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羽经略天下的战略分析(2)

 梦想童年594 2022-12-15 发布于江西
红昭愿.mp32:53
来自古今纵横谈

文|黑冰

上篇我们先分析了天下各个战略要地,这篇我们说项羽如何据东南而经略天下的战略。

回顾上篇可看此处:

由于以东南而窥天下的战略,项羽是历史首创者,只有朱元璋成功了,刘裕也成功了一半,若不是部下薛安都,以彭城投降北魏,导致东南大本营受到威胁,或许刘裕就是第一人了。

如公元320年东晋祖逖北伐、公元349年褚裒北伐、公元353年东晋殷浩北伐、公元384年东晋谢玄北伐、公元505年梁朝萧衍北伐、公元573年陈朝吴明彻北伐、公元1136年南宋张浚北伐,基本都是以东南而西略中原,最后不是告之失败,就是徒劳无功。

这其中又以刘宋元嘉北伐和南宋端平北伐是为典型,这两次北伐失败最能反映出东南政权逐鹿天下不经营两翼而直攻中原的战略。

取得一定影响的北伐,基本都是从两翼的经营着手。如恒温北伐自荆襄出兵:先经襄阳、入武关;后又自江陵北进,攻克旧都洛阳;岳飞北伐也是自襄阳北进,攻略中原之地。

但是东南政权逐鹿天下者仅经营左翼的荆襄也难以席卷天下,最终自保于东南。

历史上由东南角领略天下,最终成功者,也只有朱元璋一人,除了因为政治、地理、经济、气候、人文的多种综合因素外,在制定天下攻略时大多出淮河正面,争于中原四战之地,而缺乏对两翼的经营,造成攻守形势缺乏依托,;对两翼的经营则重湖北而轻山东,过于看重长江流域对东南的威胁,多经营长江上游的荆襄以自保,而少有经营淮泗而至齐鲁(山东)者,以致于进取不足,自保有余。

而刘裕的北伐,朱元璋的北伐,最终能成功其战略方针基本都和占领山东有莫大的关系。

公元416年八月,刘裕趁后秦国主姚兴死后,诸子内讧出兵进攻关中。

其战略布局大致分三个方向:

1.左翼大军从荆襄一路北上进攻洛阳,一路西进攻克武关;

2.中路大军从寿春(今安徽寿县)进攻中原的腹心许昌,一路沿汴水进攻中原的荥阳;

3.右翼刘裕亲率主力从彭城溯泗水,开巨野泽入黄河西进中原,并在山东西部边界镇守大军虎视眈眈监视魏国,掩护主力大军西进。

几路大军互相配合作战,布局完美,最终一举攻克了关中和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第一次完成了东南政权对关中政权的征伐胜利。

但是这次战略能够顺利完成的关键,却在七年前刘裕对山东的经营,保证了其侧翼的安全,可以专心西顾而无后路被抄之威胁。另外经营山东不但可威胁到北魏,而且控制了泗淮水系的上游,北可进攻河北,西可进攻中原。

而无山东的经营,东南政权侧翼严重受到山东势力的威胁,无法逐鹿中原。果然后来刘宋由于内乱,导致刘宋之徐州刺史薛安都以彭城降北魏,山东沦陷于北魏,刘宋王朝由攻转守,每况愈下。

朱元璋的北伐方略,更显示山东对东南政权的重要性。

朱元璋曾分析:

"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馈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非我利也。吾欲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枢。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走行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矣。"

公元1367年十月,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率大军由运河北进,进攻山东。占领山东后向西攻取中原,抵达潼关阻止关中元军之东出。最后北上攻略河北,占领元朝大都,从河北进攻山西,最后进军关陇、巴蜀,统一天下。

明军北伐的作战过程基本上都是按照朱元璋既定的北伐方略实施。占领山东的战略无疑是关键所在,甚至徐达进攻山东前,朱元璋还写信指导其山东攻略的方向。

从历代东南政权经营的成败,我们可以得出只占据东南势力,而无占据东南两翼---湖北(荆襄)与山东(齐鲁)者,顶多只能割据一时,而无法自保其身。

占据东南势力,同时经营两翼湖北(荆襄)与山东(齐鲁)者,进退自如,进则席卷天下,退者可保半壁江山。

占据东南势力,经营左翼湖北(荆襄)者,进可北上威胁关中河北势力,退可自保于东南,形成割据江南对峙南北的局面,但是却无能问鼎天下;当其他政权势力逐渐庞大时,东南政权无法自保,必将被其他势力取代。

占据东南势力,经营右翼山东(齐鲁)者,虽然会遭受关中,汉中势力顺水南下,直捣黄龙的威胁,但是依托山东,北可威胁河北,西可进攻中原,问鼎天下,成就大业。

楚汉时期,南方不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条件皆次于北方,而水军依然无法成为逐鹿天下的主力,这个时候山东就显得对东南政权极为重要。

另外从天下大势上分析,得山东对东南政权来说更多的是主动进取中原,在战略上占据更多的主动。

在项羽灭秦帝国前,项梁也曾经预演过东南出兵的战略,项梁主力北上东海郡,最后入驻彭城。而项羽为偏师顺着淮水西进中原,虽然有所斩获,但终归无法立足中原。

后来项梁和章邯对峙,派刘邦项羽攻略中原,由于齐国拒绝出兵联合作战,导致章邯得到河北秦军支持,项梁一战而亡。可见齐国对东南淮泗政权侧翼保护的重要性。

项羽作为定陶战役的亲历者自然深以为鉴,不会轻视齐地的作用。后韩信占领齐国,连天不怕地不怕的项羽都感到惊恐,可见项羽对齐国的重视性。所以项羽不管西边的刘邦,而要先打齐地。

几年后英布造反,其形势大致略同于西楚政权,但是战略思维欠缺的英布,排兵布阵皆学习项羽(望布军置陈如项籍军),但战略上丝毫无借鉴项羽北上齐鲁的战略布局(上计),以致错失大好机会,导致刘邦得齐鲁之汉军的帮助,从北、西两个方向夹击,英布大败而身死长沙。

五十年后吴王刘濞带头发动的吴楚七国之乱,虽然有种种战略失误,但是最关键之处无过于齐王的失约反叛,山东(齐鲁)其他叛乱的诸侯王围攻临淄三月不下,导致吴楚联军屯兵于梁地无寸土可进取,以致使得汉将周亚夫从山东绕道东海郡断吴楚联军之粮草,导致吴楚七国之乱三个月就风消云散!

到了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基本都以湖北(荆襄)为战略攻略重心,为统一江南而为之。对逐鹿中原的战略,基本上是以长江上游的襄阳北略南阳盘地;东部却以合肥为突破口北上,沿河而西。

除了实力不如占据中原的魏国外,战略方针依然是薛公所说的"中计"。

很多人忽略对项羽战略布局、目标、效果合理性的研究,往往因为项羽失败者的身份,后世也基本无人去借鉴其战略思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