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06天 人生只有一件事

 新用户0460qWe5 2022-12-15 发布于湖北

今天给大家推荐这本《人生只有一件事》,作者是号称“台湾第一才子”的金惟纯老师。

金维纯老师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修”自己。我的理解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跟芒格那句话异曲同工:想拥有一样东西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金老师才华横溢,29岁便成为台湾《中国时报》的主笔,写出了很多振聋发聩的文章。

35岁时,金老师在台湾创办了《商业周刊》。找了一堆人才加上他自己,原本以为杂志社会红红火火。没想到连续六年都是亏损的,发行的杂志,根本卖不出去。

按他自己的说法:公司一直入不敷出,靠他拆东墙补西墙勉强度日。每天不是在借钱就是在还债的路上。

到了第六年,金老师做出了深刻反思,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了。

那年年会,他开诚布公地跟所有人说:公司其实已经很惨了,账上早就没钱了。自己也不是什么第一才子,能力很有限。大家回去好好过年,明年想回来的就回来,不想回来的另谋高就吧。这个烂摊子他会自己解决!

促使金老师说这些实话的原因是通过他的观察,他发现自己之前为了维持所谓的头衔,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更聪明。写的文章都是故作高深,杂志社的同事也一样。

一篇文章各种堆专业术语,写出来的东西不仅同事看不懂,作者自己往往也不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

这样的杂志,当然卖不出去啊。

“要懂得认错”,才有机会改正。金老师从自己开始,勇于承认能力有限。放弃那些大的愿景,从身边小事做起。

同事们看老板都这么坦诚了,纷纷继续在公司干,也不再羞于认错。公司慢慢有了起色,越来越好。

不要小看认错这件事,许多人就是因为不愿意认错,从而一错再错的。

书里提到的小孩的教育方法,我觉得很有道理。教育方法就那么几种,为啥有人有效,有人无效呢?

金老师认为是因为教的人不一样,父母很优秀,孩子想向你学习,这样就不用教。否则,强行教只会起反作用。

樊登老师分享过一个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他看过非常多的书,但是从来不直接给儿子推荐哪本书。他每次只会跟儿子说:我今天看过某本书,书里有些内容很有意思,你有兴趣可以也看看。

他儿子很自觉,学习从来不用他操心,也很喜欢看书。

假如你在家经常看书,你的孩子大概率也会喜欢看书。反观很多家长,自己在打牌或者打游戏,却逼着孩子去读书学习,孩子怎么可能会听呢?

几乎遇到的所有麻烦事,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每一件你不愿意做的小事背后,都藏着大的念头。

金老师有三个女儿,有一段时间,老婆总是跟他抱怨:二女儿很聪明,但是没有爱心。平时让她照顾妹妹,她总是不愿意。

念叨多了,金老师觉得自己该跟女儿谈谈了。双方长谈一次,然而并没啥效果。老婆又开始数落:你不是很厉害吗?自己的女儿都搞不定。

等金老师认真去观察这个现象后,他发现问题了。由于小女儿才3岁,很黏爸爸。所以每次他下班一回家,女儿就跑过来抱着他的腿,让爸爸陪她玩。金老师每天下班第一时间就是陪小女儿玩各种游戏。

在他的角度,这样做没啥问题。但是在老婆的角度就成了老公爱女儿不管自己;在二女儿的角度就是爸爸更爱妹妹,不爱自己……

搞了半天,原来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他马上做出了改变。每天回家,先去跟老婆问好,然后再去跟二女儿互动一会儿,最后再去陪小女儿玩。

自从这么做之后,家庭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如果你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有很多不如意,推荐你去读读这本书,应该会有帮助。

这是我持续跑步和写文的第  106/18000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