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疫情时代之餐饮四问丨到底哪类人适合做餐饮?

 heii2 2022-12-17 发布于澳大利亚

                 

编者语

疫情过后,餐饮市场适合抄底吗?哪类人适合开餐饮?哪类商场餐饮能脱颖而出?餐厅之间到底PK什么……成都知名餐饮人蒋毅,结合自己开店经历以及对当下国内餐饮的思考,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阐述。

     

01

疫情过后,

餐饮市场适合抄底吗?

Image

最近,我所在的好几个餐饮老板群里,都有人在讨论“餐饮抄底”和“报复性消费”的话题,所以我想以这章的文字内容,提醒那些到现在还有抄底心态的餐饮朋友,尽早收手;以及提醒那些到现在还在奢望报复性消费的餐饮同行,也尽早放弃。 

为什么?我想以成都餐饮近半年来的市场状况为例,做一个剖析。 

记得十一年前,在一项关于“城市人均餐饮消费支出”的数据统计里,成都人以月均近3000元,获得“全国最爱餐饮消费人群”的称号,当时成都的人均工资收入并不高,能有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因为不管从相对数据 (收入的占比),还是从绝对数据 (用在餐饮上的开支)来看,成都人爱吃,那是出了名的。 

也是这个原因,2020年以来,成都每年都出现好几次疫情,但让成都餐饮老板高兴的是,每次疫情一过,成都人就会像庆祝胜利一样,快速而全面地杀到大街小巷的餐馆里,让大大小小的餐店能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一点,让很多省外的餐饮同行羡慕嫉妒恨。 

他们认为有这样热爱吃喝的市民,在成都做餐饮,实在是太幸福了,于是疫情出现以来这三年,大量外地人来到成都,选择餐饮创业。比如,这两年来成都开餐厅的东北人非常多,而且不是散兵游勇式的小打小闹,而是以团队出击的方式,全面开花。聊天中问为何来成都,他们几乎都会说:成都人,好吃。 

Image

可是,如此好吃的成都人,如此让人羡慕的成都餐饮市场,现在却出现了一个以往都没出现过的情况,那就是今年四月底成都上一波疫情结束以后,在两三个月内,成都餐饮居然没有恢复,除了个别IP很强的品牌,其他绝大多数餐饮门店,仍旧在苦苦坚持,艰难度日。 

当下的成都餐饮市场,生意能恢复到去年同期正常水平的 70%~80%,就已经算是很好的品牌了;大多数餐厅目前只恢复了 50%~60%,还有一些餐饮品类,只恢复了 10%~20%,比如接待宴席的大中型酒楼,就身陷泥潭之中,面对高昂的房租成本和人工成本,很多餐饮老板用“一夜白头”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好几个媒体朋友很好奇地问我:为什么会这样?是呀,成都四月初的那一波疫情,在4月18号就基本结束了,4月20号以后,成都就再也没有对餐饮经营做任何管制,甚至政府主管部门还通过鼓励外摆的方式,来积极扶持餐饮恢复经营,那么问题就变得有点严重了:一个最爱餐饮消费的城市,一个在吃喝上最舍得花钱的市场,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餐饮的营收,与以往同期相比,为何整体下降40%以上?部分品类甚至下降80%以上? 

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其一,消费欲望问题。消费欲望是一切消费的起因,餐饮也一样,当我们想吃火锅时,就会出门去找一家自己喜欢的火锅店,想吃小龙虾时,才想到是去堂食还是外卖,一旦用户在餐饮上的消费欲望变弱,那后果就是两个:要么不愿意出来消费了;要么减少出门消费的次数。 

消费欲望降低带来的真正后果,是出门消费频次的降低,大家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小事,它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大事,我下面举例说明。假定某个商圈,有1000个还没结婚的年轻人,因为不在家里做饭,每个月的晚餐消费都是在外就餐,那么给餐饮行业贡献的消费次数,假定是25次,1000个人,会带来2.5万次的消费总量;继续假定他们都在同一个商圈消费,则可以支撑20家餐厅的好生意,因为每家餐厅,每个月能平分到1250桌,每个店每天平均接近42桌。

可是,这些年轻人消费欲望降低,平均每降低一次,整个商圈就会减少1000次总消费,而如果变成只有周末出来消费,也就是一个月只有12天外出就餐,那整个商圈的总消费次数,将直接降低一半,这对餐馆来说,意味着要么所有餐馆收入跟着降低一半,要么一部分保持好生意,其他则只能被淘汰,关门走人。 

