指出,这种分化发生在唐末宋初
钱大昕发现和推断给后人以巨大的启发,甚至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他的推断还可以从形声字中得到印证,例如”(fu)字,以此为“声旁”的字:其中有许多字确是读作b”(p)的!
又如“辈”字,它以“非”为声旁,但读作“bei”。“费”字,用作姓氏时候要读作bi”。山东古地名“县,在古代确读作”的。而成语“前赴(fu pu)后继”其中的“赴”,也可以读作“pu”的,即保持着它的“上古音”。
伏羲”(fu xi被誉为华夏人文始祖,亦叫”(pao xi)。诗经·周颂·敬之》中佛时仔肩之语,其“佛”下有注曰:“郑音弼,辅也”这些都成了“古无轻唇音f”,要读作“重唇音b”的佐证。
至于吴越方言中的例子就更多了,例如,“孵小鸡”fu xiao ji),吴越方言叫bu xiao ji”。“缚()起来”叫作“bu qi lai”。倒掉的“覆”(fu)叫作“pu”。并把“防范”读作“pang fan”,把“防止”读作“pang zhi”。“不要”叫作“foi yao”。所有这些都被认为是保持着古音。
其实,藏语的“赞”王,既读作“赞普”,也读作“赞布”,这种b\p互换在藏语中极为常见。至于古羌语地名“吐鲁番”(fan),古代史料中也记作“吐鲁班”(ban)的,因为f\b互换是藏语和阿尔泰语的一大特征。
人们还全盘接受了钱大昕关于读音分化发生在唐末宋初推断,例如“杜甫”,他的名字既读作“du fu”,也读作“du pu”,因为那时读音在改变,并且是势不可挡、防不胜防的了,即使杜甫本人对此也是无可奈何的。
古无轻唇音”之说,客观上支持了“汉字读音在不断改变”的观念,甚至可能是汉语音韵学家拟构“上古音”的一个重要依据。与此对应的是,他们认定汉字的“字义是稳定不变的”。但笔者以为,这两种互相对应着的观念从根本上说都是一种错觉。
这个“古无轻唇音”发现,毫无疑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前所未有的门窗,让我们可以窥探古汉字读音的奥秘。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钱大昕这个提法其实是很不完善的,至少在逻辑上是一个“不完全归纳”,并不能解释所有这类古汉字的读音,仅仅是部分有效、部分适用而已!
例如,上古时代就有的同类字:份、粉、忿、凤、汾、焚,等等,它们并没有变成b声母(重唇音),这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
笔者以为,从严格意义上说,钱大昕古无轻唇音”之说是不能成立的。它不是一个定律,不过是一种猜测而已。如果用他这个说法来解释古汉字读音来源和演变过程,那就大错了。
人们至今也想象不出,为什么唐末宋初汉字的读音会产生如此巨大改变,竟纷纷由b”变成了“f”。因为相比人类无比漫长的有语言和文字的历史,即使是整个唐宋时期,也不过是短短一瞬间,突然就出现了如此剧烈的改变,是原因造成的?难道是基因突变,抑或发音器官的病变,让中国人一下子改变了发声部位?

图片

北宋陈彭年编撰的《广韵》,成书于公元1008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乃是为增广隋代陆法言《切韵》而作,共收录26194字,分为206韵。

根本原因其实在于,唐宋时期,为应付科举考试,即科举考试的需要,人们开始编撰各种“韵书”,因为要判定格律诗是否押韵,阅卷者也需要韵书作为判定依据。所谓“韵书”就是汉字读音字典,唐宋时代是中国有这类“字典”的真正开始。汉代许慎《说文》着重于字形的演变和溯源,编撰目的和着力点上是大不同的。
这种编撰的过程就是厘定“标准读音”的过程,必伴随着的读音的取舍。从遥远时代延续下来的各种读发,被一个个加以重新考证和定夺。如果一字原来有二个甚至三四个读音,必须选定一个为标准读法,其他的就只能舍弃了。当然韵书中也有保留了几个读音的,即有“多音字”,可能是因为当时这几个读音都在频繁使用着,没法舍取,只能都保留了。
远古以来,同一个古汉字有数个读法的情形,是可想而知存在的。秦始皇之前的“六国”,用的都是古汉字,它们的读音怎么可能完全相同?这些方言读法在没有“韵书”作标准的时候,都会顽强地保留着,代代相传地延续下去,当有皇权加持的韵书出现之后,情形就不同了,它们会不可抗拒地走向灭亡和消失。
对此,我们只要看看今天藏文读音就能基本明白。藏文虽是拼音文字,但同一个藏文各地方言读法常常大不相同,甚至是互相听不懂的。可以想见,当极具权威性的“韵书”推出之后,慢慢地就会定于一个读音。
如果真的“古无轻唇音”,如下两个读音,为什么各不相同?为什么不同时改变?
同类字“分”“盼”,《说文》:“盼,从目,分声。”用作声符的“分”独自返回“古音”去了。
同类字“樊”“攀”,皆以“棥”为声旁,为什么读音又各异了呢?
同类字“贩”“版”,都以“反”作声旁,读音却是fan\ban有别。
同类字“腹”“愎”,同以“复”为声旁,一个读“fu”,一个读“bi”,牛头不对马嘴。
同类字“翻”“潘”,共以“番”为声旁,却有“fan”“pan”两个读音。
同类字“福”“逼”,是以“畐”为声符,读为“fu”和“bi”,两个读音八竿子打不着。
其实,它们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形声字”,而是货真价实的“会意字”,读音来自古羌藏语。并且最初应该是有多个读音的,因为方言习惯不同。
先秦时代,几乎没有形声字。你到甲骨文、金文中找找看,哪有什么形声字?它是很迟以后才产生出来的,主要是为表达各地汉语方言,例如加上“扌”表示动作,加上“亻”表示人事,加上“土”表示与泥土有关,如此之类,它们确是形声字。
笔者以为,汉语音韵学家如果能逻辑思考的话,“古无轻唇音”发现,不仅不能为“汉字读音在不断改变”传统观念提供支持,反而在提示我们,古汉字读音其实是相当稳定的,不断改变的是它的含义,许多古字的原始本义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引申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