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南诸蕃,勇悍可用”,为何宋朝实力强劲却不统一大理国?

 茶香飘万里 2022-12-14 发布于山西

引言:

纵观历史上的统治者,没有一个不喜欢万人敬仰的感觉,为统一国家,统一思想,防止国土分裂,历史上有“焚书坑儒”,还有乾隆的以修四书之名,焚其他书目。但是宋朝为何在当初不统一大理国,以扩充领土,充实兵力?

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经济上大理国是稳定的,自段思平当政后,大张旗鼓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政权逐步得到巩固、人民得到安居乐业,经济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北宋进行了南平王高保勖、武平节度使周行逢、后蜀孟昶、南唐、南汉的战争,这时急需消化成果。

其次,军事上北方契丹已得燕云地利,北宋必须重兵布防。而大理路远、林密、坑多武备齐整、人民万众一心,地利、人和,占优势。北宋自身考虑军力不足以在两个战场同时用兵。

最后,在政治上没借口,无论是赵氏当政,还是段氏当政,都能俯首称臣,使得干预藩属的借口不足。而且大理主动给宋递表称臣,承认宋为宗主国是正统,这样一来,使得宋国君主既满足了虚荣心,又无充分理由宣战。

一、 大理国经济稳定发展,统治者段思平文韬武略,有治世之才,宋朝在北方征战屡屡捷报,急于消化战争成果

首先说大理国的位置,历史上大理国位于中国云南周边地区,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它的疆域涵盖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还包括缅甸、老挝及越南的一些少数领土。大理国是在南诏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疆域是今天云南省的2.9倍,经历了24任帝王 。

唐朝时期,大理本分为六诏,唐朝强盛之后,也能对这些地区有效抑制。只是后来中原战乱,南诏趁乱统一了六诏,就是后来的大理国,后又被白族段氏抢了天下,这个国家的统治者白族段氏就是段思平。

根据史料《南诏野史》记载:“思平,蒙清平官忠国六世孙,布燮保隆之子。”之所以说,段氏有治世之才,是因为他在位期间,重新建立了一整套封建制度。于是远近归心,咸奉约束,把南诏末期以来的分裂、战乱不断的局面重新统一起来,至此,大理国经济发展迅速,百姓安居乐业。

大理国的统治者身份落在段思平身上绝不是偶然的。第一,段思平从小就在与劳动人民长期的互动中长大,因为长期与劳动人民接触的原因,他最了解人民的疾苦。

段思平在开始掀起揭竿起义的旗帜时,制定了一个符合人民大众心声的的口号:“减尔税粮半,宽尔徭役三载”,在当时徭役与赋税极其严重的情况下,这句口号就具有了很大的鼓动力量,很快劳动人民积极响应,并参与起义开始反抗。

可想而知,段思平得到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早在他筹划起义时,有这样一句话流传甚广:“凡牧牛、牧马,鸡鸣犬吠等处皆云段思平将为王”,由此可见段思平早在平时就已经具有统治者才有的广泛的群众基础。

段思平在位8年,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他提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让刀枪都入库封存,马放南山,兴修水利,开垦农田,推广铁制农具和借汉族的先进耕作技术。同时,他还鼓励发展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使大理国的社会经济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当大理国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时,再看看北宋在做什么?

北宋整朝的军事战略当时全部布局在北方,根本无暇顾及南方的大理国。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无论是汉高祖建国时期被围困,还是到西晋的永嘉之乱、五胡乱华,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中原政权屡遭挑衅。帝王对北方迟迟放心不下,只能将兵力全部放在北方,狠下一颗心,必须拿下北方游牧民族。

之所以这样做,还是觉得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展会威胁到中原政权。北宋一直沉浸在与北方战争的胜利与烦恼当中,根本无暇顾及南方大理国的问题。这从侧面也说明一个问题,大理国不是那种爱挑衅的国家,懂得如何自保,统治者的管理也是井井有条,百姓并不因此来招惹北宋,给大理国也免去了烦恼。

二、大理国在军事上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距离北宋路途遥远,天气条件恶劣,更重要的是大理国人心齐,使得看起来强大,实际上大臣之间心有芥蒂,北宋考虑兵力不足

大理国地势艰险,天气条件恶劣,虽然经济在当时经济有所发展,但与北宋相比,还是“贫困国家”,如果出兵攻下大理国,不仅得不到好处,还要给当地扶贫发展,甚至需要财政上给予支持和帮助。

在当时,宋朝连年战事吃紧,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在北宋眼里。大理国就是个需要扶持发展的贫困地区,而且一直态度不错,并未对北宋造成任何干扰,如果攻打下来,不仅没有甜头,还会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再加上大理国距离北宋路途遥远,北宋若是想攻打大理国,必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北宋已经把战略布局在了北方,转向南方攻打需要付出太大代价,根本划不来。大理国在当时统治者的统治下,没有其他心思,一心扑在发展本地经济上,甚至于北宋经济贸易往来密切。

大理国在当时统治者的治理下,可以说是井井有条,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对统治者比较支持,只要统治者能够精明治国,百姓生活好了,没有理由再去给国家添麻烦,比如在国家边境挑衅北宋。北宋坚持攻打游牧民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挑衅时常威胁到北宋统治者的威严,统治者自然总在想尽办法想要灭了他,以解心头之恨。

北宋虽然强大,但是因为一直在扩张领土,首先是战事吃紧,其次是各武将兵权在握。而且当时因为朝廷中的一些国家大事,大臣们意见不合,心存芥蒂,彼此之间猜忌,让统治者内心有所顾忌,不敢妄下去攻打上下一心的大理国。

