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大、弘一和林散之三先生的字

 瓜瓜斋 2022-12-15 发布于广东

今天谈谈八大山人、李叔同、林散之几位先生的字。

他们三人的书法变革之路有类似之处:早年写字都挺规矩,变法之后,判若两人。先看八大的:

这是八大三十多岁时的字,明显受董其昌影响。明末清初,董其昌是书坛的宠儿。此字取斜势,行距颇大,都是老董的影子。虽然笔画多直笔,字形过于一律,整体缺乏董的空灵萧散,但笔法全然是传统那种流丽漂亮的样子。再看他变法后的字:

八大后来的字,基本都是上面这样,笔画和字形都跟早年颇异其趣。笔画上的流丽直爽不见了,代之以藏锋慢写。笔画看着钝钝的,感觉像小孩子写字。结构上,多扭曲、拉伸、错位。这是背离传统的字。

再看李叔同。

上面两件,一件临《张猛龙碑》,一件对联。写得规矩而秀挺。没有特别强调刀切式方笔,没有乱变形,也没有刻意追求所谓的朴野之气。而这些正是今天写魏碑的人不停地在做的事。

变法后就成了上面这种。这字的笔画,几乎完全舍弃了那种外显的力量感。结体有一种拖沓之态,像弹力不足的陕西扯面。这是弘一的自觉选择,他一定认为这样写有更高级的东西在里面。但是说实话,我眼力劲儿低,看不出来。

最后看林散之林老。

网上搜到林老二十多岁的小楷,文徵明体。功夫好,意趣足,很有才华。

这是后来的草书。各路大咖都对林老的草书不吝赞美之词,有人甚至尊林老为当代草圣。古人的草书,王羲之孙过庭的,黄庭坚的,祝允明傅山的,王铎的,我多少都了解一点,能看懂其中一点门道。但林老这种松弛、拉长,又特别注重枯湿浓淡的草书,我是不太懂。我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翻了很多资料,又盯着字看了许久,还是不太懂,因此不敢妄评高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林老的变法跟八大、弘一一样,都是反传统的。祝允明狂草,王铎缠绕式的连绵草,看着狂纵,但细究其笔法,基本都是拳拳到肉、不离传统的。林老这种,是新东西。

总起来说,以上三老,变法后的字,毛笔都使得松弛,松弛到几乎感觉不到笔画中的力量。其中八大还好,林老次之,弘一最松弛。另外,他们在结构上努力变形,好像每个字都要写出异于常态的样子,他们的才华很高,最终成就了自家风格,他们身后也有很多粉丝。很多人说他们变法后的字格调高,不过大概因为我这人生来俗气,格调卑下,所以我看不懂里面的格调。所以,我对他们变法后的字没什么感觉。无论如何,我尊重变法,尊重多元的风格,只要变法出自真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