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靴子终于落地,坦然面对一切5原创 周志远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2-12-15 发布于江苏

周志远 2022-12-07 19:02 发表于北京

今天发布的新十条,意味着我国的防疫政策转向基本完成了。

抗疫三年,我们算是运气比较好的,家门只被临时封控过一个晚上,而且是在我们完全无知觉的情况下被临时封控的。晚上八九点钟封控,早上七点钟就解封了,这期间我们也没有任何出门的需要。小区里其余楼栋和单元有被封过几天的,但未曾波及到我们。我知道许多人被封控时间远多于我们。

不过民生艰难的滋味我们是与大家一样完完整整地品尝到了,经济不景气几乎影响到每一个人,防疫让我们也很久没能回去探亲了。比我们承受能力差的大有人在,有一些已经不幸离世。如今总算是看到了社会重新启动的希望,所以我的心中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未来还需要走一段泥泞不堪的路,也会有一些同胞要遭遇不幸,我们只能祈祷遭遇不幸的同胞尽量少一些。武汉金银潭医院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湖北省这一轮的感染者中,无症状或轻症比例约为90%,有肺部炎症改变的约为4.45%,但一般较轻微,一周内可吸收,重症或危重症比例约为0.5%。这个数据是最近各地公布的数据中最能代表我国平均水平的。之前广州公布的数据不具有代表性,因为广州本轮感染者主要是海珠区那些身强力壮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普遍年轻,所以危重症比例偏低很正常。广州和深圳这两座年轻人比例很高的城市的任何数据,都不足以代表中国平均水平。

金银潭医院公布的0.5%的危重症这个比例有点高,新加坡第一次感染者的危重症比例为0.3%,二次感染者的危重症比例为0.2%。这说明我们还需要加强疫苗接种水平,或需要更好的疫苗(甚至是进口疫苗)来保护国民。危重症比例高0.2%,对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来说,意味着要多死许多人。因为1亿的0.2%是20万人,10亿则是200万人。医疗资源紧张时,危重症病死率很高。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实际感染者的数量将会呈指数级增长,初期大概是每周翻一番,之后可能会每2-3天翻一番。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当感染者数量多到一定程度时,保持社交距离的措施对减缓疫情发展速度并无作用。所以当我们社会上有足够多的感染者时,无论是否保持社交距离,感染者的数量都将会急剧攀升。

目前医疗挤兑的现象还不明显,但当每日新增患者数以百万计时,医疗挤兑现象将会出现,危重症患者死亡率会上升。这是最后的一个窗口期,该接种疫苗的朋友要趁着这个机会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人第三针疫苗已经接种了超过一年时间,体内抗体减少了许多,国家是时候考虑开放第四针疫苗的接种,以尽可能降低危重症的比例了。

Omicron可能会于不久后,在我们国内进化出致死率更低的新变种,这种新变种可能会成为我国主要的流行株。毕竟我们的人口基数大,一旦感染率飙升,进化出新变种不足为奇。当然也有可能进化出致死率更高的新变种,因为病毒种族进行的漂变具有不确定性,不一定是往毒性越来越弱进化。不过当致死率更高的新变种出现时,一定会很快被察觉到,到时会有更有效的管控手段来控制它,所以也没什么好担忧的。

如果Omicron进化出了致死率更低的新变种,我们大陆的病死率有望比台湾低。目前台湾的病死率接近但略少于总人口的千分之一,香港的病死率超过总人口的千分之一。香港的病死率之所以比台湾高,与香港放开时主流的流行株致死率比台湾放开时主流的流行株致死率更高有关。

因为Omicron主要通过人体细胞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侵入人体细胞,所以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疾病、肥胖患者以及长期吸烟者容易成为高危人群。此外,免疫力低下的肿瘤患者、免疫缺陷患者、慢阻肺患者也容易成为高危人群。

Omicron导致的肺炎比例不高,但其对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危害较大。所以相关人群应该加强个人防护,接种疫苗,戴好口罩和护目镜,勤洗手,勤通风,尽量不感染。虽然说65%的死亡发生在60岁以上人群,但还有35%的死亡发生在60岁以下人群。香港的数据显示,儿童也有约万分之一的死亡率,尽管比成人低很多。所以年轻人也不可以掉以轻心,接种疫苗的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适度运动以提升免疫力。保护心脏最好的运动莫过于俯卧撑,有研究数据显示每日做40次俯卧撑,可以延长十年寿命。

Omicron所致的后遗症也与此有关,目前我看到国际媒体报道的Omicron后遗症有许多与中风后遗症相似,抑郁、脑雾、记忆力衰退、乏力等,也常出现在脑卒中患者身上。北京市这轮疫情中最先报道的死亡病例,基本上都同时存在脑梗或脑溢血后遗症。

所以大家要改变过去因“新冠肺炎”这个名字而产生的刻板印象,别再以为这种病最危险的部位只有肺。心脏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患者,以及血压高于130(注意是130不是140)或者家族有高血压病史者,均应注意规律作息,过度疲劳会导致出现危重症的风险升高。需要服用降压药的要记得服药。

对于绝大多数身体基本健康的人来说,Omicron的危害很小。我自己是做好了准备,万一被感染,我不靠服药而完全靠自身免疫力来对付它。多喝开水,然后蒙头大睡以发汗退热。如果发烧到38度以上,用以上办法无效,就用冰袋物理降温。这种自限性疾病,只要做好对症处理,不烧成肺炎,其余的就交给我们的免疫系统来对付。

防疫政策放开后,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应该回归正常的生活了。生活的意义在于生活本身,如果把日常生活阉割掉一部分,我们会体会不到人生的许多乐趣的。长期丧失生活乐趣,会让人意志消沉,失去活力。所以,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后,回归正常生活吧!不要对Omicron耿耿于怀。

我想用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结束这篇文章:“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