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荆芥

 文香阁 2022-12-13 发布于河北

导言荆芥辛散力较强,性微温,具有祛风解表的功效,一般多生用。临床常通过炮制改变荆芥部分性状和疗效,以便调剂制剂等作用。如炒制荆芥辛散力下降,可以用于祛风理血,常用于产后出血过多、头晕目眩等症状。炒炭后辛散力极低,具有止血功效,常治疗产后血崩和虚人血崩等。现代研究表明荆芥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止血和抗氧化等作用。



//////////




药用荆芥




《本草纲目》:“散风热,清头目。作枕,去头项风;同石膏末服,去风热头痛。”《本草从新》:“散风湿,清头目,利咽喉。治伤寒头痛,中风口噤,身强项直,口面㖞斜,目中黑花。”

荆芥功能祛风解表,宣散风邪。治风寒湿痹证,及荨麻疹等病,荆芥常与防风等配伍同用。荆芥芳香气烈,疏风邪,又能宣血中之风,防风升浮走表散风寒,为祛湿之要药。荆芥发汗力强,防风其性较温,荆芥偏入血分,防风偏入气分,故二药相配,相须为用,加强祛风疗效,擅长祛风解表。治风热感冒诸证,则常用荆芥与僵蚕相配。僵蚕疏散风热,化痰散结,配荆芥辛香解散,更可上升,能祛风通络。二药皆为风药,又因荆芥有祛风清热之功,能治风疹瘙痒,故治湿盛带下等证,用之亦效。

荆芥能清热通便,用治风热内蕴,腹胀便秘,肛门肿痛,常与大黄配伍。大黄苦寒,沉降下行,攻下通便,荆芥辛温,升散上行,疏散风热。二药配伍,一升一降,升清降浊,疏风清热,泻下通便。

荆芥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图片

荆芥《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异名】蛇米、蛇珠、蛇粟

【性味】味辛,性微温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注意事项】荆芥辛温发散,耗气伤阴,故体虚多汗、阴虚头痛者忌服。

【用法用量】5~10g。


图片



食膳与实际应用




荆芥以嫩而香气浓烈者为佳。




荆芥验方

防冻汤

治疗冻疮

图片

【做法】

茄子梗,辣椒梗,荆芥,各适量,煎汤擦洗患处。

【解析】

为什么这三味药可以治疗冻疮呢?茄子梗具有活血化瘀、散血止痛、利尿解毒的功效;辣椒梗同样是温性,具有祛除寒湿、散瘀止痛的功效;荆芥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作用,用荆芥第一取的是它的温性,第二还有解表散寒、消疮的功效。把这三味药放在一起煮水,温中止痛、祛寒的力量更强


图片

登场书籍

一起发现中医之效:祁营洲家庭小妙招讲记

养生正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