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仅两幅画传世

 闲之寻味 2022-12-14 发布于广东

22:48

来自四川

宋代苏轼诗画双绝,号称“苏仙”。平时我们提到他的时候,往往只是谈论他的生平经历与诗词作品,鲜少提及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苏轼其实有一幅传世画作《枯木怪石图》,最后拍出了4.636亿港元的天价。那么,这幅画为什么能值这么多钱呢?

其实有两个原因:其一,它是苏轼仅有的两幅传世画作之一;其二,它的价值直接取决于苏轼本人在中国绘画界的“江湖地位”。

关于第一点,其实是非常好理解的,因为苏轼的绘画作品流传到如今的,只有这幅《枯木怪石图》和另一幅《潇湘竹石图》。

六十年代,《潇湘竹石图》辗转到了邓拓先生手中,邓拓先生将其捐献给了中国美术馆。八十年代,经过启功、徐邦达等文物专家的鉴定,确认为苏轼的画作。

如今,《潇湘竹石图》已成为中国美术馆镇馆之宝,估值已超5亿元。而《枯木怪石图》一直流落在日本民间,直至2018年才被人寻访到。

但是要谈第二点,就必须先谈及苏轼在宋代绘画史上的地位,以及《潇湘竹石图》和《枯木怪石图》诞生的背景了。

一、苏轼在宋代绘画史上的地位

在苏轼生活的宋代,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朝代。北宋王朝的统治者非常懂得享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极高的审美追求。

宋太宗赵光义虽是军人家庭出身,但他平时就喜欢找人给自己绘画,把自己日常那些奢侈糜烂的生活场景给记录下来。比如很有名的《熙陵幸小周后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由于北宋的统治者爱好绘画这门艺术,所以北宋的皇室还出了几个画家,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宋徽宗赵佶。不过如今我们要讲的主角,并不是北宋的皇帝,所以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还是说回绘画吧,宋代皇帝喜欢找人绘画,自然对绘画有较高的要求。于是北宋朝廷专门办了一个培训班,给朝廷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画家,往往只会按照皇帝个人的喜好去画,所以他们的作品风格单一,缺乏艺术创新和想象力。

苏轼出仕当官以后,也经常接触到这些人的画作。于是他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建设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绘画理论,还因此在中国绘画史上开创了一个叫“士人画”的流派。

那么,苏轼开创的这个“士人画”流派与别的流派,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苏轼说,他开创的这个画派,绘画讲究“诗画一律”。

宋代朝廷考画工的时候,是以诗歌作题目,让考生自行发挥想象来创作的。但是这里说的“诗画一律”,并不是说要让大家看着一首诗去作画,而是指要用诗歌创作的技巧去画画。

中国诗歌创作中有一个“意象”说,最早是由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来的。意思是指人们在写诗的时候,应当有意识地利用某一些词汇的“多元性”,去激发阅读者的想象力。

比方说写诗的时候用到“菊花”,让人联想起“隐士”这个概念;用到“梅花”,则会让人联想起“高人”这个概念等等。总之要带着一点“言外之意”,才能产生无穷的意味。

苏轼认为绘画也应该这样,让人们在观赏的时候产生更多的联想。另外,苏轼还认为绘画不必追求一模一样,可以先“胸有成竹”,再按“常理”画出自己的“心灵感受”

这里的“常理”,大概是指多数人对同一事物的相同印象。比如画一个苹果,并不需要拿一个苹果出来,然后画出它包括形状、大小、表面纹理和瑕疵在内的所有细节。

而是要抓住苹果在所有人心中的印象,再用画笔去表现它。这样画出来的苹果,并不是你桌子上的那一个,却是所有人都能辨识出来的那一个。

于是观赏者接收到了“苹果”的印象,自然就感受到了你想表达的内容,苏轼管这种绘画技巧叫“写意”。

“写意”的审美意识,和西方19世纪60年代产生的“印象派”非常相似。但是从时间上来算,苏轼至少比后者早了七百多年,所以苏轼也可以算是我们中国的“印象派”的开山鼻祖了。

