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红楼梦》脂评本和程高本哪种版本主旨恰当?

 时髦的傻子 2022-12-16 发布于陕西

【原创】《红楼梦》脂评本和程高本哪种版本主旨恰当?

时髦的傻子 【图片源自网络】 【版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图片

       众所周知,《红楼梦》历来就有版本之争。说起《红楼梦》版本,真可谓是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各种版本多达数十种。但大体上分流,则可划分为80回《脂评本》和120回《程高本》两大体系。至于两种体系版本的优劣、先后、真伪、工拙等情况则无从定论。莫说是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即使是那些【红学大伽】也是长久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际上,每个读者心目中都有自己所推崇、所钟爱的版本。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本也无可厚非。本文旨在结合具体文本,谈谈自己对两种版本在确立主旨上的感悟和体会。

       尽管是两种体系,但每个体系中的各个版本并不统一,有的开篇有【序】如《戚序本》;有的开篇有【凡例】如《甲戌本》。【凡例】一词,据【汉语大辞典】介绍:(是)书前关于本书体例的说明。再具体点说是对本书有关宗旨、内容、体裁、结构等方面的具体规则。大多用于志书、家谱、族谱、字典、词典等著书,但作为小说的《甲戌本》(《脂评本》体系)也有【凡例】。本文进行具体论证时,需要对《红楼梦》两种体系版本加以比较鉴别。但因【凡例】(主要是前四条)的来历向来多有争议,而且并非所有版本皆有,所以不作为本文证据。我们就从两种版本情节相同之处开始。

    《脂评本》(《甲戌本》【凡例】):【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实愧则有余、悔则无益之大无可奈何之日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诗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程高本》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己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思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怀;况那晨风夕月。阶柳庭花,更觉得润人笔墨。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

       ——由上述两种版本的摘录之文可以看出,【此(书)开卷第一回也】到【敷演出(一段故事)来】这一大段文字,《程高本》与《脂评本》比较,尽管个别字句上略有出入,但主旨精神可以说基本一致,即《红楼梦》主要是写闺阁中那些优秀女子的。至于《脂评本》写有而《程高本》短缺的那首七言律诗,当另文讨论,本文不作分析。

      《脂评本》由此得出结论:【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此结论点明,《红楼梦》的主旨就是要写【闺中优秀女儿、闺中闺友闺情】的。 

       再看《程高本》。前面的文字基本相同,得出的结论尽管也提到了【亦可使闺阁昭传】,但后面却风向突变,重点强调的是:【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此结论点明,《红楼梦》的主旨就是要写【梦、幻】的。

       凡是爱好文学者都知道,一部小说的主旨或曰主题,就是该作品的统帅和灵魂,决定着作品的质量和价值。那么,《红楼梦》两个体系的版本,究竟哪种版本确立的主旨更为恰当呢?我们尚需更加深入细致地分析以明辨是非,免得错误主旨继续误导读者。

       这里有必要把【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的整句意思剖析清楚。这个句子网上有诸多解释,不过却大同小异,基本一致的解释是:【贾雨村在落魄之际(风尘),怀念娇杏这个女孩子(闺秀)】。窃以为这种解释有点望文生义,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并不契合。最为明显的漏洞就是,娇杏只是甄士隐家里一个普通丫鬟,并无出类拔萃之处。她能成为贾雨村正室夫人,正像她名字的谐音一样【侥幸】而已,既称不上大家闺秀,也够不上闺阁中的佼佼者。

       仔细分析这句话,【贾雨村】此人此名书中已有解释,即【假语村言】。【风尘】,意思取【尘世,俗世】,如(晋)郭璞 《游仙诗·京华游侠窟》诗:【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 。】;(唐)皇甫冉 《送朱逸人》诗:【虽在风尘里,陶潜身自闲。】等。【怀】,意思取【心里存有,怀藏】,如【怀恨在心、不怀好意,胸怀大志、怀怒未发、怀犹豫之计】等。【闺秀】,词典大多解释为【旧时称有钱有势(富贵)人家的女儿。如“大家闺秀”】。我认为此【闺秀】先从单音节词分析,再合为双音节词分析比较妥当:【闺】,指【闺阃、闺阁、闺中】等意思;【秀】,指【特别优秀、优异的人】;合起来【闺秀】就是指闺阁中那些优秀的女孩子。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整句分析,就是托【假语村言】讲述一段久存于心的故事,这故事主要讲述尘世上那些闺阁中极为优秀的女孩子。由此可见,《脂评本》确立的主要写【闺中优秀女儿、闺中闺友闺情】的主旨,无疑和第一回回目、开篇所述文字、以及全书所述主要内容一脉相承、丝丝入扣,是非常恰当的。而《程高本》确立的主要写【梦、幻】的主旨,明显和第一回回目、开篇所述文字、以及全书所述主要内容严重背离。这种定性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红楼梦》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历史定论,夸大了浪漫主义手法【梦、幻】的作用,有点儿类似于后来才出现的【超现实主义文学】,严重地误导了某些读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