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味语文 ▎这则幽默,有点“欧•亨利结尾”的味了

 中学生读写 2022-12-15 发布于山东


读到一则幽默,颇有点“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味道,前边先进行大量的铺垫,然后结尾情节陡转,产生较强的幽默效果。我把这则幽默设计成阅读题目,供学生练习。

《判断》

今天坐高铁回家,注意到身边一名男子,他穿得干净、得体,脸庞留下少许岁月的痕迹。他那忧郁的眼神,时而静静望向窗外,像是思考过往人生;时而双眼微闭,让疲倦的身体有片刻歇息。根据个人多年行为模式研究、心理学观察及社会经验判断——

这人十有八九是手机没电了

1.第1段对男子的穿着、神态、眼神进行细致描写,有何作用?
答:为情节发生陡转作铺垫,经过前文的蓄势,再说出结尾的“判断”,产生较强的幽默效果。
2.“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典型特点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你认为这则幽默是否达到了这种效果?如果是,请具体分析;如果不是,请对前文加以修改。
答:这则幽默结尾“在意料之外”,但不能说“在情理之中”,因为前文没有埋下伏笔。可以在前文中加上与手机相关的内容,如“他摘下耳机,长叹一口气,那忧郁的眼神,时而静静望向窗外……”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