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元一体视角下的新疆历史研究

 天宇春涛 2022-12-12 发布于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12月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智库主办的“多元一体视角下的新疆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学者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挖掘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从多元一体视角对新疆历史展开讨论,再一次明确了多元一体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

近年来新疆及其周边地区诸多考古遗址的古人基因组数据陆续发表,让大家对新疆史前人群的融合演化历史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学者梳理认为,新疆史前人群主要是由贝加尔湖附近的旧石器时代欧亚北部人(ANE)、东北亚黑龙江流域的采猎人群(ANA)、汉藏的祖先人群—新石器时代甘青地区的粟黍农业人群、青铜时代早中期的欧亚草原游牧人群(Yamnaya、Afanasievo等)、青铜时代中晚期的欧亚草原游牧人群(Sintashta、Andronovo等)和巴克特里亚·马尔吉亚纳文明人群(BMAC)等混合形成的,铁器时代以来还受到了来自伊朗古人和汉人的遗传影响,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融合发展的统一体。

有学者以武周时期于阗僧人实叉难陀在东都洛阳翻译经书,死后归葬于阗的事例为切入点,梳理同时代的汉地归葬传统,发现于阗僧人归葬是佛教与汉地落叶归根观念的结合。这与当时唐王朝在西域强大的政权管控不可分割,反映出同处于唐王朝统治下的西域与汉地不断进行文化交流,逐步向着多元一体格局迈进的历史进程。

亚欧大陆上的丝绸之路道路网络不仅推动了丝路贸易,也成为亚欧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学者从中亚和新疆出土的钱币等文物视角出发,指出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尤其是当中原王朝作为强大政治力量对西域提供有效保护的时候,才能保障丝路贸易的进行。

专家认为,应打破中心—边缘的认知,探讨通过边疆来看中国,形成中国整体格局和国家宏观背景的视野。看待新疆,一方面,离不开新疆的历史文化背景;另一方面,离不开多元的中国大背景。新疆是研究边疆的很好的范本,应深入了解新疆本土治理经验,以回应相关理论和历史研究中的问题。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市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机构的学者参加会议。

 (主办方/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