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梅县志秉笔者黄景恒

 荆楚文史哲 2022-12-12 发布于广东

▲李正阳题

 

古人有言志书是“一方之全史”,其资政、教化、存史功能,是其他任何文献资料都不可替代的。黄梅县建制始于汉代,其地历史悠久。由于历经战乱,社会动荡,清以前修成志书全部散佚,能见到的黄梅旧县志,仅有清顺治志,乾隆志,光绪志三部。阅读这三部珍贵的黄梅县旧志,我想到现存黄梅第一部顺治志的秉笔者黄景恒,并了解其人、其文、其事。

顺治志修成于顺治十七年(1660),由知县北平徐昱主持,纂修人是儒学教谕孝感萧蕴枢,与乡官吴卿、蒋义、洪世講、粱宪、黄景恒同编。时任知县徐昱书志序曰:
成,梓人报工竣,学萧公索序于余。余以簿书鞅掌,日惧奉职无状,不得与诸子事笔墨,又何敢赞一词添蛇足?敬谢不敏。维时聚首秉笔者,蓋黄子景恒、张子弘纲、沈子文珂数文学焉。若参订、若编次、若协辑,莫不探奇禹穴,正讹补佚,字栉而句比之。以襄事不衰,余故得随分校正云尔。由徐序可见黄景恒在顺治志编修时的身份是乡官,同编,秉笔者。

黄景恒,字仲占,号侪石,黄梅县大河镇黄桥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乃世家子。祖父黄卷,字见溪,副举人,正七品文官,明万历诰封奉直大夫(享受从五品待遇)。伯父若云,明万历授四川合江令,改湖南新宁令,后升任知州,致仕时诰封奉直大夫。在任时,捐俸赈饥,全活甚众,以循良吏课绩。父若坤,文学生,为其家族主事人。黄景恒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无意功名,仗义行俠,前朝后代,官民皆夸。

一、生逢乱世多义行。


黄景恒生于明万历二十年,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九大乱世之一的明末乱世中。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共48年,就有三十三年不上朝,堪称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中的一朵“怠政”奇葩。外有清朝入侵,内有农民起义,再加上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外忧内患,问题不断。

崇祯年间的明朝堪称内外交困,对外与后金征战不断,清军六度入关,明廷已是防不胜防。对内则是农民起义不断,尤以李自成、张献忠为最。由于清军的连续入关,始终无法彻底扑灭农民起义,朝廷与农民军的战斗几乎从未停止,战事可谓接连不断。两线作战的明军顾此失彼,最终被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帝自缢煤山,明朝亡。黄景恒人生前四十五年,就是在明末乱世中走过来的。

崇祯十五年冬,张献忠陷黄梅。县署、文庙尽毁,知县施廷贤在县城南街巷战被俘,劝降不屈自刎而死。在面对农民起义军进攻时,当时黄景恒和胡君孚、吴之棟等乡绅在时局动荡时期,集合武装力量,自行招募士兵,在县西舒城山建立防御设施来抵抗起义军。担负起维护保护本地宗族安全和维护本族利益的责任,来抵抗进入本乡的起义军。

乾隆《黄梅县志》山川志舒城山条目载:舒城寨,位于黄梅县城西南三十里,在太白湖中,四面皆水。明邑人黄景恒、胡君孚、吴之棟等避兵于其上。丙子黄梅县志卷二十七人物志义行篇载:

黄景恒、胡君孚、吴之棟俱庠生,祟祯间寇扰圻黄,上宪檄有司聚乡团,听民各立堡防御。邑西舒城山三面临水,险可扼守。众共推黄景恒与胡君孚、吴之棟三人共计。三人遂会议断山北陆,引湖水环绕,相势力土为城,城上设木栅,置男妇其中,储火药弓驽器械,开三门,景恒长南门,君孚长西门,之棟长北门,四路哨探。
伺贼远,则众出耕近地,收粟储山上。贼方与石砺角游骑略湖边,知山有粟,撒兵来攻,急呼众持魚叉杀贼,兼放弓弩,贼少却。又冬水枯,筑白湖桥口水涨漂贼,灭贼大半。贼随乘木排矢攻,君孚召众排舟载束草,贼矢钻草上或射板片不得入人。人藏船中架百丈火发,毙敌贼无数,贼惊散。三人均衣食息纷,竟别男女,累众至十百千万,皆有统纪,勤劬至矣。自祟祯已亥至壬午,县城乡集俱破坏,而舒城山独完。顺治二年,奉旨取贤能赴部面试,擢用试用县令,景恒等俱辞不赴。

二、修道悟禅亦有诗。


或问景恒奉旨取贤能试用县令,为何俱辞不赴?他引论语作答“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景恒少思寡欲,注重修行,主张儒释道三教兼容。乡里原福主庙建在福主菩萨宋飞仙首次入长安驿堰口的一个土墩上,人们习惯称其为庙墩。因庙墩地处河边堰口,地势偏地,忌山洪渍涝。涨水季节,信众朝拜不便。景恒遂率众聚资,将福主庙从河西庙墩,迁址至东侧三五百米处的洋毛山上,高瞻远瞩,庙虽在僻壤,而心已至圣境。并遵众意,在福主庙增设送子娘娘殿,在供奉福主同时并供奉送子娘娘,故福主庙自此又称娘娘庙。

顺治十四年千仞冈禅师来五祖寺任住持,以兴复祖庭为已任,祖庭面貌焕然一新。黄景恒为重构的圣殿题诗,选载入黄梅县志和五祖寺志,诗曰:

