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波爆发式感染影响有多大?如何利用“时光机优势”渡过这次危机?

 观潮h61qruk8lj 2022-12-16 发布于湖北
在“新十条”出来的几个小时内,我写了《第一次冲击即将开始,你做好准备了吗?》,有很多网友留言批评我是“妖言惑众”“扰乱民心”。结果,不到一周各地一片阳,到处开始出现医疗资源挤兑情况。
然后,我又写了《别太乐观,阳只是个开端,还有生死时速100天》,提醒大家要做好准备,艰难的日子即将到来,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虽然有很多朋友认同,但也还是有非常多的人说我是“唯恐天下不乱”“制造恐慌”。
今天我不要讲太宏观的,我只是从一些具体的案例入手,展示和分析一下感染给各行业带来的影响,并帮你提供个思路,教你如何利用“时光机优势”,度过这次感染危机。
1、工厂爆发式感染是怎么导致物资短缺的?
我是从事制造业管理的。我最清楚感染会给公司带来的问题。果然,到了昨天,我在文中预测过的事情,开始一一出现。公司的第一例阳性还没有出现之前,我就开始提醒,要赶紧做好精准防护指引,防护监督管控,药品储备,被感染后的人员隔离和生产紧急应对方案。
虽然相关部门也努力做了,但还事情的发展速度之快,带来的问题之严重,还是超过了准备和预期。
在我们公司,出现第一例感染发烧,是12月12日,13日新增2例,14日新增4例,第4天,也就是昨天,暴增55例,而且出现了其中一个车间同一个班次的员工集体感染,被团灭的情况。
说实话,虽然我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个速度,还是非常惊人和让人震撼。对于制造业来说,这种情况绝对是灾难。工厂是流水式生产,中间的环节是不能断开的,如果一个班组被团灭,就相当于截断了溪流,其他地方有人也没用。
虽然可以临时从其他工序抽调人手,但生产效率和流畅度就会大打折扣,产量能保持平时的70%就顶天了。如果是核心岗位和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岗位,就是临时调集人手也没用,起不了什么作用,产量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到50%左右。
最糟糕的是,制造业的工厂人很多,像我们公司有约800人,按照目前人员感染的情况,你会发现,他不是一次性出现的,而是一个波次一个波次出现的,是先出现几个和十几个,乃至几十个,这波人隔离了,接着又重复类似模式出现。
这就会让公司持续出现人员缺乏,产线无法顺畅生产的情况。而且人员感染情况你是无法准确预测的,他一天可能就1个,也可能是几十个。
更加糟糕的是,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到公司所有人员,或者其中的80%~90%全被感染一遍为止。而且时间可能是十几天,可能至少持续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有专家曾建议,说工厂防疫的最佳方式,就是干脆不要上班,直接放一个星期假,等大家都感染过了,再来上班。看现在我们工厂的案例,你就会发现,这其实是行不通的。
这是我们一家工厂的情况,如果全国各地的工厂都面临这种状况的话,问题就严重了,绝对是灾难级的,就会出现很多产品生产供应短缺,原材料短缺,配件短缺,成品短缺。
沿着这条链条往下传播,就会出现全社会的物资供应短缺。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不是工厂不愿意生产,员工感染持续请假,会导致产量严重不足,供应不上社会各层面的需求。
现在全国都在抢购感冒药、降烧药、润喉药,N95防护口罩等等。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大家一起抢购,导致这些药品和物资紧缺。深层次的问题是,以后在相当长,也就是我说的大约100天内,制造工厂心有余而力不足,供应不了。
只有等着最难熬的前三个月大家相继都熬过去之后,这些东西的生产和供应,才有可能陆续恢复,或者全面恢复。
如果药品是这样,其他物资可能也会这样,所以你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应对策略。

2、医院大考,医护人员们才是最为艰难的那一批人

最近两天,网上讨论最激烈的事情之一,就是刚刚看到的,咱们国家最顶级的医院之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一位还没有走上正式工作岗位的医学生的猝死。
在这样一个特别需要战士的时刻,一个如此年轻的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凋零,我读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内心非常难过。
难过之余,我也有了更多的担心,担心更多的医生,不知道他们怎么才能熬过这段“地狱式”的日子。是的,是真的“地狱式”的日子,比当初武汉封城那会,可能更难熬。
在武汉封城那会,至少是给了医护人员足够的防护的,而且因为集中在武汉会战,所以国家有能力调集更多的医疗资源和物质支援武汉。
但现在不同了,因为全国都放开了,大家都面临同样艰巨的任务,也就意味着他们将无法得到额外的援助和帮助。
眼下医院都是什么状态呢?
很多医院都已经发给了医护人员停止常规核酸检查的通知,让他们“愿检尽检”,或“没症状就不要去做”。
这也就意味着医务人员阳性会越来越多,必然也会出现缺人现象。
缺人怎么办?那就只能是阳了也得继续上岗。
我听说很多医院,除了发烧没法上岗,医护人员就是得了新冠,也不能请假,得硬顶着去上班。
为啥?发热门诊的患者实在是太多了。
有位医生说,他开启的绝对是魔鬼模式,像马拉松比赛全程不停歇,全天8小时没吃没喝,一直被病人围着。
在这种情况下,基本2分钟“解决”一个病人,病史只能很简单问一下,边问边开药,连一人一诊室都做不到。
您说投诉医院操作不合规范?黑压压的病人,都排着长龙在催,规范了,就啥也做不了了。
不仅医生没办法,病人也没办法啊,他们现在连药都买不到,不挤到医院来看门诊开药还能怎么办?
昨天我还看到新闻,说500百医务人员支援北京医疗救治。
如果这事儿是真的,传递出来的信号极其危险——以北京的医疗资源储备都扛不住,需要支援,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将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多理解一下医护人员,多给他们多一些支持。
想想看,我们得个轻症都得脱一层皮,他们却几乎是不倒下不能离开一线,这是付出了多少牺牲啊!

