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进军:诗从生活中来一一读宁社华乡土诗有感

 开心明智 2022-12-14 发布于湖南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诗从生活中来

   一一读社华乡土诗有感

文/周进军

近期读到宁社华的系列乡土诗,很是喜欢,感觉他的诗从生活中来。                 
若问社华有什么兴趣爱好,他会笑着回答:“写诗。”问他还有什么,他仍会笑着回答:“还是写诗。”你若再去问他,他一样会这么回答。
我对社华比较了解,同在乡下一个地方当教师。他师范毕业后,就一直在偏远乡村站讲台,先是小学,后是初中。教书与写诗,他分得清楚,工作是工作,写诗只是当作业余爱好,但他爱好得有点固执。记得八十年代中后期,他和宁佐芳、唐芙蓉(唐志平笔名)几位兴趣相投的文学“小愤青”,常聚在一起谈诗写诗。他们还建起了一个象模象样的“三叶草诗社”,用手刻油印弄出了几期较有质量的“小刊”。现如今,三人中唐志平和他还在一直坚持写诗。
退休后,没有了讲台的束缚,回到农村老家后,社华有了大量的空闲写作时间。他写了不少乡土题材新诗,还写了不少生活哲理诗。
近期读到他的新作《补鞋的老头》,给我触动很大。补鞋老头一个个细小动作以及对生活的态度,让人了解农村底层手艺人生活的不易。这,让我想到了读过南宋诗人戴复古的一首《织妇叹》。
《织妇叹》里开头写到“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这是诗人自己的口吻,写出养蚕人的繁忙。接着“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这是织妇的口吻,但仍未见出所叹,相反道出了织妇的希望。第三行“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又是诗人的口吻,继续写养蚕人的繁忙。结尾“有布织着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又是织妇的口吻,“今年无麻”才发出“愁我”,为什么?诗歌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织妇叹》一诗采用一人称“我”,叙述一位老太婆终年辛酸苦辣。诗人体恤民艰,反映劳动者劳而无获的凄苦。诗题虽为“织妇叹”,但实际上还含有“叹织妇”之意。前者为主写实,后者为辅写虚。二者经纬交互,形成这首诗言情表意上一大特色,揭示诗的主题:织妇手中“织”的是生活的唯一希望。
社华的《补鞋的老头》,采用的是第二人称。“你将目光放在最低处/……用那粗短的指头/细心地阅读着鞋掌鞋跟鞋帮上”,“细心阅读”这一细节,体现出底层手艺人的本真。
“25元买足了你三个小时/埋头的人生”。揭示诗歌的主题:老头手中补的就是自己的人生。
捕捉底层人物的细微动作,采用诗意化的语言,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拷问。诗人需要努力去做的事情,社华做得不错。
社华的诗,语言质朴自然,乡土气息浓郁,具备乡土诗风特点。说到这里,想谈谈对“乡土诗”的肤浅认识。
“乡土诗”是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抒发老百姓的情感,歌唱和弘扬某个时代的主旋律。它是源于乡村生活,又为现代生活所观照。
诗人不是站在单一乡土的视角来观察生活,也不仅仅是单纯反映风土和民俗。需要用直觉和思考相融合的表达方式,去揭示什么,表达什么。社华写的系列“乡土诗”,是这么努力去做了,也做得不错。
记得几个月前,我在某纸媒上读到社华另外两首写乡村生活新诗《瓜棚下的秋天》和《黄昏》。给我印象较深刻的是《瓜棚下的秋天》,“走进秋天的瓜棚架下/我的头颅/明显感到烈日的分量/那些阳光的毒牙/咬痛了绿叶潮”。若没有乡村生活的体验,是不可能写出这特别感受。接着出现“那三根拇指粗的丝瓜/竟成了我捕猎的对象/它用瘦弱的脊梁/扛起这个火红的秋”。粗看是在写丝瓜,细思这不就是作者在写自己么?
诗是艺术,现代新诗当然也是艺术。每首新诗要有诗的元素,元素之一是意象,它使诗呈现出艺术的审美特质。其二,诗歌要有丰富独到的想象。想象力不丰富的诗,绝对谈不上是好诗。其三,诗歌要有明快的节奏,如诗的分行,外表显示语言的建筑形式,实质上是主题的内在节奏。
社华系列“乡土诗”中,诗的三个基本元素基本具备,无疑就是不错的诗作。
社华的“乡土诗”,还有需要提高的地方,就是有些诗写得过于实,其次表现手法有点陈旧老套。
“乡土诗”适合写实,但又不能太写实。好象绘画书法一样,构图用笔应考虑整个画面的布局,需要突出它的艺术特征。运用的表现手法要新,不同时代不同时期就要符合读者的不同审美观点。千篇一律的重复写一件事或一个人,会使读者产生审美疲劳。
太实太满就会呆板,显得不够生动,不能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起承转合,层次结构,虚实相参,若处理不好,诗作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价值大打折扣。文学和艺术都是相通的,都是给人以美的享受。
期待社华同志继续坚持。不求大作,不求功名,做自己开心的事,写自己开心的诗。同时要多出来走走,开阔视野,多同诗歌界朋友交流学习,扬长补短。用饱满的热情在乡村田野闲庭信步,去山外世界惯看秋月春风,去体验社会底层不同人物的生活态度,写出更多更精彩的乡村系列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