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导报》访谈 | 梁炳伦:“右军书法晚乃善,庾信文章老更成”

 黄俊俭书法 2022-12-14 发布于河南

《书法导报》访谈 


书家简介

梁炳伦 中国书协会员、广东省书协理事,清华大学名家书法工作室助教。

书法作品60多次参加国家级书法展,其中入展“兰亭奖”,正书、行书作品均获“全国奖”。2009年,入编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书法大系》;2010年,被中国文化部评为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代表书家。

“右军书法晚乃善,庾信文章老更成”

——梁炳伦访谈

□本报记者 黄俊俭

黄俊俭:通过对优秀书家的访谈,我发现尽管每位书家的成长路径不尽相同,但都有共性:从小喜欢书法、刻苦钻研书艺、达到了痴迷的程度、遇到名师指点等。你也是从小开始学习书法,至今已40余年,并且在书法艺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造诣。回望走过的路,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梁炳伦:书法的学习包含了三个系统。一是自然书写系统,二是人格精神同灵性系统,三是一切审美的表现系统。书法的学习是自古的一个难题,“右军书法晚乃善”,历代书法家都是耗尽几十年的光阴才有所领悟。书法除了个人的功底之外,对自然的体悟则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从自然中的所得才可能化作自己的一种“内劲”,如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知“草”、怀素山间观“二蛇相斗”而知“草书的力度”。

“书法”有“意象”之说,这表意的“象”,亦可说“意境”,而何能够“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乎?此意象之喻常常萦绕在我心之念,念兹在兹,挥之不去,又明白不过来。

一年冬日,我在北京,恰遇大雪,天地顷刻间变成白茫茫一片,这大雪弥漫天地之景象在岭南难得一见,“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突然,我好像明白过来,这不就是“意境”吗?原来统一的情调方得“意境”。这白茫茫之中不正是孕育着某种天地的力量,某种纯正的大气蕴之其中吗?在大雪之中,我手之舞之,动之跳之,旁人不解,而我则一脸兴奋。

后来,我还到了新疆的戈壁滩上,只见黄沙万里,无边无际,看不尽的画卷,起伏而浩渺的迭次风景,再次使我深深明白过来,“意境”便是统一的情境、情调而产生的“意象”,它绵延而悠长,形成了一股遒劲的大力。这是天地之“精气”,亦是艺术之“元气”,更是书法中的“浩然之气”。

为学员示范

黄俊俭:当前,学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许多人仍然搞不明白书法与写字的区别,这就影响其书艺水平的提高。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梁炳伦:这正是千古以来,学习书法的人容易偏差和含糊的地方,也正是这种认知和理解维度的差别,分流了真正的书法家和“写字匠”,也被许多以“非书法”进入书法行列的人,拿来当障眼法的手段,如刘晓庆就说:“我拿起毛笔写字就是书法。”最近,陈振濂与张桂光先生也为“写字”和“书法”的问题争的不可开交。我觉得,这是学习书法的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否则就会完全失去反思,掉进“非书法”的陷阱而不自知。

我们试着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

一、从逻辑关系来讲,大家可以试着回答我的这个问题,书法一定是写字,但是不是所有的写字都是书法呢?答案是:写字不一定是书法,但书法一定是写字。

二、我们从第一点的逻辑关系中就可以引出另一个问题了,什么样的写字才叫书法呢?这样的问题一下就让我们靠近了圆点和核心了。

原来,书法和写字各自的关注点不一样,写字是关注汉字的这个符号是否写得漂亮、清晰、易懂,更多地是以汉字来传播信息。而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一种贯通“道”与“心”的艺术表现,“道”就是中国人探索的宇宙规律和运行法则,而“心”是“人格”境界和“灵魂”高度的状态,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书以载道”“书为心画”,孙过庭的不朽之作《书谱》便有此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三、表现方式不一样。写字以把字形结构写到标准端正为依规,当然大众眼中的“书法”也是以此为目标、衡量点的。而书法是以“气韵”为第一追求。

黄俊俭:你的书法美学特质、审美取向是以“二王”为主的帖派,并具此深耕细作,打下了“帖派”书法的扎实基础。你曾说:“书者,一者书之功也,二者读书之化也,三者自然之体悟也。余书,酷嗜'二王’、苏、米,读书不多但求精,求书卷之深味,尤于自然之中常有所悟也。”那么,你认为在书法中如何才能表现自己的性情?