几年泮水没尘氛,今日新宫泳采芹。

瞻望哲人依北斗,徘徊梁木拥朝云。

轩前未触元碑字,石上重镌兴主文。

祟祀应同天地老,还同鼎幸见殷勤。


诗中所说轩前未触元碑字的“元碑”,即是元朝元文宗诏翰林学士虞集以为记之的《勅赐黄梅重建五祖禅师寺碑》。该碑是记载五祖寺千年兴衰史的重要物证,碑已失,黄景恒诗证明清顺治十四年时此碑尚存。幸碑文尚存,在省府县志和虞文靖公全集可查。

顺治初,士人得六祖惠能坠腰石于土地中,父老聚覌如堵,喟然曹溪一宗,实从粒粒辛苦中来。黄景恒是当时聚覌者之一,亲目所见六祖坠腰石后,他写有《见六祖坠腰石设问答篇》,载于顺治县志和五祖寺志:
居士问:佛祖一偈称绝伦,碓头衣钵允得真。禅家原无争攘事,如何三更欲避人?

禅师答:我来只为求脱栗,筛簸将完即便归。笑君鄙客尚未净,三更授我不是衣。

又问:云因舂米腰无力,系石腰间力不息。不胜杼兮焉胜石,个中消息总难识。

又答:石与我兮能当杼,我与石兮亦无办。本来非石亦非我,凭君疑真复疑幻。

又问:肤创出虫良亦苦,取虫歺服岂近情。假令成佛皆若此,世上那复有生身?

又答:济物无论大与小。修身还归不二门。试讯一毛不拔者,百年七尺存未存。

又答:一去千祀石久离,发地重逢事亦奇。疑是名根尚未断,故将旧物引新诗。

又答:顽石作我半世师,骚人赠石几句辞。名誉仍从心性得,无名不是好男儿。

又问:苍寒苦质果难俦,贤愚稚叟尽来游。既云阐提有佛性,当面如何不点头?

又答:无言乃是真说法,说法即蒙谤佛非。须识虎丘绝世事,但从正大作皈依。


三、秉笔邑志写春秋。


春秋是经由孔子笔削而成,蕴含了圣人精妙的微言大义,故称之为春秋笔法。春秋记事简短,往往用一两句话或几个字记述一件史实,并通过谴词造句以示褒贬。黄景恒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有系统研究,对经与史同源相兼,相互影响有独到见解。黄景恒等秉笔者寻春秋笔法,在编志中遵其体例,如通例、变例。有书、不书、先书、故书、书曰。他在为顺治《黄梅县志》所拟志跋中曰:
宇内大文章,惟经与史。而儒者,每尊经而诎史, 则何也?盖以传疑之史,不如微实之经也。后人附会塗饰之史,不如先圣删定赞修之经也。昔仲尼曰:“吾犹及史之阙文。”孟氏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可阙,书可无也,惧作史者之累史耳。今朝廷之实录為大史,一邑之记载,为小史。史有大小,期於信则一也。区域之风土、人物、钱谷、灵祥,所在各殊,而必登於载籍者,以备輶轩之探,以资博物之稽,且俾吏兹土者披而览之。如所素习,则数政悠悠焉。是志者,诚一邑之要点,亦一邑之信史也。

邑自兵焚后,藏书煨烬。囊者巡台上官,命郡邑大修起志书,率以无从稽考,报罢。今督学宪王復檄学博萧公董成厥事,於是学博萧徐公,銳意虑始,购得旧志一册,为其大略。至近八十年事,茫无纪据,復請於薦紳,詢於葛蕘。涉猎古碑遊俠之遗文,凡故家编戶陈述,祖宗族类之美跨者,概為收罗,亦既纂辑有具矣。而徐邑侯又以簿书鞅掌,不遑掺弧,专其任於萧公。
萧公固齠登第,具著作手眼者。復僝集诸文学於黉舍,参酌去取,惨澹經營。有三人可而一人否者,不錄。事虽哥而无裨政者,不錄。狗面而砥衭溷玉者,不绿。详者略之,略者详之。条例当可,论说标新。九阅月而书成,国人受之,耳目顿开,如获拱璧。此皆邑侯徐公,学博箫公谨始要终之力也。今日志梅哉,异日梅志哉。讵徒作文章观?殆亦一邑之信史也夫。顺治庚子孟冬月后学黄景恒谨跋。

四、官可以不做,书不可以不读。

黄景恒修身有德,治家有方,他教诲子孙:官可以不做,书不可以不读,读书不一定要为官,但当官一定要读书。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为官更需要读书,读书可修身,修身可养性,养性才可治国、平天下。多读有益之书是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净化灵魂培养情操的有效手段。
黄景恒的子孙不是个个做官,但一定是人人读书,且多有成就。生子三,长子中立,文学生。次子中纯,号雨生,拨贡生,廷试授知县,例授文林郎。中纯之子利奎,例赠文林郎。中纯之孙之卓,康熙壬午科亚魁,任天门县知县。三子中理,贵封文林郎(正七品文官),诰封承德郎,赠君,中理之子利通前清进士,官贺县知县、吏部主事、工部主事,是黄梅历史名人。

中理之孙黄之骐,举人,以诗古文名噪一时,行世年六十岁,以明经中式乾隆元年,赐中书舍人。之骐之子黄有福,雍正元年举人。黄景恒子孙辈有一个进士,三个举人,三个知县,子孙皆以诗文继其家声,梅人称黄家桥黄氏云。自黄景恒祖父黄见溪起,一家连续六代人均名列史志中。

作者简介

黄仲华,黄冈市黄梅县黄桥村人,律师,高级会计师,爱好农学、医学、文学,现居广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