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文选粹】青春作伴好读书

 昵称503199 2022-12-14 发布于山东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张艳玲

河南省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刘广彦、杨文慧 / 责编:苏木

 审校:周敏璐 / 美编:张新雨


编者按

宋代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阅读的魅力可见一斑。在阅读中,我们欣喜、愤怒、期待、失落;在阅读中,我们重生、丰富、明智、顿悟。阅读一本好书,如同邂逅一个常青的生命,欣遇一个多情的故人,拥抱一簇灿烂的春光,探索一处奇妙的风景。阅读可丰盈自己的精神与品格,延展人生的宽度与深度。好读书,亦须善读,善读可以解忧,亦能医愚。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值夏日朗朗,正是读书好时节。就让青春与阅读为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从书本中汲取力量,不负每一份热爱,成就更好的自己。

图片

青春作伴好读书

(题目即观点,简洁优美。)


①“五四”前夕,新时代领路人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②谆谆教诲,殷殷嘱托,点燃了青年群体奋发进取的热情。而要跑出最好成绩,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充分珍惜青年这个读书黄金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开篇由新时代领路人“五四”前夕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引出读书的话题。)


③书非静不能读。静心既是读书的前提,也是读书的结果。人只有在静下心来时才能读好书、读懂书,然而要真正做到心无杂念、心静如水却不容易。当代人读书,往往是在闲暇之余闹中取静,只有心无旁骛才有可能把文字读到心里。青年毛泽东为了练就在嘈杂环境中静心读书的本事,专门跑到熙熙攘攘的闹市读书。静心之人,不受外界环境、事物的干扰,在书房、办公室里能读,在喧闹处、忙碌中也能读。最忌心浮气躁,无“老守一井,力求及泉”的静气,朝此暮彼,无所专攻。这样即便读上一月、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也很难有大收获,所耗的时间精力与所得,自然不成比例。(读书方法一:书非静不能读。)

图片


④书非恒不能读。恒心是一种美德,更是成功之道,在读书上体现尤为明显。据统计,一个中等水平的读者对一般性书籍,每分钟能读三百字,半小时则能读九千字。如果每天坚持读半小时,一周就能读六万余字,一年的阅读量可逾三百万字。由此可见恒的力量。清人曾国藩认为,“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他曾与弟弟们谈及,自己痛改无恒之病后,“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获益匪浅。滴水能穿石,厚积必薄发,恒心能化平常为神奇。(读书方法二:书非恒不能读。)


⑤书非思不能读。《管子·内业》中说:“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读而无思,或流于肤浅,或陷入条框,很容易读而无得。思维如一把锋利的刀,必须找到抓准切入点,然后循着纹理从容、持续前进,方能准确把握要义,时有真得。思维的辐射贵有立足点,否则在无边的书海里,常常发不了力,或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或是“寻千百度而不得”。此点,犹如阿基米德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有则事半功倍,无则事倍功半。(读书方法三:书非思不能读。)


⑥书无我不能读。身临其境地读书,别有一番乐趣。用此法读史,仿佛自己置身于历史事件中与各色人等交往,益智增能;用此法读理论,则可以为抽象的概念找到一个落脚点,较易实现抽象与具体、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用此法读小说,则犹如阅历丰富人事,行万里路,赏千种景。如读书无“我”,往往会不自觉地走进死读书、读死书的歧路。(读书方法四:书无我不能读。)

图片


⑦书无源不能读。读书如习字,要取法乎上,推本溯源,多读、精读经典。如今,互联网几乎无处不在,自媒体如影相随,在方便人们获取信息的同时,也有精深严谨不够的弊端。快餐文化影响之下,有的书只有一个炫目的外壳和玄奥的语言,初看似洋洋洒洒,深究实不知所云。无源之书,如无源之水,活力、灌溉力有限。经典之作,历时光之考验,似茂林深海,可读耐读,常读常新,不妨反复品味,上下求索。(读书方法五:书无源不能读。)


⑧书无情不能读。鲁迅曾说“无情未必真豪杰”,其实,无情未必真读书。书之所以有旺盛的生命力、荡气回肠的冲击力、拓展心性的张力,往往与情有关。此情,不仅是亲情、友情、爱情,更是温暖人间的真情、仰天长啸的豪情、催人奋进的激情。青年人要把忠诚于党、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深情,化为勤于读书、乐于读书、善于读书的强大精神动力,从而在既有果实芳香、又有寂寞艰辛的读书之路上,走得更好、更稳、更远。可以说,拥有流淌着真善美的情,书的养气正心、润德端行的作用,会更明显、更持久。(读书方法六:书无情不能读。)

图片


在成长成才之路上,书是最便捷、最无私的导师之一。青春作伴好读书,青年人当从孜孜不倦的书山攀登中,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各种营养,提升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和本领,逐梦新时代,建功新征程。(总结点题。青年要好读书,坚定理想信念,逐梦新时代,建功新征程。)


来源:2022年05月04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客户端

作者:麟泉


【时代警语】

书非静不能读。静心既是读书的前提,也是读书的结果。人只有在静下心来时才能读好书、读懂书,然而要真正做到心无杂念、心静如水却不容易。当代人读书,往往是在闲暇之余闹中取静,只有心无旁骛才有可能把文字读到心里。


【思维串联】

图片


【考点精练】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书非恒不能读。_____①_____,更是成功之道,在读书上体现尤为明显。据统计,一个中等水平的读者对一般性书籍,每分钟能读三百字,半小时则能读九千字。如果每天坚持读半小时,一周就能读六万余字,一年的阅读量可逾三百万字。_____②______。清人曾国藩认为,“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他曾与弟弟们谈及,自己痛改无恒之病后,“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____③_____。滴水能穿石,厚积必薄发,恒心能化平常为神奇。


2.读写一体化训练(开放性试题)

夏花绚烂日,读书正当时。你是否还记得,上次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读一本好书,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力量,学校广播栏目邀请你作为特邀嘉宾来分享你的读书心得。请写一篇广播稿,谈一谈你的观点和看法,500字左右。


【相关链接】

日日是读书日


人们常言,什么事不受重视,才需要特别强调。这个道理,可能恰说中“世界读书日”产生的原因。当代也有位法国哲学家说过一句话,“概念正是在事物开始消失时出现的”,想想看,诞生于1995年、恰逢印刷纸媒开始让位于互联网时代的“世界读书日”,也符合这个逻辑。


看起来,图书阅读似乎正在被网络传播所碾压,其实后者还远远够不上这个“资格”。中国最早的书籍出现在商代,欧洲最早的书籍大概在公元前的古希腊,这说明可信的、不可抹去的人类历史,全部灌注在书页间。而当进入近四十年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尚不确定代码和数据库能否可靠记录历史,尤其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今天就可以在网络上抹去的时候。

图片


此外,也正因为有史以来的文明都记录在书籍里,书籍的形式构成了人类思想的形式、逻辑推演的形式、系统知识组织的形式。这决定了,我们要“大宗”“系统”继承人类思想精华,必须经过书籍;我们要在严格意义上创造、表达思想,也要依照书籍确定的逻辑。


所以没有人仅仅依靠网络求知就成就了创新、革新了范式、提出了啥惊世骇俗的理论,甚至,也没有人仅仅依靠网络求知就能写出论文、拿到学位、应对朝九晚五。越是要向上、向深、向新求学,书籍占据的阅读比重就越大。乔布斯、马斯克这样的互联网大佬比我们更爱书,就是例子。日日是读书日,哪怕要学学他们的成功学,读书都是面向我们普通人的最低门槛。


来源:2022年04月23日 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刘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