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发《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7年9月 贵州省威宁县中水中学 马娜 邮编:553100 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古希腊就有了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创新教育,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从而转向在课堂中把创新教育的精神进行有效的贯彻,这就要求教学中必须要有新的方法,就像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发现法以及问题式教学法等等。中学历史课程的问题教学是以解决课本出现的问题为重点,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前提,以最终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知识的过程,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而且能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历史教学问题教学法引入的必要性 首先,问题式教学法真正的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向学生展示问题,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进行思考,加之教师对教学节奏的适当调节,并把教学气氛不断搞活起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来把教学效果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和学生的实际相符合。 其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当前学生有效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而且也是学生将来积极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倾向,它使个体对某事物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的色彩。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问题教学对此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都具备一定程度上的求知欲、探索欲,这就是他们内在的认识兴趣和需要,并且这些欲望和需要能够在活动成功的情况下得到强化。在问题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探索、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当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时,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就会得到强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二、问题式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问题的设置 2、问题的思考 4、问题的解释 三、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原则 问题情境的设置方式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1.必须有概括性的新颖的和未知的东西。这是问题情境的难度标志。要使问题具有新颖性,就不能简单地根据答案直接提问,必须换个角度,换个方法,才能设计出新颖的问题。 未知的东西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在问题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未知东西的探索,使学生有可能掌握比在一般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2.必须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新东西的愿望和需要。即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H· A·多勃洛留波夫说:“当学生乐意学习的时候就比被迫强制学习轻松得多,有效得多。” 3.要适合于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问题情境的设置不是越难越好,应当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 。更具体地说,是要以《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为依据,正确设计问题,使之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既能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能力,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成功电能实施问题教学,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不仅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合理地设计,还需要学校营造民主、自由的氛围。从问题教学的实施上来看,合理、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以及处理学生的回答,是成功实施问题教学的关键。 |
|
来自: 昵称15221501 > 《中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