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峰 实现“互补”与“互进” 双重功能的学习新模式---推荐人:胡阳新实现“互补”与“互进” 双重功能的学习新模式---推荐人:胡阳新

 昵称15221501 2022-12-16 发布于湖北

此文发《教育科学》2017.1.

实现“互补”与“互进” 双重功能的学习新模式---推荐人:胡阳新

湖北省巴东县茶店子镇民族中学   实现“互补”与“互进” 双重功能的学习新模式---推荐人:胡阳新   邮编:444315

【内容摘要】在“互补”与“互进”的学习新模式中,首先要在班内对每次考试成绩进行调查分析后得出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大致比例;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四人学习小组,组内由一个学优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差生组成,学优生为小组组长。在“互补”与“互进”的学习新模式的具体实施中,一个学优生帮助辅导两个中等生,与此同时,这两个中等生共同帮助辅导一个差生。在辅导中他们获得共同的进步,真正地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互补互进;素质教育;合作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学习阶段,学科增多。各自然学科逻辑化和抽象化的程度逐步增强,直观感则相对减弱,学习难度增大;各社会学科知识量增加,理解分析、迁移应用的特性增强,学习难度加大。这些学科特征趋向直接导致了大面积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下滑,时间稍长就会致使知识缺乏明显的衔接与渐进,学习的状态也逐渐由“学不了”变为“不学了”。单从学科成绩角度来讲,他们自然沦落为“差生”!这种状况的出现会直接阻碍他们对知识的获取,并且严重地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与进取心,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显然这与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原则是相悖的。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找到一套较为系统化的学习新模式来帮助这部分同学重拾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就成为了我探寻的主题内容。“互补”与“互进”的学习新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呼之而出的。

二.模式的含义

在“互补”与“互进”的学习新模式中,首先要在班内对每次考试成绩进行调查分析后得出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大致比例;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四人学习小组,组内由一个学优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差生组成,学优生为小组组长。在“互补”与“互进”的学习新模式的具体实施中,一个学优生帮助辅导两个中等生,与此同时,这两个中等生共同帮助辅导一个差生。在辅导中他们获得共同的进步,真正地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目标。

三.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在互帮互助的思想道德品质。

2.学生在该模式的学习中实现“互补”与“互进”的双重功能。

3.通过有效培优辅差,缩小两极分化,稳步推进学科素质教育。

4. 建设一个学风优良,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班集体。

四.实施方案(步骤与措施)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

1.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和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以及各科各类检测成绩的分析,科学地综合分析出优、中、差三类学生在班上所占比例的分布情况,为启动该模式提供详实可信的数据。

2.综合调查分析结果,确立“互补”与“互进”的学习新模式。通过对班级学生成绩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学优生、中等生与学困生在班级中所占比例基本上接近为25%、50%、25%的比例分布。这时候根据班上三类学生的比例及学生具体情况,对本班学生按“互补”与“互进”的学习新模式的布局进行座位调整,在一学期内,调整后的座次应保持基本稳定。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这是“互补”与“互进”的学习新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从课堂和课外两大阵地去实施。

    1.抓好课堂这一环节。课堂教学中,主要目标是达成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建构性地掌握。在老师地精心组织下,每节课会有一个专门辅差与交流的时段,时间的长短会根据当堂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而定,其中,学优生对中等生的辅导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为主;中等生对差生的辅导则应注重过程的理解性复述,力求让他们掌握基础的知识,弄懂相关概念的含义。由于在各小组中有两个中等生,所以在课堂上的这一实施环节中,每个中等生均可以得到一次“补充”机会,而小组中的那一个差生则得到两次“补充”机会。老师在该时段中可巡查对各小组的学优生进行适时辅导。

    2.课外这一环节是不可或缺的。课外培优辅差主要是通过完成老师预设的梯级训练题为主要形式。我在平时的备课中,专门设置了一个“对症下药,梯级训练”的补偿性栏目,在该梯级训练栏目中,对学优生、中等生和差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在通常情况下,要求优生能够完成90%以上,要求中等生能够完成75%以上,要求差生能够完成60%以上,否则就不能视为达到目标。必须强调的是,三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相同的。各小组的学优生是这一环节的主要操作者,他们应及时针对其他三个同学试题完成情况作出补偿性辅导安排,对进步快的学生设立的终极目标要求与对自己的目标要求一致,并将每一次本小组的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作为老师下节课教学或后续教学备课的依据。

    第三阶段:经验交流

每一个学期举行两次经验交流会,在经验交流会上,以小组长为主题发言人,由他们向大家介绍自己组内的辅导情况、组员的表现及所达到的效果(要求用数据反映出来)。然后由组员自由发言,让他们谈谈自己的进步与感受。

    我通过经验交流与总结汇报发现,大多数小组在辅差模式中表现积极、方法新、效果好。他们承认在“互补”与“互进”模式的实施中都“成长了许多,进步了许多”,也“充实许多,自信了许多”!各个小组又在交流经验中相互补充,所有这些都为我后续工作的调整实施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撑!

看着学生从“厌学”甚至“弃学”的阴霾情绪中走出,重拾学习的兴趣与快乐,我的心里充满着激动,我的脸上洋溢着自豪!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伟丽.  微信帮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案探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2] 袁亚娟.  基于自主学习的中职数学微课案例设计与应用研究[D]. 杭州师范大学 2016

[3] 方赛丽.  视频公开课支持下的大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研究[D]. 江苏师范大学 2014

上一封 下一封« 返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