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记录】感冒的四种类型和风寒感冒在人体的发展变化

 诚道若镜 2022-12-13 发布于四川

图片

【编者按】1122日是小雪,小雪后一周,之前有溃疡、疮、大小便带血等发热症状的患者,这一周有可能会加重,不必过于担心,小雪一周后会逐渐缓解。这一周,患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都会发生,陈老师应大家要求,在22日讲解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症状、如何判断、用药选择方法以及风寒感冒的发展变化。快来看看小编简单的记录吧。

老师讲了感冒的三种情况:风寒感冒(包括寒在体内郁积化热)、风热感冒以及寒热俱感。还有最重要的内容在第五,小伙伴们耐心看完噢。

一、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的症状,如下图:

图片

以上症状不是都具全才是风寒感冒,有二三点症状,就可以根据分析是不是受寒了。其中最明显容易判断是风寒感冒初期流的是清水鼻涕。老师说,受风寒感冒的人,鼻涕刚出来时去摸一摸,鼻涕是凉的。那么,还有一个明显特征是问感冒的人怕不怕冷,如果怕冷,则是风寒感冒。舌苔发白也是风寒感冒的一个重要的判断依据。

风寒感冒建议用药:

1、九味羌活丸 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2、参苏理肺丸。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3、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二、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的症状,见下图:

图片

风热感冒最明显能判断的是流黄色鼻涕或者痰也是黄色的,同时鼻涕或痰是热的。风热感冒不怕冷。老师说,受风热感冒严重的人,呼吸都是热的。有可能会口渴,或者喉咙肿痛,好像被火烧灼一样。这些是受风热感冒的特征。

风热感冒建议用药:

1、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2、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3、银翘解毒丸。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4、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

5、羚翘解毒丸。风热感冒初起,憎寒壮热,头眩咳嗽,咽喉疼痛。

6、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

7、牛黄解毒丸。清热解毒。

8、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关于香雪抗病毒口服液,这个名字像西药,实际是中药。

另外,板蓝根是清热的中药,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曾经风寒感冒时喝过板蓝根而不见效啊?板蓝根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的啊。(小编曾经就是风寒感冒喝板蓝根不见效,所以特别记下来告诉小伙伴们。)

三、寒热俱感

外在寒气和热气同时侵入人体,会造成既是风寒又有风热的感冒。这种类型的感冒一般用“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四、寒郁而化热

那么,下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风寒感冒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时,就会产生寒在内郁积而化热的情况。为了讲解这一点,在课堂中,老师画了一个圆圈来代表人体,这个圆圈外部原本有一层阳气敷布在外,阳气敷布正常的时候,圆圈外部的寒或热无法侵入人体。但当这一层阳气的力量不够了,外在的天气一旦变寒,寒气就会侵入人体,由此产生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初期治疗比较容易,因为寒尚在人体表面。时间一久,寒气深入人体了,就会产生郁而化热的问题。这时候,就是外有寒内有热,那么用药也就不同。

寒郁而化热建议用药:

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五、风寒在人体内的发展变化

岐伯曰: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一古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这是《黄帝内经.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的内容,这一篇讲了风寒进入人体后,每一天的变化。

第一天,寒会入足太阳膀胱经,这个时候头或脖子会感觉疼或发紧。老师提醒在座听课的父母说,如果听到小孩说脖子或头发紧啊或者疼啊,家长就要敏感一点,是足太阳膀胱经受寒了,这时候寒在表,喝一碗烫烫的生姜红糖汤,或者用厚被子捂一捂,出一身汗,这个感冒就好了。

第二天,寒会循着经络进入足阳明胃经。身热、眼睛疼、鼻子干,可能会夜卧难安,睡不好。

第三天,寒循经络走至足少阳胆经。胸胁痛,耳聋。

前三天是三阳经受寒,未进入内藏,比较容易治疗,能够出汗就好了。第四天,寒就开始化热了。

第四天,寒入足太阴脾经,腹会感觉胀满,不想吃饭,喉咙干等。

第五天,寒入足少阴肾经,口燥舌干而渴。

第六天,走到足厥阴肝经,“囊缩”指阴囊缩。

这是伤寒在人体内循行一周的情况。老师说,实际上,如果你受寒感冒不治疗,第七天会好转,如经文上所说,“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从你感冒的第一天到第十二天,感冒就会痊愈。那如果你去治疗的话,就如后面所说的,“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老师特别讲了,现在有些父母一见小朋友感冒了就往送医院里去挂水,挂了三天,感冒好了,很有可能你不挂水,三天后这个感冒也好了。因为本来刚感冒没发觉,发觉了就过了三天了,挂了三天水,以为是挂水好的,实际到过了三天自然就会好转了。还有的父母很担心孩子一感冒,不挂水就变成肺炎,其实肺炎没有那么严重。如果是风寒感冒,外在寒气束缚,郁积化热,挂水并不能消除外在的寒气。反而有时挂水只是压制,并且帮助了寒气,如果郁积的更厉害,倒是容易引起肺炎了。即便是肺炎,一般上小朋友一两个星期也会自动好的。除非先天肺功能特别差的要特别注意。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小朋友风寒感冒发烧了,寒气束缚,体内正常的阳气敷布不到体表,导致发热。如果是挂水去热,会发现烧退了,但是过不了一两天,温度又升上来了。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呢,是由于外寒未去,内里阳气充足了,就继续郁积而热,再挂水,又把阳气打压了,烧退下去了,阳气上来又升温了。就这样反复挂水打压,要么阳气胜利,外寒去除而恢复,要么是挂水彻底把人体阳气打击了,阳气不反应了,寒气进来就进来吧,不抗争了。人体的整体免疫力和体质都下降了。如果长期这样做的孩子,会有一个什么现象呢,就是手指第二关节(从上往下数)特别黑,一看就比上下指节的颜色深。这就是寒气已经侵入肺脏,造成肺脏的实寒了。到老了就会引发严重的肺病。现在这样的小朋友很多,大家可以去验证下,就是长期这样反复发烧感冒挂水的孩子第二指节关节皮肤明显比较黑。所以治疗错了,不仅不是帮助他,反而是埋下更严重的疾病的隐患。

小编最后悄悄PS课上讲的内容很多,没记住那么多,以后请陈老师再详细讲一下,做个详细的记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