统治者面对此种情况,只能看在眼里,因为手中兵权不足,不足以再支撑着去攻打一个路途遥远又条件恶劣的穷小国家。相比于北宋大臣之间的矛盾,大理国在统治者治理的情况下可以说几乎是没有内讧,只有地利、人和。虽然北宋是个大国,富强之地,但也禁不起一个万众一心的小国家的折腾。

三、 大理国愿意俯首称臣,国小但人心齐,不求多战争,只求国家发展,经济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宋朝因其俯首称臣,再加上大理国与宋朝经济贸易往来密切,对宋朝文化极具文化认同感。

从历史上来看,大理国每年都会给北宋统治者进贡,愿意低头俯首称臣。每年大理国都愿意远道而来,一路颠簸给宋朝进贡,与宋朝的朝贡关系正是两个国家一直能和睦相处的原因。朝贡分为正式与非正式两种形式,正式朝贡是大理国与宋朝政府之间的朝贡,非正式朝贡则是大理国周边各族人民与宋的朝贡。

大理国通过与宋的朝贡,不仅在行政体制上借鉴、模仿宋朝,而助成了两国之间广阔存在的民族缓冲带,在大理国与宋的朝贡关系中,边贸因素是影响两国态度形成的重要因素。

朝贡,就是大理国以“贡”的名义,把名马、刀剑、犀皮、甲鞍等朝贡给宋朝,宋朝皇帝听得大理国一阵拍马屁,再加上一堆自己国家没有的东西前来讨好,那自然是开心不已。

作为大理国的统治者,可以说是为了保住自己国家的安全,让自己国家能够保存的时间久一点儿,也或许仅仅是因为大理国的统治者是想让自己领土之内的百姓多过几年安稳日子。

其实据史书记载,北宋之所以与大理国保持着小心翼翼的关系,是为鉴唐之祸。宋朝赵匡胤在位期间,大理国曾多次派遣使臣入贡,希望与北宋正式建立藩属关系,并要求宋朝对其统治者进行册封。但,当初唐朝与南诏国(大理国的前身)多次发生战争,最终并无得到任何胜利,唐朝还因此而伤及无数子民,一次次与南诏国的战争,硬生生拖垮了唐朝,之后唐朝决定不与大理国往来。

可见,大理国虽然国小,但不容小觑。唐朝之前与南诏国的战争使得两国的百姓疲惫不堪,国家也因此承受着重大的财政负担,百姓因此背上了厚重的徭役负担。宋太祖赵匡胤自然是怕深陷泥潭不能自拔,考虑到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那自然是无战争最好,以免重蹈唐朝覆辙。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赵匡胤一直认为幽云十六州比大理国的战略位置重要,并未认清楚大理国易守难攻的战略位置。宋朝之所以不看重大理国,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大理国的马不善作战,而宋朝不断在扩充领土,常年战争,自然需要善战的马匹。

攻打大理国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劳民伤财之后,得不到一点儿自己需要的东西,那就更没必要去折腾。

宋朝统治者还考虑到大理国统治者一直态度不错,与宋同使用同样的版图,把自己划分在宋朝范围之内。这也是为什么在绝大部分中国历史朝代图上找不到大理国的原因,正是因为大理国自愿归属大宋,为了国家人民的安危,自愿俯首称臣,甘愿自降为王。

在大理国与大宋朝贡的同时,大理国不断搜集一些关于宋朝政府的信息,并借鉴、模仿宋朝政府的总政与文化政策。如此一来,在无形中增加了大理国与内陆政治制度的趋同性,为云南与内陆的政治一体化清扫了道路。与南诏和唐朝相比,大理国与宋国几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这与双方统治者的高度克制息息相关,大理国的忍辱负重,大宋统治者对自身欲望的克制,让双方国家的子民过了一段非常和平,没有战争的日子。

据说,宋太祖赵匡胤当着群臣的面说,用玉斧指着地图上的大渡河说:“此外非吾所有也。”于是,北宋立国之日,便与大理国以大渡河为界限,互不侵犯。

大理国给宋朝每年的进贡,又通过俯首称臣的做法,使大理国与宋朝形成了朝贡体系,无形中维持着两国不松不紧的关系,减少了大理国与宋朝的直接冲突。很明显,大理国统治者俯首称臣,再加上每年朝贡,再次民族缓冲带的形成中,这个朝贡体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据其他史料推测,大理国虽然对外宣称属于大宋领土,但在自己的国家还是称为帝。它的真实性有几分呢,翻阅各类史料,鉴于各类史料对大理国的记录甚少,查无实据。

除此之外,宋朝因为与大理国的关系不紧张,宋朝文化得以深深影响大理国,宋朝文化的发展也有赖于大理国子民的传承与传播。

总有人在怀疑大理国到底用了什么计谋,使得北宋一直不敢把大理国纳入自己国家领土的版图,甚至于怀疑大理国难道从没有侵犯宋朝的野心吗?但所有史料反映的都是大理国统治者信佛,与宋朝内守的政策基本相呼应,大理国的历代国王又没有扩张领土的野心,只想在边陲之地,守着自己的子民过安稳日子。

结语:

以上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统治者的大智一定要有,国家的前途,子民的安危,领土的完整性,经济社会能否发展,全在于一个国家有没有一个睿智的领导者。只要领导者拥有治世之才,愿意以百姓疾苦为中心,致力于天下百姓的生活而努力,不仅子民会对统治者一心一意,更会一直支持和热烈相应统治者的任何政策。

参考文献:《史记》

《资治通鉴》

《南诏野史》

《宋史》

《大理国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