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餐饮糗事

 Richard_X 2022-12-14 发布于云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天我与内蒙古电力设计院的同事在北京开会。午间协作单位请我们在太上宫大酒楼吃海鲜。因为天热口渴,设计院的几位女士把刚端上来的一碗琥珀色的水,一人一勺很快就喝完了。须臾,服务员小姐回头杏眼圆睁地问:“那碗洗手的水呢?”大家噤若寒蝉、一言不发。

其实不才在美国考察时也有过这样的尴尬事:那餐饭是由美国一个生产脱硫设备的厂家做东。记得吃完了蔬菜沙拉、喝过开胃酒,在正餐开始之前,侍者给我们每人端来了一杯水,上面漂着两片柠檬。我们都很开心,端起来就喝。心里还想着:吃西餐就是好,最起码人家餐厅想的周到。看我们吃过了沙拉,怕我们口中有杂味影响正餐,给我们端来柠檬水中和中和味道。我们正喝着呢,发现美国同事尴尬而吃惊地盯着我们,似乎大惑不解。问他为什么那么奇怪地看着我们,他欲说还休。在我们追问下,终于嗫嚅着说:“That lemonade is for you to wash your hands. ①”当翻译转述出来那一刻,我们都沉默了,想笑都笑不出来。

2、90年代,我在北京吃西餐。上牛排前,为了显示自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乌拉山电厂的一位副厂长告诉侍应生:越生越好。于是端上来的那一片肉,就好像刚从活牛身上撕下来一样,似乎能看到肌腱在跳动。最后我们在侍应生近似崇拜的眼神中依靠坚韧的毅力和牙口终于消灭了那块东西,此后三年我看见牛都膜拜之。

3、90年代,我们一行五人驱车去北京开会。那天中午我们在兴和一家小饭铺打尖,那家有热猪手卖,价格也不高,我们一人三个吃得很尽兴。饭铺没有餐巾纸,处长吩咐司机去对面超市买些卫生纸来擦手。司机兴冲冲地回来了,他拿回来的是一包卫生巾。处长撕开包装后勃然大怒,将卫生巾摔在司机头上大骂:“日你妈的,这东西咋用?”大家笑作一团。

4、90年代,一次我们出差路过北京。一天早晨,呼市电厂的杨厂长请我们一行数人去燕京饭店吃早餐。那里的西式早餐就是丰盛,尤其煎肉,我一人就吃了四五条。结账时才知道一人80美金,老杨没带那么多钱,尴尬万分。一个女同事见状慌忙付了钱,她的老公是私企老板,这点钱对她来说是毛毛雨了。

后来我问老杨,你咋想起来这个鬼地方?老杨说,我也不知道这么贵,去年“北重”有个老板请我来这里吃过一次,没想到一顿早餐能顶普通人一个月的薪水。

5、还是90年代,几个包头一电厂的朋友来呼市办事,中午我请他们在电力北苑餐厅吃饭。这里看上去并不起眼,但菜价都很贵,所以勉强点了几个。忽然看见一道鹿肉烧卖,价格不高,只要二十六元,于是点了一斤。但点了以后心有不安,总觉得不该如此便宜,拿菜单过来再看,确实是二十六元,遂放心大嚼。吃完结帐,价格吓了我们一大跳,诘问间,餐厅经理再次拿来菜单。经其指点才发现,原来烧卖是二十六元一两,二百六十元一斤,从此传为笑谈。

6、还是90年代,一次和同事在内蒙古饭店吃海鲜,那里的鱼翅做的非常好。快吃完时,做东的老板问我们几位还需要再添点啥?一位巴盟电业局来的同事说:“甚也不用添了,刚才那碗细粉丝汤挺好喝的,如果方便,一人再来一碗吧!”大家都不禁掩口而笑。那位巴盟的同事却混沌不知所以然。

