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δ4黄帝问题:欲通天之纪,从地之理,和其运调其化,使上下合德无相夺伦,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运宣行勿乖其政,调之正味,从逆奈何

 黄帝内经参详 2022-12-15 发布于山东

“黄帝问曰”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黄帝之已知,二是黄帝之未明,三是黄帝之问题。

前两个层次已参详完毕,本篇推文将参详第三个层次:黄帝之问题。

先附录原文如下:

黄帝问曰:六化六变,胜复淫治,甘苦辛咸酸淡先后,余知之矣。夫五运之化,或从天气,或从地气,或从天气而逆地气,或从地气而逆天气,或相得,或不相得,余未能明其事。欲通天之纪,从地之理,和其运,调其化,使上下合德,无相夺伦,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运宣行,勿乖其政,调之正味,从逆奈何?

一、欲通天之纪,从地之理

“欲”字从谷从欠,“谷”象形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两山为实,两山的空虚处为谷,成语“虚怀若谷”即引申于此;“欠”,肾为欠,肾气虚则呵欠。谷虚气虚,合而为“欲”,虚则求实、求满,是以“欲”有欲望、欲求某种东西以满足自身匮乏不足之义。

“通”为通晓,“从”为顺从。

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注曰:“通天纪、从地理者,明司天在泉之义也。”此恐非是。因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岐伯明确讲:“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理)。”

什么是八纪呢?位有四正四维之方为八,气有八节之序为纪,从气象学角度讲,古人首先确立的是二至二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即四正之气,然后确立的是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即四维之气。

什么是五里呢?里以“五”为制,如《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地有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行(木火土金水)。五里即五理,五行有相生相克之理,亦有五运所化五气之理,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岐伯讲:“夫五运之政……此生长化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当然,“地之理”也可狭义理解为地势高下之理,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岐伯讲:“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盛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

黄帝欲求能够通晓天之八纪,顺从地之五里(理),简言之,黄帝欲明晓天道和地理。

二、和其运,调其化

“其”代指天之纪和地之理,黄帝欲在明了天道气候和地理地势的基础之上,协和天道与地理的运行,调谐天道与地理的生化。由于“其”的限定性,故这里的“运”不当理解为“五运”,“化”也不应当理解为“六化”。

黄帝这是要弥纶天地之道。黄帝“生而神灵”、“成而登天”,位居“圣帝”之位,设置“天师”之职,故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人定胜天”问题了,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岐伯当面直接称呼黄帝为“大神灵”,在本篇大论中,岐伯对黄帝更是行“稽首再拜”至重大礼并口称“圣帝”。

具有“大神灵”和“圣帝”双重光环的黄帝自然有资格弥纶天地之道,是以他才会有如此宏大之“欲”。黄帝欲求之宏大,更是表现于以下诸语之中。

三、使上下合德,无相夺伦

“使”字表明黄帝欲弥纶天地之道的主动性或能动性,有“致使……”之意。

“上”指代司天之气,“下”指代在泉之气。

“上下合德”即司天和在泉之气相协调。在本篇大论中,岐伯在论述太阳司天之政时有“水土合德”之语,合德则协调,“水”代指太阳寒水司天之气,“土”代指太阴湿土在泉之气,其他六气司天之政亦有类似“合德”或“同德”之语,阳明司天,金火合德,少阳司天,火木合德,太阴司天,湿寒合德,少阴司天,金火合德,厥阴司天,风火同德。本篇大论篇中岐伯亦讲:“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地气不足,天气从之,运居其中而常先也。”此亦是“上下合德”之所谓。

“伦”为伦理、理序,“夺伦”则上下失德,失德则失调,“无相夺伦”即不让司天和在泉之气之间发生淫行亢害凌夺的失调情况,譬如不迁正、不退位之类。

四、天地升降,不失其宜

“天”即天气,“地”即地气,地气上升,天气下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岐伯讲:“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地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黄帝欲弥纶天地之道,欲使地气适时升而为云,天气适时降而为雨,各适其宜,是为“不失其宜”。

古代农耕文明特别注重风调雨顺,风调雨顺则五谷丰登,风不调雨不顺则农业歉收,百姓生活困顿,如易经之云天“需卦”(),坎上乾下,坎为云,乾为天,象曰:云上于天。地气上升于天,化而为云,云待天气下降,降而为雨。人居天地气交之中,天气降而为雨,雨降于天,太早、太晚、太多、太少等皆非稼穑之所宜,否则乃成天云“讼卦”(),乾上坎下,乾为刚健,坎为陷险;乾为天,坎为水,象曰:天与水违行。天与水违行,则天气不合适宜地降云气为雨水。黄帝悲天悯人,欲令地气天气之升降各适其宜。为资理解,附图如下:

五、五运宣行,勿乖其政

天子布政之大室为“宣”,许慎《说文解字》解曰:“天子宣室也。”徐铉注曰:“从回,风回转,所以宣阴阳也。”阴阳为体,五运为用,五运宣布,各行其政,五运平气之纪,木曰敷和,其政发散,火曰升明,其政明曜,土曰备化,其政安静,金曰审平,其政劲肃,水曰静顺,其政流演。

五运太过、不及,其政则乖,五运平气,其政则常。木运平气,五化宣平;火运平气,五化均衡;土运平气,五化齐修,;金运平气,五化宣明;水运平气,五化咸整。木化生气,火化长气,土化化气,金化收气,水化藏气,是谓五化。

五运之化宣行,则其政不乖,如何“勿乖其政”呢?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岐伯论五运平气之纪时讲:“生而勿杀,长而勿罚,化而勿制,收而勿害,藏而勿抑。”当如此谓。

六、调之正味,从逆奈何?

黄帝在前面铺垫了那么多,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端呈出此问题。

黄帝虽欲弥纶天地之道,但天高于西北,地低于东南,天地犹有不全,人生天地间,亦是如是。岐伯在《素问·气交变大论》中引《上经》之言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灵枢·逆顺肥瘦》岐伯讲:“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也。”为道之圣人,不仅要上知天之纪,下知地之理,更要中知人之事。《灵枢·岁露》少师所言:“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天地之气有太过不及,人身因应而病之,病则求治,治则以酸、苦、甘、辛、咸五正味之药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岐伯之所谓“因所在寒热盛衰而调之”。

“调之正味”即民病以后,医工或治病者如何根据运气胜复的变化规律恰当地以药食五正之味来补偏救弊,如张志聪之所注:“夫五运六气,有德化政令之和详,必有淫胜胜复之变易,今欲使气运和平,需以五味折之资之,益之抑之,故曰调之五味。”

问题是如何才能做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岐伯之所谓“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呢?正反之治、从逆之治应该具体如何落实呢?

“调之正味,从逆奈何”之问题,宏大而深远,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整,就连天师岐伯也认为此乃昭明之问。

至于岐伯如何应答黄帝之问,明日继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