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驴站着睡觉是因为祖先躲避天敌所致,错,驴的祖先在野外没有天敌

 零壹贰012 2022-12-15 发布于湖北

动物的驯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标志,从距今约1.5万年前,狼最先被驯化之后,人类祖先陆续在接下来的一万年的时间内驯化了至少十几种动物,其中就有作为畜力工具存在的,牛(黄牛)、驴、水牛以及马,从作用上看,牛是用来农耕的,而驴和马都是用来骑乘的。

文章图片1

驴的驯化比牛晚,比马要早,约在距今7000年前,驴的被驯化让牛成为了专职的耕田工具,而且也解决了人远足的问题,到了后来,人们发现驯化驴简直像打开了一个宝藏盒,因为驴不仅能用来骑乘,还能用来拉磨、战场上运送物资,甚至是看护羊群,这是其他家畜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驴是世界上保有量最大的大型家畜之一,直到骡子出现后,这个格局才被打破,驴也沦为了“驴肉火烧”。

文章图片2

在人类不断地与各种家畜的相处中,人们也发现了家畜的一些习性,尤其是睡觉姿势,比如“马立牛卧”的意思就是说马是站着睡觉的,而牛是卧着睡觉的,作为与马亲缘关系最近的驴通常也是站着睡觉的。不过,马和驴站着睡觉的原因有着很大的差异,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

文章图片3

“牛卧”

马为何会站着睡觉?

马站立睡觉的习性其实是来源于它的祖先欧洲野马,欧洲野马又称泰斑野马,是一种曾经广泛地分布在欧亚大陆上的野马,只是由于人为的猎杀和栖息地的减少,早在1876年野生欧洲野马就已经灭绝了,在人工饲养下的个体于1909年死亡,至此,欧洲野马彻底灭绝了。

文章图片4

好在人们在距今约6000年前就在欧亚草原上将其成功地驯化成了家马,这才保留了欧洲野马有限的基因,之所以说有限是因为动物在人工饲养下基因突变的方向和速率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即使野放,欧洲野马也回不来了。

不过,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德国、波兰和美国就开始了对欧洲野马的“复活”,只是到现在都没有成功。

文章图片5

我们言归正传,欧洲野马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一个野马群通常有5匹以上的成员,由一匹最强壮的雄性领导,野马虽然善于奔跑,性情凶悍,但是毕竟它们是一种食草动物,在面对食肉动物时,本能的也会害怕,尤其是生活在欧亚大陆上的狼群是它们最大的天敌。

由于野马是白天活动的,它们的夜视能力非常差,而狼群则是昼伏夜出的,所以,如何在夜晚遇到狼群突袭时,尽快的逃离是关于生存的,这使得野马不得不站立睡觉,一旦有风吹草动,它们能立即逃走。

文章图片6

虽然野马被驯化成家马后,没有了狼群的威胁,但是关于生存的本能还一直延续着,而且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马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作为战争工具存在的,这种可能朝不保夕的生活,也让它们处处谨小慎微,这也是它们习性得以保留的因素之一。

不过,随着马的作用的变化,如今的马中已经出现了一些趴着、卧着睡觉的个体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这种行为的马会越来越多,这就好比如今的狗跟着人休息的也越来越多一样。

文章图片7

驴为何要站着睡觉?

以前笔者家也养过驴,对于驴的休息方式我也是比较了解的,驴的睡觉方式有两种:站立和躺着,这两种方式第一个常见于白天打盹的时候,第二个则是晚上,所以驴并不是完全站着睡觉的,事实上夜晚较长的觉它们是趴着的,因为网传驴睡觉是站着的其实本身就是个谣言,这肯定不是家里养过驴的人说出来的。

文章图片8

而且,驴白天站着睡觉也不是什么为了更好地躲避天敌,而是习性和遗传两个作用导致的:

首先是习性。驴曾经在人类社会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骑乘、拉磨、拉车等等,所以驴白天空闲的时间并不多,但是,驴是一种白天需要约3个小时睡眠的动物(晚上也睡,这货确实能睡了点),这就造成了驴在白天只要有点时间,就想睡一会,所以才有了“懒驴”这个说法。