3、“三难”将会导致一段时间的消费低迷

哪“三难”?外卖难送,快递难递,物流难运。
刚刚放开那几天,我看到到处报道,说是餐饮业一片欣欣向荣,商业圈人潮涌动,家家店饱满。
现在呢?虽然病毒感染规模加速,昙花一现的热闹又散去了,大家为了安全考虑,不敢太去街上了,不敢与陌生人有太多的接触,所以很多商圈和餐饮店又快速陷入了新的沉寂。
这当然是暂时的,但就这暂时的沉寂,已足够让人们难过了。
而且,难过的可能不是几天,可能是一段时间,短则一月,长则三五个月半年,而且中间还会反反复复。
在之前核酸管控严格的时候,餐饮业虽然艰难,但有一点其实还好,那就是点外卖,一下单,就有人嗖接单,然后骑着小电动送上门来了。
但现在放开了,没有了核酸检测这个保护大家的金钟罩预防,骑手们都相继阳了,骑不动车,送不了餐了。
有朋友在微信上跟我抱怨,说是前天点了个餐,昨天还没有送到。
当然,抱怨归抱怨,朋友还是很理解的,说他也没有给他一推再推,最后干脆取消了外卖的商家差评。
当然,我相信骑手们最终会回来的,但是还需要时间。
与外卖类似的,是快递,也是一延再延,延了再延。一问,不是快递公司有人感染,就是说某个快递点,乃至某个转运中心因为感染被团灭的消息。
就连我们公司的原材料,最近也出现了无法及时送到的情况,很多物料,交货期早过了,迟迟不见送到,追问供应商,才发现,货物还在最开始发货的那个转运场没动呢,说是他们的转运场工人都阳了,没有人装车,更没有司机转运。
这当然也是暂时的,也许三五天,也许一周以后,可能就恢复了,短暂不能快递送货运货的公司,可能就又能送货了。
但这也只是其中的某家和某几家,最大的问题是,有那么多的快递公司,那么多的物流公司,那么多的外卖快送小哥,不是同一时间阳,同一时间康复啊,他们会分批次,不同时间段出现同样的问题。
如此一来,不管是外卖还是快递,效率就会大打折扣了,需要延续很长时间,有一波阳就需要一段时间调整,比如一个月,两个月,乃至三五个月,才能全面恢复。
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到消费的恢复了。

4、这波感染虽然很迅猛,但不可怕

在这波感染中,会有很多人感染吗?答案是:会的。从感染概率上来讲,病毒的覆盖面几乎没有死角,理论上可以说是100%的人群都会被覆盖到。
我就不给具体的计算过程了。如果你稍微有一点数学基础,按照传染R0值20,建立一个模型算算,就知道,现在流行的奥密克戎病毒,在这次放开后,只需要56天,就可以覆盖到全中国14亿人。
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免疫能力有强有弱,防护措施有好有坏,救治阻隔得力与否,气候差异各地不同等等,最终的感染者,可能会是80%~90%,大约11亿~13亿人会被感染。
达到90%,那就几乎可以视作100%被感染了。
不过,好消息是,目前的病毒毒株并不致命,在所有已知的病毒毒株中,这个版本的毒性是最低的。99.5%的人都能靠自己的免疫力,甚至都不需要服用药物,就能直接扛过去。
当然,也有0.5%的人会出现病症和重症,需要医疗资源介入,给予支持和治疗。
所以,接下去我们面临的真正难题,就是如何有技巧性地避过病毒感染的风头,让感染率尽量变低,变得比理论低。
这并不是做不到,在三年前病毒出现的时候,在理论上管控不住感染,实际上美国和西方各个国家也都管控不住感染的时候,我们成功管控了三年。
现在虽然因为病毒传播力更强,难以防护,加上毒性也变得可以抵抗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西方那些已经有的数据,尽量拖过感染峰高峰,让自己不感染,或感染得晚。
比如,一位德国华人公众号上的德国两份感染数据图,就提供了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信息。
第一张图,是德国每10万人中因新冠住院的人数,违反我们直觉的地方是,并没有随着放开时间越来越低,而是反复迎来小高峰。
图片
第一个小高峰A在今年3-4月,是德国“三步松绑”后迎来大量感染,住院人数激增。
第二个小高峰B在7-8月,是很多老人和有基础病的人群,谨慎了两年半,终于开始在夏天报复性度假,回来后感染了。
第三个小高峰C在今年10月底,是因为疫苗接种间隔时间长了,防重症的效果减弱了。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非常有必要打第二剂次加强针,以便能增强自己的抗病毒能力,抗住不感染,或晚感染。
目前虽然只是向易感染高危人群和60岁以上的老人开放的。但等这波过去,如果向60岁以下的人开放的时候,建议你第一时间去打,你就有可能抗过现在这个,或者下一个感染高峰。
第二张图,是对应以上三个高峰时感染人数的走势图。
图片
感染人数的三个小高峰:A>B>C;
住院人数的三个小高峰:A=B<C。
新增感染的人数,和新增住院的人数(一定程度反映医疗系统的负担),并不完全成正比。
这里至少有两个方面可以借鉴:
第一,做好防护,坚持到感染高峰过后,就会进入低谷,你被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幅度下降。
第二,阳了真的不用怕,因为感染奥密克戎病毒而住院的人数真的很低很低。
那就充分利用好“时光机优势”,尽量不阳和晚阳,渡过这波感染危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