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盗贼的祖师爷盗跖:盗亦有道的发起人

 梦想童年594 2022-12-13 发布于江西

#西安热点##入室盗窃嫌疑人落网 作案工具竟是一张卡片#

盗贼、小偷、行窃者向来是人们深恶痛绝的,可是《水浒传》里面的时迁、《陆小凤》里面的司空摘星、《武林外传》里面的白展堂人气可不低,因为这几位是侠盗,奉行盗亦有道。

而盗亦有道这个行业标杆就是被盗贼奉为祖师爷的盗跖(zhi)提出的。盗跖,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展氏,名跖,又作蹠、雄,又名柳下跖、柳展雄,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盗跖”和“桀跖”。 是当时鲁国贤臣柳下惠(也叫柳下季,就是“坐怀不乱”那位)的弟弟,为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因以展为氏。

相传盗跖率领盗匪数千人,在诸侯国之间游走,在当时名声非常大。从这排场看,盗跖应该不是小贼、小偷之流了,应该是强盗、盗匪之类有规模、有组织的大型流窜犯罪团伙。他的名字被冠以“盗”、“ 桀”,可见当时的名声实在不怎么样。

现在的史学研究者认为他是春秋时期的奴隶起义军的领袖,因不满奴隶遭受贵族压迫,从鲁国起义,组成九千人的义军,转战黄河流域,对当时的诸侯国造成沉重的打击,亦使奴隶制慢慢转变为封建制。

据《吕氏春秋》记载,盗跖的小弟们问他:咱们作为盗贼,也有自己的行业准则吗?盗跖回答:怎么会没有呢?妄想窃取屋内财富的,猜中了藏宝地点的人,是圣人;先破门而入的,是勇士;最后才出来的,是有道义的人;知道行窃时机的,是有智慧的人;能主持平均分配赃物的,是仁义的人,不懂得这五项却能成为大强盗的人,天下还没有。

国漫《秦时明月》中的盗跖

看看盗跖这觉悟,不愧是祖师爷。没进门就能猜出屋子里哪里藏了值钱货的是圣人,第一个进屋的是勇士,最后出来的是义士,能瞅准时机进退的是聪明人,能平分赃物的是仁人。圣、勇、义、智、仁,儒家思想用在盗之一道上竟然也完全合理。如此看来,白展堂偷完东西还给人收拾屋子,都是祖师爷教的好呀。

任何行业都应该有准则、有底线,像盗贼这种任何时期都不为律法所允许的行业,有了高标准的原则之后,也能被称一声:义贼侠盗。手段是形式和途径,结果目的也是定义褒贬的加分项,手段低劣,目标伟光正,大家会唏嘘一声可惜了。手段光明,目的伟大,大家都会赞叹一声好。白展堂听见有捕头,腿肚子都打颤可不就是心虚么。

我们如今是生活在法治社会,虽然做不到百分百公平公正,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一直在努力,在进步,在完善。因而,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一份子,我们更不应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春秋乱世,盗跖留不下好名声,盗亦有道的原则确影响着后世的观念。在《庄子》中有一则故事讲了盗跖骂孔子,很长的一段对话,不过普遍认为是假托盗跖、孔子之名来讥讽时事、宣传道家文化的。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网上找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