文章图片9

其次就是遗传了。家驴是由野驴驯化而来的,但是野驴不止一种,而是有三种:亚洲野驴、非洲野驴以及蒙古野驴,其中亚洲野驴有5个亚种分化:印度野驴、波斯野驴、叙利亚野驴、土库曼野驴、以色列野驴,蒙古野驴只有一个亚种分化,而非洲野驴有三个野生的亚种分化:北非野驴、努比亚野驴以及索马里野驴。

我们家驴其实是非洲野驴的努比亚野驴亚种驯化而来的(存疑,因为近些年科学家们通过对家驴基因的分析,发现了一些不属于努比亚野驴的基因,因此,家驴的祖先很有可能还有一种未知的野驴亚种,只是它已经灭绝了,无从查证了,它们主要分布在埃及和苏丹边界。

文章图片10

努比亚野驴

从考古的数据来看,最早的家驴遗骸出现在距今约7000年的埃及,所以古埃及人是最早驯化家驴的,后来跟随人进入欧洲,进而扩散到全世界的。

既然家驴的祖先是努比亚野驴,我们就来看一下它们的生存环境,在整个马科动物下,努比亚野驴是生活环境最干旱的地区,它们常年生活在苏丹东北部的努比亚沙漠以及半干旱的裸岩荒漠地区,由于原生环境就是热带沙漠气候,所以在白天,地面是非常热的,这使得野驴根本就不敢趴在地面上,而到了晚上,地面逐渐的趋于常温,它们就会趴在地上了。

文章图片11

虽然非洲大陆上的食肉动物众多,比如狮子、花豹、鬣狗、非洲野狗等等,但是这些能够威胁到野驴的食肉动物都不会出现在它们的生境中,毕竟这里属于不毛之地,野驴在这也只是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求。

所以,野驴根本就不需要警惕食肉动物的威胁,它们白天站着睡觉只是因为地面太热了,到了晚上它们自然会舒舒服服的躺在地上美美的睡上一觉,显然家驴依然保持着野驴这一习性。不过,遗憾的是,即便没有天敌,家驴的祖先如今也已经是极危物种,离灭绝只有一步之遥。

文章图片12

没有天敌的努比亚野驴为何会极危?

通常,我们认为食草或者杂食性动物必须有食肉动物的约束,不然它们就会泛滥成灾,比如野猪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以前我国的野猪有狼群、老虎、花豹、豺群等食肉动物的捕杀,数量一直非常稳定,当人为的导致这些动物大幅度减少后,野猪开始不受控制了。

那么,体型大,又没有天敌的努比亚野驴为何不但没泛滥,反而还成了极危物种呢?有三个主要原因:

文章图片13

第一:食物约束。作为一种大型的马科动物,成年的努比亚野驴平均体重可达275公斤,如此大的体型注定需要更多的食物,但是生活在荒漠地带的野驴本身就主要以沙漠植物为食,这种植物的量和种类都是比较少的,这导致了野驴的死亡率其实是比较高的。

文章图片14

第二:水。努比亚野驴的繁殖能力并不强,雄性野驴性成熟需要6年左右的时间,而且雌性的妊娠期长达1年,一次生产通常只有一胎。但是,这唯一的幼崽想要存活要看天,因为它们的成活率与降雨量是成正比的,但荒漠的环境就注定了降雨量会很少,所以,野驴的幼崽成活率是非常低的。

文章图片15

努比亚沙漠一角

第三:人为。在干旱缺少植物的环境下,努比亚野驴维持种群都有些吃力,但是早在6000-7000年前就被人又盯上了,但是驯化一种野生动物是需要庞大的基数的,这样许多野驴就被人抓住带走,这使得野驴的种群逐渐减少,尽管到了现代,很少有人为影响的因素,但基数少,近亲繁殖、与家驴杂交,也使得它们的生存现状岌岌可危了。

文章图片16

总结

家驴的祖先是非洲野驴,它们的生境中几乎是没有食肉动物能够威胁到它们的,所以,如今的家驴并非是来自于祖先躲避天敌的习性才站立睡觉的,而是白天为了躲避烈日暴晒的地面才有的习性,到了晚上,无论是野驴还是家驴,都会趴在或者躺着睡觉的。

最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许多家养动物的野生祖先好像都成了濒危,甚至是极危物种,这究竟是为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