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光珍 新课改理念下多元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性---推荐人:胡阳新

 昵称15221501 2022-12-16 发布于湖北
此文发<基础教育参考>2016.12.
新课改理念下多元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性---推荐人:胡阳新
       
湖北省巴东县京信友谊中学      赵光珍      邮编:444300
      教学是一门艺术,英语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艺术是一门较复杂、难于把握的综合艺术。与其他形式的艺术相比,它注重于对艺术创造性这一本质特征的理解和把握。成功的教学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如何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呢?
      一、导入艺术——精于开头、吸引学生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一堂课的开头十分重要,设计并组织好新课的导入,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并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导入艺术很重要,教师要精于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通常要遵循一些共同的基本要求:①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②要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引人入胜,使学生喜欢学习英语。③要有艺术性。新颖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这是老师导入设计能力的综合体现。④要有效益性。导入新课,不能喧宾夺主,而是要在短时间内起到知识连接作用,要有实效。
        常见的导入方法可以根据其基本特点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以强调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为主的方法 
        (1)复习导入法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在讲授新课之前,以复习与新课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识作铺垫,让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以“旧知”为“新知”铺路搭桥,要做到短时高效,以“小题”引路,快速反馈,迅速接触新知识。
        (2)预习导入法
        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在上新课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充分的准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布置的任务要紧扣新课内容,还要简明扼要。
        2.以生动直观、联系实际为主的方法 
        (1)直观导入法
        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录音、录像、动画等手段,或者向学生做示范性实验,导入新课。这种方法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往往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感性认识的不足,适用于各年级。
        (2)背景知识导入法
        在学习一些人物传记时,我们可以介绍该人物的成功之路或生平。在学习西方节日时,可对比中西方的习俗以及介绍节日的由来。可以通过教唱英文歌曲、播放相关影片片段等方式,来达到目的。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英语文化的内涵。
        3.以设疑问、激发学生好奇心为主的方法 
        (1)谈话导入法由老师设置话题,通过谈话自然引入新课。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大胆参与讨论,同时还可以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2)悬念导入法
        古语云:“学患无疑”,教师在课堂中如善于设疑,便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产生疑问、好奇、求知心理,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索意识。这种方法既可以巧妙地向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又可以为学生创造出最佳学习情境。
        4.背景知识导入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故事题材的课文教学。教师可事先通过各种途径(如上网等)找到相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把它们制成幻灯片,或以关键词出现,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图片形式展示,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

        如初三英语Unit 7 Lesson 26,上课伊始,先出示四位名人的图片,把下列人名Bill Gates、Albert Einstein、Charlie Chaplin、Thomas Edison和图片配对,然后依次介绍各个名人的一些背景知识,重点介绍Thomas Edison的一些故事及其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

        5.故事导入法

        故事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喜欢听故事是学生的爱好,尤其是侦探故事。在讲故事时,教师要抓住时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

        如初三英语Unit 17 Lesson 66、67,课文是一个短剧,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把它改编成一个侦探故事:One evening,Mrs Green found her necklace and parrot missing. She thought a thief must have stolen them,So she called the police.通过这个导语,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想知道“谁偷了项链和鹦鹉”,教师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导入了新课。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只要我们能够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的课文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就一定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课堂教学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转换艺术——善于转折、引入新课 
        教学形式由旧过渡到新,要使学生感到自然顺畅,教师必须善于转折,把握时机引入新课题。一是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准备和知识、技能准备的程度,主要是学生的课外余味是否已全部消失,精力是否已转移到课堂上;通过开头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已被激发出来,求知的欲望是否浓厚等,在课堂开始的环节上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顺利地从旧课过渡到新课。二是教师要善于把握好教学程序上的连贯性,恰当地处理好教学内容的衔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使学生的精力能够过渡到新课中去。三是质疑转入法,即教师课前要精编教案,把新课要掌握的词句由易到难编排好,让学生去质疑。待教学新课时教师再简单地提示,使学生进入等待答案的心理状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这样做使学生带着释疑、求新的欲望进入新内容,容易把新课的知识记牢。
        三、提问艺术——注重提问、激发兴趣 
        1.要讲究提问的艺术 
        提问的方法:①眼看全班同学。提问不要盯住将要叫到或者可能叫到的同学,那样,问题便起不到让全班学生思考和准备回答的作用,目光要均衡地从一边扫描到另一边。②先提问后叫人,这样做是使每一问题产生群体效应。或叫举手的回答,或点名回答,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更有利于优差兼顾,促使人人思考。③回答的机会要均等。班上每一个同学被提问的机会均等就不会产生偏向,当然应该按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提问的难易程度和回答顺序。④多鼓励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表情要放松、亲切、友好。
        2.要注意提问的形式 
        课堂上应多以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语感,提问的形式不能单一,而应是多样的。一是教师问学生,引导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怎样回答问题。二是生生互问,教师当“裁判”,正确的给予肯定、鼓励,错误的给予指正、纠正。三是鼓励学生大胆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在和谐的氛围中提高思维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课堂活动艺术——灵活对话、提高效果 
        学英语跟学语文一样,最主要的是会说、会写、会运用于日常生活工作之中,而对话练习是实现“能讲”、“会说”的最佳途径。对话练习是指把学生分成 2人一组或者 4人一组,在操练过程中,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既要有控制,又是自由的对话。在对话活动前要有充分的准备,不但要先示范,还要把一些建议在对话中使用的词句写在黑板上,同时要求学生试说自己想要说的内容。除结合句型操练外,还可结合课文复述、情景对话、动作表演等,使学生熟练掌握对话的方法,学英语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从而提高学生说英语的能力。       

       五、合作学习艺术——多维互动、写作创新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领袖品质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然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

        例如,在阅读写作教学中,教师提出理解的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独立思考。

        再如,一教师在学生学习Unit 9“I want to be an actor”一课时,在班内设计了“一对多”的采访活动,采访不同同学:“What do you want to be?”教师布置完活动后就站在讲台上,环视四周,等待采访活动的结束或者准备下一环节的活动。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活”了,学生积极参与了调查活动,但是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在用汉语作调查,还有的同学让被采访者自己填写调查表。

        这样,生生互动合作重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忽视了学生的有效参与,没有让学生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没有学生思维的参与。所以这种合作是无效的,学生则成了教师所谓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小组合作”道具。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程的另一目标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2.改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他们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那么学习方式的改变关键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又在于教师角色的改变。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要让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这种模式下,就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才能建立起一种民主的、师生平等的、情感交融的新的学生观和师生关系。       

       六、课堂结束艺术——设置悬念、巧妙结尾

        一堂课就像一台戏,结束时是高潮,在高潮中结尾,留下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品味,这样做不但能使学生课后自我练习,而且能逐步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结尾的主要方法有:①设置新悬念,引起学生注意,为讲授下一节新课埋下伏笔。②表扬和批评,这是一个鼓励和鞭策的环节,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③唱一支短歌或讲一个小故事、小笑话,都会使学生学习兴致高涨。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是提高课堂效果的主要方式,且方法要灵活、形式要多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才会显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