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葛根治疗耳鸣的机制探讨

 了然3z5ctoaa2w 2022-12-13 发布于广西
图片图片
第 2390 期
图片
作者 / 1宁剑2郑沙盟1浙江中医药大学2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图片

耳鸣(tinnitus)是指主观上感觉耳内或头部有声音,但外界并无相应的声源存在。Tinnitus一词源于拉丁词tinnere,原意为“无外部原因的颅内鸣响或其它声音的感觉”。美国听力学会对耳鸣的定义是“非外部声音产生的听觉感知,常被形容为嘶嘶声、嗡嗡声或尖叫铃声”。

1中医对耳鸣的认识:

中医认为,耳鸣轻者为“聊啾”,《楚辞》:“耳聊啾而樘慌”,王注:“聊啾耳鸣也”;重者为“啸”,《内经》:“一阳独啸,少阳厥也”。《杂病源流》:“啸谓耳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心脉微涩为耳鸣”。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为:“劳动经血,而血气不足,宗脉则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鸣”。以上耳鸣都是主观性耳鸣,至于外在性耳鸣(他觉性耳鸣),中医古代文献上尚未提及。

2耳鸣的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论及耳鸣病因病机之处甚多,其病因有外感寒、暑、湿、燥,脏腑内伤及治疗失当,涉及脏腑虚实、气血逆乱、经脉失调等。耳鸣的根本病机是“太阳……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素问·脉解篇》)。李莉等认为这是立足于天地阴阳变化的高度,以阴阳的盛衰变化、升降出入来讨论人体疾病的病因病机。从经络层次上看,太阳经的支脉,从巅至耳上角,阳邪随经上盛而发作耳鸣;从阴阳层次上看,人体的气机随外界阳气的生发而生,病则阳气壅盛于上窍而发作耳鸣,诚如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注曰:“正月阳气令万物踊跃鸣上,故生病气上冲耳鸣也”。各种内外因素导致人体阴阳失调,阳气相对亢盛,踊跃而上,躁扰耳窍,耳窍失去其清静宁和之性而发生耳鸣。耳鸣的发病机制一直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发病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20世纪90年代初,Jastreboff提出的耳鸣的神经心理模式,为理解耳鸣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角度,从这个模式中,可以得知耳鸣产生于听觉皮质下中枢对神经末梢的微弱信号的觉察和处理过程中。目前现代医学一般认为,耳鸣的产生与神经的异常兴奋性有关,产生耳鸣的可能机制有二:①相邻神经元之间兴奋性同步排放;②毛细胞超量阳离子内流。

3葛根治疗耳鸣的机制探讨:

绝大多数耳鸣患者首先会考虑非手术治疗,比如服用西药、中成药或中药,接受针灸、推拿、按摩等等。根据35篇文献报道统计,治疗耳鸣常用的中药计81种,而使用2次以上的药物有31种,使用频率最高为葛根,达6次。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3.2现代医学研究:葛根的成分主要有葛根总黄酮、葛根素等。葛根总黄酮有扩张脑及内耳血管,调节血运,促进毛细胞代谢作用,对内耳毛细胞功能恢复有较好疗效。禹志领等通过实验研究证明葛根总黄酮能显著降低大鼠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抑制血栓形成及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葛根素具有降低血黏度的作用,能增加细胞膜的稳定性,阻止异常兴奋向周围扩散。陈月华等认为葛根素通过β-受体阻滞、钙离子拮抗等作用使全身血管扩张,血浆量增多,血液稀释使血小板黏附率、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降低,从而改善内耳血供,并减少糖分解而减少氧耗,以增强组织细胞的生存活力,同时其通过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刘振威等用微循环监测仪测定葛根素组家兔及正常组家兔微循环的各项指标,结果提示葛根素有扩张微动脉血管,加快微血管血流速度作用。总之,葛根具有良好的活血通脉功效,能增加脑细胞及内耳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加毛细胞的营养,并增加周围动脉狭窄后的血流量及耳蜗辐射小动脉血流量,改善内耳器官微循环及脑传出神经活性,达到较好的治疗耳鸣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