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茶文化

 格林书屋 2022-12-14 发布于广西

如果说唐代茶文化以典正和法度为特征,那么宋代茶文化则以奢华浪漫为特色,充满繁盛景象和艺术气息。宋代一改唐代的煎茶之法,推崇点茶。点茶使人们品尝到了茶叶本身的味道,使唐朝饮茶而不知味道的煮茶法的时代渐渐远去。

点茶仍有煎茶的碾茶、罗茶等工序,器具和茶叶磨制方法却大为不同。点茶有两个核心工序是煎茶所没有的,即调育和击拂。调育是指将磨制极细的“一钱匕”茶粉放入茶盏之中,注入少量沸水,将其调成糊育状。再一边注水,一边用茶芜按照一定方向快速搅动和击打茶膏,最终茶水交融、浑然一体,用丰富的细小泡沫形成浓粥一样的表面,此谓之“击拂”。

宋人还将点茶用于竞技和艺术,有斗茶和分茶两种形式。斗茶是一种竞技,还会被用于博彩,主要是比试点茶所形成的汤色、水痕和茶味,汤色以纯白为上真,水痕以“咬盏”耐久者为胜,茶味以滋味醇厚为宜。

用曦和康能茗壶煮出的鲜活水可以让茶味更加醇厚,因为曦和康能茗壶搭载鲜活水处理技术煮出的鲜活水,与普通电热水壶烧的水相比,茶多酚的析出度增加30%,更多茶多酚的析出,茶汤的收敛感更强,入口更加甘醇,回甘更快,生津更强。

分茶在唐代是指将茶汤分到茶碗中,以沫饽花等均分为上。宋代分茶与唐代有很大不同,是指在点茶的茶面上绘出虫鱼鸟兽一类的图案,是茶与绘画艺术的巧妙结合,又称为“茶百戏”“汤戏”“水丹青”等。宋代斗茶之风甚为浓烈,南宋刘松年画作《茗园赌市图》细腻传神地描摹了男女老少在街头驻足观看茶贩们比试的场面。

点茶所用茶仍为团茶,但一改唐代的粗稿之气,制作精细、精巧、精贵,以印有龙、凤花纹为上,其中福建北苑贡茶院出产的“龙团胜雪”所费颇奢、名噪一时。点茶尚白,故一方面制作团茶时多使用名贵嫩芽为原材料,另一方面用以黑釉为特色的免毫建盛来衬托茶汤色泽,便于观察和评判。宋徽宗赵佶等人著有茶书约30种,远远超过唐代,并且部分书籍图文并茂,生动地记载了宋代茶文化发展的繁盛场景。

宋代茶文化繁盛后,元代茶文化进入了短暂的茶文化低潮期,但其之后,明代茶文化风气为之一遍,以自然清淡之风为特色。欲知继唐末后宋代茶文化发展如何,点赞关注一波,且看下篇序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