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计划经济时代的票证,岁月留痕

 公元2012 2022-12-14 发布于新疆
豆腐票

共和国曾经历长达近40年票证时代。票证范围之广、品种之全、数量之多,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三大类,尤其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暂时困难时期,票证以其特殊身份,伴随着经济生活方方面面,严格地控制着人们的需求,没有票证真是寸步难行。在某些时候,钞票还没有票证管用,人们将票证称之为“第二货币”,视之为“命根子”。各种各样的票证,与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人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各时期的汽油票

各时期的煤票

胶鞋票

纺织品票

自行车票

花生票

打糖票

肉票、购肉证

食油、猪油、杂油票

大米票

糯米票

稻谷票

面粉票 证

杂粮票

原粮票

肥皂票

洗衣粉票

麻酱票 节日补助票

购蛋证

牛奶券

饲料票

棉花饼肥票

粗粮票

细粮票

【 有情怀的公众号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