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才3万字的《棋王》,为何让莫言称赞:我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

 对岸合欢树 2022-12-14 发布于河北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莫言,在文学上的成就已经让很多人难以望其项背。

然而年轻时的莫言和普通人一样,也曾将他人当做过自己的偶像。

写《棋王》的阿城算是一位。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莫言第一次读完阿城的《棋王》后立即就被这三万字的小说所征服。

他毫不掩饰自己对《棋王》的欣赏,表示:“我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

《棋王》究竟是怎样的一篇文章,为何会让文学大师都忍不住赞叹?

“棋王”的诞生

文章图片1

《棋王》发表于1984年的《上海文学》,作者是一位叫阿城的人。

此文虽然仅仅只有三万多字,但却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刚一发表就立即受到了各界的赞誉。

小说塑造了一个痴迷于象棋的人——王一生。

或许是因为他只在下棋这件事上天赋异禀,但却在其他领域表现的十分笨拙,周围的人都称呼他为“棋呆子”。

于棋艺上技法高深,在其他领域又表现的单纯呆傻。这三个字的诨名倒是将王一生的性格特点概括的十分恰当准确。

王一生在象棋上的水平首先征服了学校里的那些同学。

学校里那些喜欢下棋的人都曾找过王一生,但也都毫无例外地败下阵来。

一位象棋名家的子弟见王一生在象棋上天赋颇高,就请王一生到家中与自己的父亲下棋,表示父亲或许可以收王一生为徒。

这位名家拿出一幅古人的残局考验王一生,说他要是可以将这棋局破解,就可以收他为徒。

文章图片2

王一生拿过棋谱,没用多长时间就破想出了破解的方法。

这位象棋名家见王一生有这样的水平当即表示愿意收他为徒。

但这时王一生的“呆”劲就上来了,他拒绝了名家,并表示:这棋局你没能破解而被我破解了,证明我的水平在你之上,我不能拜你为师。

此言一出让名家无言以对,直感叹王一生太过孤傲。

王一生的孤傲应当只是对棋术不如自己的人,如果能遇见比自己水平高的,他还是十分虚心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一生遇到一个收废品的老头,这老头虽然食不果腹,但却在象棋上有着十分高的造诣。

鲜有对手的王一生在他的面前竟然也只能甘拜下风。

痴迷象棋的王一生就经常找这位老头请教棋艺,每一次交流他都能学到新的东西。

王一生在惊叹老人的棋艺之余也弄不明白,为什么有如此高棋艺的他还会靠收废品为生。

文章图片3

这位老者就告诉王一生,说“为棋不为生”,“棋是养性,生会坏性”。什么事情如果是发自本心的热爱就可以做的好,但如果牵扯了利益就很难会达到很高的境界。

老者的话带给王一生以启发。此后他再下棋就不单单是局限在棋子本身,而是将儒释道的哲学和智慧都运用到棋艺之中。

《棋王》的高潮部分在王一生一个人对战九个棋艺高手。

本来要参加地区比赛的他因故失去比赛资格,就决定挑战这场比赛的冠亚季军。

周围有象棋爱好者也想加入与王一生的对决,于是他就一次性和九个人同时下棋。

王一生不愧是象棋高手,他将对弈的八个人都杀了个片甲不留,只剩下最后的冠军。

这位冠军年纪很大,要靠着人搀扶才能出现在现场。

他在棋局的最后请求王一生与自己和棋。

已经连战多场的王一生此时筋疲力尽,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的他甚至需要同行友人的搀扶才能站起来回应老者。

文章图片4

没有人知道王一生当时的内心活动,只听见他同意了老者的请求,二人最终和棋。

在这场比赛后,王一生想起自己的母亲,母亲一生操劳,原本不喜欢他下棋,怕他下棋吃不了饭。但却在临终前送了王一生一副亲手制作的象棋。

母亲不识字,是以那盒象棋的棋子上没有刻字,并不能算得上是多精美的物件,但王一生始终当宝贝一样放在自己的身边。

在结束这场一打九的象棋“比赛后”,王一生念着母亲痛哭流涕。

这一刻,他想将象棋的光荣分享给母亲,而斯人已逝,她已经看不到王一生因象棋而获得的荣耀了。

其实王一生知道,母亲或许不会因此而为他自豪。

因为在母亲的眼中,下棋是吃饱饭的人才做的消遣事,像他们这样的家庭,下棋没什么用,反倒会耽误他学谋生的技巧。

在母亲的影响下,王一生一直都知道“求生”两个字的重要性,也没有像“我”(指《棋王》的作者阿城)这些出身良好的人的苦恼。

文章图片5

对王一生来说,一个月有十几二十块的工资,有棋下,能吃饱饭就很满足了,他不明白为什么“我”会因为没有电影看和没有新书读而感到难过。

王一生是“雅”的,他在下棋的时候简直是仙风道骨,气度不凡;但他也是“俗”的,吃东西的时候狼吞虎咽,丝毫没有任何形象可言。

八十年代,阿城结束了自己几年的插队生活,偶然和朋友讲起了一个善于下棋的人的故事。

朋友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应当写出来。

阿城从善如流,用了三天时间将三万字的《棋王》写下。

他用不大的篇幅,就塑造了王一生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在文坛上激起了一股不小的水花。

