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睾丸疼痛,附睾炎,我以柴胡,川楝子为君,使精血化生,源源不绝

 文库asd 2022-12-15 发布于黑龙江

附睾炎从西医上说,是由结核杆菌和淋病双球菌, 或非特异性细菌引起的局部感染。该病在中医学文献中无此专论,属于“子痈”范畴。

《外科真诠》把附睾划分于肾。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寒湿,阻塞脉络;或感受湿热之邪,蕴结下焦,肝失疏泄。因疏泄失常,络脉瘀阻,而致附睾结块不散。

半年前来诊的一位患者李先生,37岁,因少腹部坠胀、双侧睾丸疼痛15天就诊。15天前前患者突感小腹及耻骨区坠胀、双侧睾丸胀痛, 同房后稍有缓解, 伴有功能减弱。

检视:双侧睾丸稍微肿大, 附睾体部压痛明显,呈条索状,阴囊无明显红肿。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

患者多因嗜食肥甘厚味之品,伤及脾胃,湿浊内生,久而化热;加之湿热之邪,复引而发致病。

辩证:子痈、气滞湿蕴;

治法:行气止痛,清热利湿,软坚消肿。

拟方:柴胡、川楝子、荔核、女贞子、墨旱莲、杜仲、鱼腥草、乌药、红藤、败酱草、薏苡仁、冬瓜仁、甘草

药进7剂后,患者诉症状明显减轻,仍有少腹及双侧睾丸胀痛,余无特殊。察其舌淡红 、苔稍黄, 脉弦。湿热之邪逐消,清热之品减用,加以软坚散结之物。

调方:柴胡、川楝子、夏枯草、浙贝母、全蝎、白芍、女贞子、荔核、橘核、蒲公英、虎杖、延胡索、甘草

上方续服10剂后,睾丸肿大已消,患者要求续服7剂,以达长效。

且观此方用药,柴胡、川楝子、荔核行气止痛,软坚散结;鱼腥草、乌药、红藤、败酱草、薏苡仁、夏枯草、冬瓜仁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

佐女贞子、墨旱莲、杜仲补益精血,茯苓健脾利湿;全蝎通络止痛、攻毒散结;柴胡、川楝子并舒肝解郁,以防肝木乘脾,断生痰之源;甘草调和诸药而健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