7、我在电管局基建处的时候,有位同事有个特传奇的爱好,一喝高了就喜欢给人发钱,一人一百,让人打车回家。谁不要他就跟谁急,狠不得暴打人家一顿。可一到第二天,他就特委屈地挨个跑到人家面前,摆出一付可怜相说:“大哥,把昨天给你的钱还给我哇……”最搞笑的是,同样的给人发钱的事,一个月内居然在他身上发生过两次。

8、记得第一次吃自助餐时,觉得那里的饮品是需要另外付钱的,想喝却又不敢拿。一般自助餐厅,蔬菜,水果各有各的位置,而且都是固定的,通常饮料都会放在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这是需要另外付钱的,真冤枉。

我第一次吃自助餐的时候,每次拿的食物都很少,因为食物的旁边放着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勤拿少取请勿浪费。可就是这一句话,吓得人们都不敢多拿了,就怕老板或服务员会过来责怪自己,以至于有很多人同一种食物都不会去拿第二次。

很多人第一次吃自助餐时吃不饱,去得次数多了才习惯了,拿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即使剩下点也不在乎。

初去吃以为小料都是免费的,吃完一份又拿一份。其实很多餐厅小料都是另行收费的,但是他们都不说,直到你走时才告诉你小料要加钱。

吃烤肉时锅里要铺一层锡纸,烤糊的纸可以随时找服务员更换。但很多人都不懂,一张锡纸吃到底。有的服务员会及时提醒顾客,但多数不说。

9、我第一次喝干红,也兑了雪碧喝。那是一个个体施工企业的老板,请我们在昭君大酒店旁边的萨拉波尔烧烤店进餐。我当时对红酒一点都不懂得,也没见过海马酒刀。我们用的开瓶器是饭馆里配的塑料开瓶器,钻进去之后要用力气拔出来。几个人捣鼓了一阵儿也没拔出来,有人提议用筷子将塞子戳进干红中,并说并不影响饮用。最后在服务员的帮助下,才打开了这瓶酒。然后倒在厚壁直筒的玻璃杯内,9分满。

那天,每个人都很兴奋。我们不知道喝干红要观其色闻其香,也不知道喝干红不能这么豪放。其实很多人不喜欢干红的一大原因,就是它所带来的苦涩感。记得那天那个老板的随从们,喝了一口就把酒杯放下了,面面相觑。老板自然明白其中的原委,说:“听说现在人们喝红酒都加雪碧,咱们也加点哇。”果然干红加了雪碧以后,瞬间好喝多了,比单喝干红更有味道,因二氧化碳减少酒精浓度,从而使口感方面更加甘甜,喝起来比较润喉。

直到有一天聚餐时,有人提议往干红里加雪碧。有人按捺不住,愤激地说,欧洲人了经历几百年才把糖分从红葡萄酒当中去掉,为什么中国人却往里面加甜的东西?那么贵的干红,兑上雪碧喝,真是“暴殄天物”。再说,干红兑了雪碧,因为多了二氧化碳的原因,使得酒精很快被人体吸收。喝多一点点就马上醉了,何其苦呢?

然而提议人的当场反驳道:喝酒还有条条框框吗?难道不是想喝就喝吗?我们买酒喝不是为了愉悦自己吗?到底是人喝酒还是酒喝人?英国人喝茶还加牛奶和糖呢,标杆都是人定的,很难说有百分百的正确与错误,就像用左手写字也没啥不对的。那个愤激的人竟然一时无言。

说实在的,好的干红是绝对不可以兑任何东西来喝的。这里所谓好的干红既包括那种上万一瓶的顶级名庄,也包括80一瓶的波尔多大区级无聊AOC。如果你是在五星酒店的宴会上或者品酒会上,喝干红兑雪碧,真的显得很low;但如果你与三两个超好的老友吃着大排档,喝干红兑啥都没人管。但在一些公开正式的场合,最好还是讲点规矩。如果在这些场合,你嚷嚷着要拿雪碧来兑干红,就真的不受人待见了。

注①:“那柠檬水,是给你们洗手用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