很多和阿城一样有过插队经历的人都从这篇小说中找到了共鸣。

那个会因为没有电影看的“我”是他们的影子,在艰难的环境中保持高超棋艺的“棋呆子”王一生也很像他们中的某一个人;那个出身良好,时刻注意仪容仪表的倪斌也和他们中的某个人非常相像,从城市里走到乡村的那段经历更是和他们当年所经历的一样如出一辙。

他们在《棋王》中找到自己回忆,也在《棋王》中找到新的思考。

《棋王》吸引了无数人的追捧,其中就包括后来在中国文艺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莫言。

文章图片6

莫言:他的样子让我很失望?

那时的莫言还很年轻,身上也有些文艺青年的通病——读过几本书后就容易产生文人相轻的情绪,容易看不上别人所写的文字,尤其是与他同时代的文人的文字。

莫言对自己的这一段心路历程毫不避讳,直接在自己的文章中表示:“听了一些名士大家的课,脑袋里狂妄的想法很多,虽然还没写出什么文章,但能够看上的文章已经不多了。”

年轻人的狂妄在读过阿城的《棋王》后立即收敛了不少。

莫言被阿城用寥寥几笔就能洞悉人性,体察世俗的文字深深打动,经常猜想文字背后的作者应该是怎样一位道骨仙风的世外高人。

很快,莫言就因一次文化活动见到了阿城。

但这一次的会面让莫言感到很失望,因为阿城的外表与他想象中的仙风道骨相去甚远,从外表上完全看不出他有何特别之处。甚至他的有些行为会比一般文人还要粗鲁一些。

就比如在吃饭上。

文章图片7

和王一生一样,阿城在餐桌上几乎是一种忘我的境界,一旦吃起东西来,什么都顾不上了。

据阿城自己解释,这是当年插队时缺衣少食养成的习惯。

而正是这种真实的经历,成就了王一生爱棋与好吃的两面性。

虽然阿城本人的外在形象离莫言所幻想的有很大的差距,但这并不影响两人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

阿城的知识面非常广,能顺着各种话题聊下去。无论是佛法禅修还是古今中外的人物故事阿城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莫言等几个熟识的朋友找阿城聚会时,他几乎都是众人的焦点,引领着大家的话题。

那时的莫言很喜欢听阿城讲故事,有时也会拿出故乡高密东北乡的鬼故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群文人聚在一起,谈的东西好像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但也可以是下里巴人,雅俗共赏的。

文章图片8

和阿城等人的交往对莫言来说是一堂特别的课,这堂课磨掉了他身上的文人那自命清高的傲气。

他看着阿城的随意与洒脱,更明白文艺创作者不能自命不凡,应当回归到朴素的生活当中。

所以,莫言在了解到阿城这个人之后,就不再纠结于他外表上的平凡了,反而会觉得:“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莫言说自己在毕业后的几年里基本上就没有刚上大学时的那种自命清高,看不上别人的作品的毛病了。

这种成长当然和莫言本人的人生经历和悟性是分不开的,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受到阿城这种朴实不做作的文人的影响的。

文章图片9

阿城对文学家的态度就像是他笔下的“棋王”——王一生一样。

可以因棋而高雅脱俗,也可以因吃而平凡入世。

阿城并不认为雅俗之间一定要有明确的界限,他也不赞成为了追求所谓的“雅”而完全抛弃“俗”。

在国内文学界闯出名堂后,阿城抛开一切只身前往美国。

在美国他脱离了著名作家的身份,只能找些散碎的零工养活自己。

很多搞文艺的人鄙薄体力劳动,但阿城却反其道而行之。

他将姿态放的很低,学习怎么刷油漆,怎么改装汽车,怎么修理机器……

阿城就这样靠着自己的体力劳动在美国生活了几年的时间。

很多人问阿城,为什么会弯下腰去干体力活儿,阿城解释说,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放松。

文章图片10

因为体力劳动不需要动脑筋,他可以趁着这会儿的功夫让自己的脑袋休息休息。

几年后,阿城回到中国,他在文艺上的造诣更高了,他当电影编剧,做电影节的评委,每一份工作都能做到出色。

从外表上看,阿城仍然不能说是“仙风道骨”,他还是愿意将自己的外表打理成一个“俗人”。

这或许也没有什么不好,他不会像倪斌那样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倒也落得个悠闲自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