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mperial明明颜值高还有皇室撑腰却低调的不像话

 江畔独步寻花66 2022-12-14 发布于河北

16至18世纪时,欧洲皇室贵族对瓷器非常狂热。在英文中,「瓷器」与「中国」同为一词(china),举凡标榜china和porcelain等字眼的东方事物,皆代表着皇家、富豪、统治者。

当年未有皇家瓷器厂时,向来爱好艺术的圣彼得大帝也对中国瓷器趋之若鹜,于是派人到中国取经,可惜好梦成空,无功而返。

就在这时,Imperial俄国皇家瓷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视线。

文章图片1

1744年2月1日,圣彼得大帝女儿伊丽莎白女皇派遣男爵尼古拉·科尔夫到斯德哥尔摩与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洪格尔的专家签订协议,洪格尔主持圣彼得堡瓷器的生产工作,俄国男爵伊万·切尔卡索夫负责组织和监督工作。

然鹅,洪格尔获得资金支持和工作特权后,却并没有足够的能力领导好零基础的瓷器制造工作。在俄国逗留期间(1744~1748年),他仅仅制作出几件劣质瓷器。

文章图片2

于是,维诺格拉多夫从此接管工厂,发明了制作瓷浆的配方,当时有传是驻华的俄国准尉把中国制瓷秘密带给他。

维诺格拉多夫先生制作的瓷器,跟德国瓷器品质相似,甚至可媲美中国瓷器,但他所用的全是俄罗斯本土材料制成瓷浆。

1779年,法国专家雅科夫·伊万诺维奇·拉歇特被邀请过来担任工厂的模型师。拉歇特在俄国工作了约25年,为艺术瓷器的制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创作的一系列瓷器模型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并成为了俄国瓷器制作的范本。

文章图片3

1832年,瓦列里安·叶梅利亚诺维奇·加利亚明被任命为皇家瓷器厂厂长。他曾把自己的两本水彩画册呈送给女皇,最终得到认可,并被称为“出色的画家”。在他领导期间,众多艺术大师曾在这里工作,包括皮缅诺夫等等。

你们或许会认为“后台”如此强大的瓷器,他们的工厂肯定也很豪华。如果真的是这样想的朋友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皇室瓷器厂内外不怎么华丽!!!

文章图片4

会客陈列室格局般的博物馆,展柜零零星星散落一些展品。踏入工厂的核心地带,炼金圣手都是有一定阅历的人。她们经专业培训,熟悉注浆、上釉、验证、打磨、烧制、人手绘图等多项工序。她们坐在生产线上,拿起半制成品在手上把玩,时而目测、时而轻敲,原料纯净度高的瓷器在碰撞时会发出类似金属相撞的清脆声音,并产生共鸣回音。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凯萨琳大帝在位期间,工厂踏入全盛时期,女皇爱好艺术,对餐具及桌上佈置要求极高,在沙皇村的凯萨琳宫内便可见一斑。当时工厂把最优质的瓷器全送到宫里去,被视为艺术藏品多于实际宴客用途,一只小杯放在天秤用金砖计算,那已是一般知识分子整年的工资。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在19世纪,瓷器不容外销政策,令国内的瓷器公司竞争非常激烈。虽然有皇室关照,但工厂仍决定生产品质普通的瓷器照顾贵族客户需要。有文献记载20世纪初,工厂技术越来越高,瓷浆更需要在酒窖陈封十年才用来制造瓷器。

经历了九代沙皇的统治,工厂的起伏自然有些大。

1917年俄罗斯两场革命后,皇室瓷器工厂被改名为State Porcelain Factory,后来在1925年为表扬文学及科学家Mikhail Lomonosov,又命名为Lomonosov Porcelain Factory。至1933年被私有化后,更闹出小风波,当时的美国投资者只觊觎瓷器厂为皇室打造的珍贵藏品,根本无心经营,于是俄罗斯政府迫使他们把珍品交由隐士庐博物馆管理。到2002年至2005年间,工厂才转归俄国人Nikolai Tsvetkov拥有,并改回本名皇室瓷器厂。

文章图片9

如今,历经三世纪的俄罗斯皇家瓷器早已享誉全球,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钴蓝网纹系列,独特而优雅奢华的风格,每一件都是熟悉传统瓷器绘画和装饰艺术的工匠的精心手制,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在俄国的冬宫博物馆、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和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皆有收藏,与此同时,各大电商平台及家瓷网商城都有售卖,若是作为节日或生日礼物送给伴侣、朋友、亲人,既不失品味,也给对方温馨愉悦的享受,简直是一举两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