梁炳伦:“书为心画”——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表现自己的心性,而“心性”才是个性的本质。许多人把个性看成是一种习惯,或者一种刻意追求,我觉得都是有点偏颇的,而真正的个性就是心性的流露。《中庸》有言:“率性之谓道。”艺术便是内心的真实反映、记录。试观古代的名迹,哪一件不是作者的真心流露?许多人将个性理解为某些固定的书写习惯,甚至把“结壳”当作个性,这是有失偏颇的。当然,个性指一定的偏向、特点,是个人的世界观、审美观、际遇的立体表现;是历史、时代、个人交织的结果,但不能只理解为一定的习惯,个性应该归结为一个人的“心性”,“心性”才是“个性”的本源。心性有“变”与“不变”的部分,“不变”的是指个人的天分、禀赋,还有一定的审美方向,即一种选择,而因个人的际遇、经历、感受发生了变化,自然会有相应的变化。为什么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的书法没有一幅作品相同?但你却一眼能辨出是他们的作品呢?因为在不同中有相同,相同中有不同。心随势转、心随境变,因为书法最后是“写心”的艺术,和“当下”有莫大的关系,当下变了,作品便有某些不同,正如王羲之为什么不能再写出像《兰亭序》一样的作品。

王羲之千古名作《兰亭序》: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而成。

颜真卿《祭侄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此稿便是这一悲壮事件的记录。

苏轼《黄州寒食帖》: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

杨凝式《韭花帖》:杨凝式记述他自己昼寝之后,感觉饥饿无比,得韭花珍馐而食,心中惬意无比,欣然提笔而成。

不用再一一列举了,书法史上哪一件名迹不是作者内心真诚的记录?我近期的书法实践,更多是回归到日常书写,真切地记录自己的一些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我仿佛找到了与古人之心契合的感觉。

黄俊俭:爱好书法的朋友常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是如何学习“二王”书法,请谈谈你的见解。

梁炳伦:我就以王羲之为代表谈谈晋人书法,从五个方面去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一、从书法史去观照王羲之。任何一位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家都可以放在一个时代为横,历史为纵的坐标上去观照,而纵横的交点就是艺术家本人。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他上承汉魏六朝的古法,下开唐宋元明的新风。我们学习王羲之书法先看其取舍:他取了什么,弘扬了什么,又舍弃了什么,后来历朝历代的书家又继承了他的什么,通过这样的梳理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把握什么了。

二、从哲学高度去解读王羲之。王羲之的艺术高度源自于他对中华民族思想高度、哲学高度正确的把握,应该是儒家的担当、秩序,崇尚人与人的和;应该是道家的自然、洒脱,追求人与自然的和;应该是佛家的空灵、自在,达到人与心灵的和。当然,更有佛家与中国文化结合产生的禅宗:活在当下,任意荣枯。

三、从艺术高度去认知王羲之。艺术归根结底就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阐释:人格精神灵魂的释放,审美认知的表现,王羲之在这方面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从技术高度去领略王羲之。书法,顾名思义其核心在于“书”,而“书”的核心就是一种有节奏的运动。纵观整个书法史,王羲之的运动是最复杂、最齐全、最丰富的,已经把人手的发挥用到了极限,按邱振中先生的研究,晋人的书法是集平动、摆动、按提、绞转与一体,又浑然天成的一种境界,可以称为是“复合运动”的“天花板”。

五、从创新境界去学习王羲之。王羲之的创造性堪为百世之书、“笔墨当随时代”。如何在艺术史的链条上创造性的记录这个时代的脉搏,是每一位艺术家的永恒命题。颜真卿的宽厚、米芾的剑拔(八面出锋)、赵孟■的“复古”、董其昌的“淡”,何尝不是从王羲之的创新变革中得到了启示呢?

黄俊俭: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梁炳伦作品

(访谈发表于2022年12月14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十版)

黄俊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著有《书法访谈录》《军旅书家访谈录》,曾在南宁、苏州、扬州、厦门,以及马来西亚举办个人书法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