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盘西红柿炒鸡蛋

 九把叉 2022-12-16 发布于上海
很多不善厨艺的人,比如说我,在说起自己做菜技能的时候,总是会自嘲一句:“我只会一道菜:西红柿炒鸡蛋。”在我的概念中,西红柿炒鸡蛋是天下最容易的炒菜之一。也许很多人也都像我一样,至少在单身宿舍生涯中,或多或少炒过那么一两盘西红柿炒鸡蛋。可是,大部分人的做法都错了。

这是我在学习了得到上的《傅师傅的美食鉴赏课》之后发现的一个事实,原来这么多年,我对西红柿炒蛋这道菜有着深深的误解。不仅仅是想要把这道菜做的好吃,并不简单,而且,我之前所学习的做法,竟然都是错的。

于是,趁着国庆假期,我决定亲自尝试一下傅师傅传授的正确做法。以防万一有一天智能家居这个行业不好做了,我还能有个技艺傍身,靠一盘水平达到市场前20%的西红柿炒蛋勉强混口饭吃。

话不多说,先把傅师傅的亲传做法奉上。更多详细的拆解,你也可以去得到里搜索“傅师傅的美食鉴赏课”获得。

选优质的新鲜鸡蛋。打蛋时加入一点点绍兴老酒,祛腥。
锅烧到滚烫冒青烟(锅底宜厚,锅身宜重),倒入特级初榨橄榄油后,马上倒鸡蛋,用锅铲来回推至蓬松状,起锅备用。注意,起锅的时候,要把蛋在锅里放一会,炒到略带焦黄,才会有香气。
成熟的红色西红柿,用开水烫去皮,小刀挖去绿色的蒂,不要切开,整个放入刚才那口炒过鸡蛋而且不用洗的锅里。用锅铲把西红柿剁到均匀大小,注意掌握时间不要把西红柿煮熟,稍微炒一炒,半生不熟是最好的。
有西红柿的锅里,加少量的水,加几勺西红柿酱(我习惯用亨氏的番茄辣椒酱),倒入备用的鸡蛋,与西红柿酱汁炒均,即可起锅享用。
(以上内容摘自得到相关课程内容)

这里面最改变我认知的部分,是关于西红柿的准备。在准备西红柿的时候,不需要先用刀切成小块儿(恐怕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做的),而是用开水烫去皮,整个儿放到锅里,用锅铲剁成小块儿即可。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充分保留西红柿的汁水和籽实,西红柿的好味道,都在这里面”。

怀着对一盘刷新认知的西红柿炒蛋的期盼,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奋战,我这个初秋的第一盘西红柿炒蛋出锅了。

01

以下是复盘


锅烧的不够热,没看到青烟,就急着倒油了;油倒的不够多(据在旁边观战的老妈反映);炒蛋的时间可能略长了一点,结果是蛋不够蓬松,有点老了。

一开始烫西红柿的水不够热,导致西红柿的皮很难剥。后来专门烧了一碗开水,才顺利的给西红柿去皮。

“用锅铲把西红柿剁到均匀大小”这个动作并不如想象中容易,大概是因为我用的锅铲是一个塑料而非金属的锅铲,边缘不够薄也不够锋利,导致“剁到均匀大小”这个动作花了过长的时间,西红柿几乎被煮熟了。

后来加水加多了,西红柿酱又加少了,结果是汤汁过多,西红柿的味道被稀释了,还不够浓郁。

虽然有以上很多问题,按照傅师傅的方法做出来的西红柿炒鸡蛋,还是获得了家人的一致好评,初步做到了“番茄与鸡蛋齐飞”的交融效果。作为基本不下厨的我,对自己表示满意。

02

以下是收获


大部分人认为正确的知识,未必就是正确的。或者说,大部分人认知当中的“惯例”,也未必真的就是最好的做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管是足够烫的开水,还是足够锋利的锅铲,都可以提升整个菜的品质。

中餐的确是很难做到标准化的一个行业,锅要多热?油要多少?什么是蓬松?水要加多少?一切都要靠经验。这也是为什么中餐的商业模式,一直与洋快餐,比如麦当劳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如果一旦有人把这个最难的中餐标准化问题给解决了,那也将会是一个很宽的护城河。

当然,最大的收获还是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觉得你懂了,未必是真的懂了。只有自己上手去做一做,你才会发现自己之前的理解,也许还有很多不准确或者不完整的地方。所以,为什么“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我们以为自己知道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掌握,也没有真正的去践行。

一盘看似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想要做到真正美味却并不容易。我么不仅需要拿到一张正确的菜谱,还需要上手进行实践,不断纠错,才能真正掌握。人生中,有很多盘这样的“西红柿炒蛋”,等着我们躬身入局,从实践中得出真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