《枯木怪石图》和《潇湘竹石图》,这两幅画就是苏轼“写意”画的经典之作。前者由一块苍石,以及一段枯树干构成;后者则由两块蛤蟆石,外加几根纤细的竹枝构成。

《枯木怪石图》中的石头,象征苏轼一生坎坷的命运,枯杆斜插向天际,象征“老骥伏枥”乐观向上的心态。

《潇湘竹石图》中竹枝压于石头之下,却顽强地从缝隙中伸出了细杆,象征着苏轼隐藏于诙谐、萧疏之中的“君子品格”。

这两幅画诞生后,米芾、黄庭坚等名家都曾经做出过点评。其中黄庭坚还专门写了一首《题子瞻画竹石》诗:风枝雨叶瘠土竹,龙蹲虎踞苍藓石。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

诗歌的大意是说,苏轼笔下的竹叶,生长在风雨之中贫瘠的泥土里。在它的上面还压着一块龙盘虎踞,表面长满了苍苔的怪石。

苏轼他老人家,不愧是翰林院出来的大学士呀。他醉酒之后随便从胸中吐出一团墨汁,立刻就凝结成了一幅杰出的画作!

二、《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重新现世

这两幅画自宋代以后,历经元、明、清三代收藏家珍藏,在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以后,流落到了民间。

北洋军阀吴佩孚的秘书长白坚夫有一次逛古玩店发现了它们,于是重金买回,后来又将《枯木怪石图》卖给了一个日本人。

抗日时期,白坚夫生活困难,于是打算把《潇湘竹石图》卖出。结果不但没有人要,还有人说画是赝品。最后还是著名杂文家邓拓先生听说后把它买来,并在六十年代献给了国家。

《潇湘竹石图》进了中国美术馆,当时的人们以为它是苏轼传世画作中的“孤本”。不过2018年,香港一个拍卖机构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日本找到了《枯木怪石图》的下落。

最后,这家拍卖机构说服那家人拿出来拍卖,于是就有了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一幕。在2018年11月26日的秋季拍卖中,《枯木怪石图》拍出4.63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4.11亿元。

这家拍卖公司后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拍得藏品的人来自中华大区,所以画最后一定是回到中国人手上”。

结语

苏轼两幅传世的画作,最后都回到了祖国。不过关于《枯木怪石图》的真假,现在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这主要是因为《枯木怪石图》上并没有苏轼本人的印鉴。

古代人作画之后,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上盖上自己的印章。《潇湘竹石图》上面显然是有苏轼本人的印,但是《枯木怪石图》上只有一个“思元邪斋之印”。

有人认为,苏轼曾在惠州建过一座“思元邪斋”,因此断定这个印就是苏轼的。不过由于“思无邪”出自《诗经》,在中国古代实在太常见了,因此它到底是不是苏轼自己的印还很难说。

于是又有人举出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中的一段话,用“(苏轼)作墨竹师文与可,枯木奇石,时出新意。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老硬”一段,说明《枯木怪石图》确为苏轼所画。

《枯木怪石图》画风简洁明快,构图稍稍倾斜,画面非常有冲击力。画上的“思无邪斋印”如果确是苏轼本人之印,那还是说得过去的。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当时他已经57岁高龄。三十几年宦海浮沉,曾经少年得志,壮年因言获罪,临老东山再起,未几又被放逐到南海。

年近花甲的苏轼,不就正像是一块覆满青苔的怪石、一段斜插在地面上的枯木吗?于是又有人认为,这幅图是苏轼对南朝庾信《枯树赋》的“图像化表达”

因为这篇文章,恰好是写庾信晚年流落异乡的感受。作者当时心境与感情基调,与苏轼晚年的状况很相似。至于到底是不是,还要留到后人继续去考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