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发《教学与研究》2017年9月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运用研究 湖北省巴东县东壤口镇初级中学 田国庆 朱承炯 邮编:444301 摘要: 随着英语教育在我国各阶段教学中的普及,在对其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偏离了课程的总体目标及其基本理念。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对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的目标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下列原则,即分层设置原则、学生为教学主体原则、可检测原则以及可操作原则。只有这样做方可让英语在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教学目标能够充分发挥其教学指导作用。 关键词: 初中 英语教学 问题 改进策略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一)缺乏目标设计意识 大量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表明,绝大部分老师在对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只关注教学进程以及教学的内容。在备课的过程中,他们通常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步骤的设计过程中,甚至根本没有将最终的教学目标考虑在内。大部分老师认为,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无异,将教学任务完成就相当于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将每堂课程的目标孤立起来 大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通常不会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别说与其它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情况的出现就使得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本单元知识的全面考虑,因此对于学生在学习后的价值观变化、情感的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以及是否掌握相应的英语技能等方面的情况就缺乏足够的了解。 (三)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过于程式化、固定化 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从网页上下载成品教案、套用或照搬参考书上的相关内容,对于其中的目标是否与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符合完全没有考虑。部分初中英语教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喜欢用“套话”,而对于本单元或本课时学生可以达到怎样的目标根本没有考虑在内。 (四)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缺乏全面性 由于受到传统英语教学思想的影响,绝大部分初中英语老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注重所谓的“双基目标”,即语言技能目标以及语言知识目标,从而忽略了文化意识目标、学习策略目标以及情感态度目标。 1、教学的内容与情感态度目标脱节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进行,部分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注重情感态度目标的设计,不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目标模糊不清等问题。 2、缺乏相应的学习策略目标 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且在教学时未能帮助学生形成适合他们的学习策略意识。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如果不将其考虑在内,这样做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利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还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中的目标主体错位 一般情况下,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老师的学生观、教材关、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以及课程意识等。处于新形势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绝大部分老师虽然认同该观点,不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几人将其落到实处。这就使得大部分老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未能将自身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过来,在新形势下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只注重自身的“教”,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二、改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相关方案 (一)强化教学过程中的目标意识 老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备课时,必须将教学目标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紧扣教学目标,并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进行设计。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对教学的目标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以单元的教学总目标为基础制定出各个课时的分目标 例如在对仁爱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英语个人介绍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刚踏入初中,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降低其教学的难度。同时还必须注重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前提是学生在小学学过英语)。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播放英语视频或英语歌曲,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来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通过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制定出下列教学目标。 1、语言技能目标以及语言知识目标学会使用China, thank you , the U.S .A ,welcome to , hello , are 2、学习策略目标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教材中的对话加入自身的情感来对其进行朗诵,通过朗诵来对对话中的关键词进行寻找,并用其来回答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目标 让学生对新校园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让他们喜欢上这个新环境。然后用英语来向同学进行自我介绍,并用英语来交朋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好处,而且还可以增加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4、文化意识目标 通过让学生欣赏英语歌曲以及了解基本的问候语,让他们对于英语的文化背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通常只注重语言技能目标以及语言知识目标。新课标指出,在对初中英语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文化意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策略目标、语言技能目标以及语言知识目标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基于此,初中英语老师在对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相应的学科特点,从上述五个方面来对教学目标进行制定。例如: 1、老师分别和一些不认识的学生说,向他/她打手势并和他/她打招呼: T: Hi!(启发学生回答。) S?1:Hi!(板书Hi!让学生猜测Hi!的意思。) 2、鼓励学生用英语跟老师或同学们打招呼。 (设计意图:可以消除拘谨感,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用同样的方式教学Hello!并板书Hello! (四)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一项老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活动,处于新形势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老师“教”的方式必须符合学生“学”的要求。在英语新课标中,虽然没有对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主体究竟是老师还是学生做出明确的规定,但它却明确的指出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老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来考虑。 参考文献: 【1】黄瑾.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1,(13):42-43. 【2】赵宏林.基于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整体性的探究[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1):223-224. 【3】孟红.众人拾柴火焰高——浅谈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1,(10):8-8. 【4】殷小霞.谈三维目标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科技传播,2010,(3):59-60. 【5】杜娟.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1,(10):27-29. |
|
来自: 昵称15221501 > 《中小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