如果不想被淘汰怎么办?很多餐饮老板会垂死挣扎,不管是主观自愿,还是病急乱投医,听信那些搞营销的人搞低价活动,于是各种低价折扣券、点餐变自助,全都会出现,开始是一两家,慢慢变成整个商圈都被迫跟着操作,全都被拉进不赚钱的火坑里。 

结果会如何呢?一方面,总客流量的下降对餐饮经营造成很大伤害,另一方面,各个商家还不停地割肉放血,自残的同时,还疯狂地伤害同行。 

如果通过放血,能提升消费欲望,让消费者再次恢复到月均25次,那么倒也不失为一种激活消费欲望的方法,哪怕短期阵痛也认了,但现实的残酷在于:餐饮商家无 制的低价折扣活动,无法达到刺激消费欲望的作用,他们唯一的作用,是让自家餐厅拥有了好生意的假象,老板靠这种假象麻醉自己,延长被淘汰的时间,仅此而已。 

为什么消费欲望会降低呢?很简单,未来的不确定性,让大家充满了忧虑和恐惧,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的上海疫情,以及全国各个城市陆续暂停的特殊情况,让所有人都担忧自己的城市会不会是下一个,不知道自己的企业还能存活多长时间,不知道自己的工资还能领取多久。所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恐惧,都会反映到当下的消费保守上来,所以,别说当下收入正在受损的群体(比如旅游、酒店、交通等),哪怕是那些当下收入并没有减少的人群,也开始有意识地缩减非必要开支,开始有了存钱意识,遗憾的是:餐饮消费,就是他们减少的“非必要开支”。 

所以,爱吃的成都人,在餐饮的消费欲望上降低了,减少了出门就餐的消费次数。参照前面商圈的例子,如果成都就是一个大商圈呢?当成都居民的消费总次数,也从25次降低到12次呢?那么餐饮市场总收入下降50%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其二,消费能力问题。有朋友可能好奇,消费欲望怎么可能说降就降呢?爱吃的天性不可能改变,甚至可能拿身边的人群举例,说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胡吃海喝。这个逻辑我认同一部分,也就是一定有一部分人的消费欲望是不会降低,甚至还可能更高了,但市场的消费总次数,则一定是降低的,为什么?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原因,消费能力问题。

还是举前面的案例,商圈内的这1000个年轻人,其中有一半的人,因为疫情,收入发生了变化,甚至连工作都没有了,于是出现分化的情况。假设其中有200个失去了工作,随后离开了这个商圈,有300个人收入减少了,还有200人虽然工资没变,但各项补贴和福利没有了,只有剩下的人收入完全不受影响。这会发生什么情况?对不起,也一样会出现这个商圈的消费总次数下降的结果。一个商圈如此,放大到一个城市,是一个道理,因为疫情而遭受损失的行业太多了,餐饮虽然艰难,但要比惨的话,前面还有很多行业大哥们:旅游行业、酒店行业、交通行业、房地产行业、教育行业、培训行业、出版行业、家电行业、传统电商、外贸行业……所有这些行业背后都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他们都要面临家庭的开支,面临房贷的压力,面临老人的供养和小孩的教育支出……对于这些行业,以及与这些行业相关的从业者来说,他们不是没有消费欲望,也不想降低消费欲望,而是已经没有太多的消费能力了,请问,这样的人群有多少呢? 

综上所述,因为疫情,整个社会都笼罩在面对不确定性的焦虑和恐慌中,消费者处于整体的消费欲望萎缩期,这种萎缩,要么是因为收入缩减带来的消费能力变弱,要么是因为对后期不确定性的担忧而刻意减少非必要开支,反映到餐饮市场中来,就是:餐饮不再像以往一样,疫情一过就快速恢复。

成都,作为全国餐饮消费最热门的城市,疫情后都这样,请问你所在城市的餐饮消费,比成都还热? 

成都,拥有全国餐饮消费欲望最高的城市,疫情后都这样,请问你所在城市的消费者,比成都人还热衷餐饮消费? 

成都,拥有全国最“先进”的营销手段和方法,疫情后都这样,请问你所在城市的餐饮营销平台,能比成都好多少?

成都,拥有全国最舍得在营销上花钱的餐饮老板,疫情后都这样,请问你自己,疫情后能比成都餐饮老板还舍得砸钱么?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你抄什么底?哪儿还有什么报复性消费?


02

哪类商场餐饮能脱颖而出?

