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真卿这一楷书真迹写于他72岁时,这件表露真心的作品,笔法已经炉火纯青!可惜流落国外,回不来了!

 墨品书法网 2022-12-14 发布于北京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被称为书坛“亚圣”,他不仅独创“颜体”楷书,还打破了“二王体系”,在当时开创了书法的新局面。相比于王羲之,颜真卿目前还有真迹存世,这是值得欣慰的,学界认为在他的传世墨迹中,《祭侄文稿》《自书告身帖》应是真迹。

《自书告身帖》写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此时颜真卿被委任为太子少保,写此书是为表露真心,能得器重,当加倍尽力而为。此帖全卷386字,其中包含小字,如果只算告文一篇,则是33行、253字。

此帖行笔朴茂古拙、不露锋芒,横画短而实,竖画硬挺丰腴,撇画较为收敛,捺画极为舒展。转折圆润饱满,竖钩有弧度,提按分明,筋骨力道十足。

“國”“柱”“開”等字为例,结构端方肃整、古拙朴茂,墨色凝实浑厚,横轻竖重、左右开张,笔力极为浑厚,颇为挺拔开阔。

代文学家欧阳修曾称赞颜真卿楷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其笔法不仅自出新意,也有对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等人的吸纳,《自书告身帖》与其早年作品《王琳墓志》相比,能看出贯通之处,这也驳斥了某些人所说的颜真卿书法是“江湖体祖师”的说法。

《自书告身帖》结字平正而有奇崛,笔画布置合理、长短收放合度,因此结构重心平稳、疏密均匀,但也平中蕴险奇,如撇画的不到头,竖画的弧度处理,都能体现一二。同时此帖结字也充满变化,比如“求”“光”“公”等字,点画重复出现,但长短粗细、枯润俯仰皆有不同,极富变化。

此帖章法端庄大气、疏密得宜,字与字间较为致密,行距较为通透,竖有行、横有列,左右呼应,安排合理,有严整端肃的特征。不论是笔法、结字还是章法,72岁的颜真卿写此作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人书俱老”的通会之时。

“宋四家”之一的苏轼之所以说出“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正是因颜真卿能够“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游刃余地,运斤成风”,《自书告身帖》非常妥帖的印证了苏轼的话,认真临摹此卷,对于感悟唐代行、楷法则大有裨益。

《自书告身北宋内府米友仁、蔡襄、董其昌朱朗白写有跋文,后为清宫石渠宝笈之物。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圆明园遭抢,此作流出宫外,如今藏于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很难再要回来了。

现在,我们将颜真卿这件《自书告身帖》真迹原作进行了1:1超高清复我们用市面最先进的技术,达到了与原作相差无二,非其它版本所能比,特向您推荐,期待您的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