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厌其烦说食积一

 大福力王2 2022-12-16 发布于河南

杨奇云 奇云说医 2017-10-11 13:01

概念篇

食积,也俗称“积食”,是中医理论尤其是中医儿科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重要到什么地步呢?虽然古代医家对食积的称呼不完全相同,有的叫“积证”,有的叫“积滞”,但是古今所有的中医儿科书籍,没有一本能绕过食积。看到很多文章介绍食积,但总觉得零散和不够全面。从这一篇开始,我会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把食积的概念、食积对小儿身体的影响、食积的诊断、食积的治疗、食积的善后等各方面的内容详细的描述清楚。

360docimg_0_

首先要说的是,食积的“食”

泛指一切食物,包括母乳、牛奶和米面饭菜等等。所以,食积的对象既可以是两三个月大的小奶娃,也可以是七八岁的小朋友,有的书上虽然分别有“乳积”和“食积”两种称呼,但是它们在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做区别,统称食积。

食积是如何发生的呢?

《幼科证治准绳》中说:“儿幼不知撙节,胃之所纳,脾气不足以胜之,故不消也。”也就是说,食积的发生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吃的太多,第二是脾胃太弱。但不管是以哪种原因为主,总的来说,如果吃进去的食物超过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发生食积。下面,重点介绍食积的特性。

1
食积分有形与无形(急性与慢性)

食积,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就是食物积攒在胃肠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这么理解没错,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吃的过多、过饱或者过于油腻而造成饮食停滞,然后很快出现一系列食积的症状,但这只是食积的一种类型,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有形的食积。

而在临床上实际当中,无形的,或者讲慢性的食积也很常见,什么叫无形的食积呢?就是指孩子的胃肠中已经没有什么未消化的食物了,但是仍然表现出一系列食积的征象,中医同样将这种病理状态称为食积。但这种时候,“食积”这个词的意义,已经不是指有食物积攒在胃肠中,而是对孩子消化状态的一种描述,这是大部分家长对“食积”这个概念理解上的最大误区。很多时候我说一句“这孩子积食了”,家长就会一脸的惊讶和不理解:“还积食?我们已经连续两周就给他喝粥了,其他什么鸡蛋啊肉啊,都没有吃,还积食?大夫您会不会看错了?”这就说明家长对食积这个概念理解的很窄,不明白食积并非都指食物积攒在胃肠,更多的时候,食积指脾胃对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变差了,这种时候脾胃的状态,就好像食物积攒在里面一样。理解了这一点,家长就会明白,判断有没有食积,不在于最近两三天是不是吃得过多、过饱。

2
食积症有表里(表证和里证)

食积本身是没有表里之分的,但是因为食积对小儿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其中的原因在往后的文章中会讲到)。所以从临床表现上来看,小儿食积引发的疾病既可以是发热、感冒、咳嗽一类的外感病,也可以是腹泻、便秘、厌食、夜啼等内伤病。换言之,无论是小儿感冒发烧,还是厌食、腹泻,都有可能是食积引起的。

3
食积分虚实

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有的强壮些,有的孱弱些,无论哪种体质,如果家长喂养的一时疏忽,都有可能发生食积。但是对于不同体质的孩子,处理食积的办法是略有差别的:对于体质壮实的孩子,往往可以用些消食力量重的药物;对于体质虚弱的孩子,在消食的同时,一定要顾护脾胃之气,在处方中,往往要消食药与健脾胃药同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食积的虚实,就是小儿体质的虚实。

4
食积分寒热

对于食积的性质,除了虚实之外,一定要判断寒热。食积偏寒还是偏热,除了饮食的因素,还与孩子的体质及生病时间长短有关。阳热体质的孩子积食后比脾肾虚的孩子更容易化热,病程久的孩子比刚得病的孩子更容易化热。临床上,食积化热的几率要比食积夹寒的几率高很多,食积夹寒,往往是指孩子在食积后外感风寒。而食积容易化热,则和孩子的生理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往后的文章中我会专门讲到食积的治疗,之所以治疗食积的大多数处方都加了一些清热的药,就是针对食积化热的情况。

实际上,食积就是食积,所谓的有形无形、有表有里、有虚有实、有寒有热,只是食积在不同体质的孩子身上、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形式。之所以分类,是为了帮助我们了解食积的特性,这样再看食积的诊断和治疗,就会比较容易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