Image

几年前,我专门针对“商场餐饮”写过几篇文章,当时我的观点是,商场餐饮是个坑,并预判大多数餐饮小白,都会被惨痛教育。

几年过去了,现在的商场餐饮状况几乎完全应验了我当初的判断,当然,这次再写这个话题,并非来炫耀我自己多么有先见之明,而是来复盘一下,探讨当下的商场餐饮为何如此艰难。先说一个表象原因,那就是2020年以来的疫情,每次疫情暴发,身处商业综合体内的餐饮,相对来说都算是最恼火的群体,一方面是强管控和强要求下,很多商业综合体一遇到点疫情的风吹草动,就会主动采取关门限流,这属于主动的“自断一臂”。即便是商业综合体不主动限流,但因为担心社会面的“密接恐慌”,城镇居民也选择尽量回避商业场所等密闭环境,对于商业综合体来说,这相当于被动的“再断一臂”。 

所以,哪怕是那些没有发生疫情的商业综合体,当所在城市出现疫情时,也会遭遇门可罗雀的情况,导致里面的商家无客可接。 

上面两个原因,是很多人在总结商场餐饮的艰难时都会提到的,但遗憾的是,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没有疫情,商场餐饮也一样会变得很艰难。深究下来,就涉及到第二个原因:消费总量问题。前段时间,我曾经写了一篇相关的文章《只有20%》,提出一个观点,说现在的餐饮门店,严重供过于求,并以商圈为例,表明只有20%的餐厅门店,可以有合理利润,其他80%都属于行业的炮灰,会不停地轮替,这是针对所有餐饮而言,那么针对商场餐饮呢?道理是一个道理,只是比例,可能更残酷。 

Image

商业综合体,也经历过从“增量生意”到“存量生意”的过程。十多年前,当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各城市兴起时,原本饭前饭后逛公园和踩马路的周边居民,转而到商业综合体里面去溜达和闲逛,这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并开始流行。因此,最早一批商业综合体作为“全新生活方式”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的客流量前往。

最早一批进驻商场的餐厅,享受到了最大的流量红利,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黄记煌三汁焖锅,它几乎可以说是伴随“商场餐饮”崛起而崛起的餐饮品牌,曾经的辉煌,现在回头来看,和产品本身关系不大,而是无意切中了商场餐饮的早期客流增量红利。

但是,随着各城市的商业综合体越来越多,周边居民数量被切割得越来越少,到最后,当各地商业综合体严重过剩时,商场生意就彻底地从“增量生意”转变为“存量生意”,客流慢慢变得稀少而稳定,很多商场的黄金时期也就成为过去时。 

结果,在客流变少的情况下,餐厅数量却在暴增,以前,商业综合体的主力业态是百货和服装,但电子商务的发展,让百货和服装的实体店大量倒闭,商场空出大量的位置,干什么呢?调研发现,餐饮生意最好,进而又觉得,餐饮是可以反向给商场带客流的“优质业态”,于是各大商业综合体开始疯狂地招募餐饮商家入驻商场。 

事实上,现在回头来看,这是一个极端错误的判断,大家全都似盲人摸象:最开始商场里的餐厅生意好,是因为客流量增长时,餐厅数量有限,所以早期的商场餐饮属于“躺赚”。但是当商场的客流量下降,想要增加客流量时,单纯依靠任何一个业态都不可能,其根本原因是商场数量太多了,与其他业态没关系。

但遗憾的是,参与方全都以自己摸着的那一点来对餐饮这头“大象”下判断:商场看到餐饮生意好,觉得餐厅能给商场引流;社会餐饮看到商场餐饮不仅赚钱,而且很有品牌形象,容易走向全国市场,也觉得是一门好生意;商场周边固定的消费者,觉得商场餐饮管理规范,窗明几净,方便快捷,也愿意选择就近消费……结果,原本只有10家餐厅的商场,一方面因为商场想招更多“优质餐饮商家”入场,另一方面很多餐饮商家挤破脑袋想进驻“优质商业综合体”,于是慢慢变成有50家餐厅,甚至,有专门只做餐饮业态的商业综合体,比如上海的打浦桥日月光。 

当某个商圈或某个商场处于存量市场阶段,那就意味着阶段时间内的消费总量是固定的,供应商的增加,其必然结果就是存量客流被严重分流。正如我前面所言:当一个商场的存量客流,一个月带来的消费总次数,只能支持10家餐厅有好生意时,那么就只面对两个结果:第一是让商场里每一家生意都变得很糟糕,也就是用户“被平摊”,但这种情况很少出现,更多的是第二个结果,也就是其中有几家店生意会非常好,而其他几十家餐厅,会因为生意难以为继而不停地替换品类和老板,并且互为因果:因为有一部分餐厅生意好,会让很多人错以为自己也可以,盲目杀进去……写到这里,就必然引出一个问题:到底哪些品类或哪类餐厅,即便是在竞争最激烈的商业综合体里,也能高朋满座,不缺客流呢? 

我根据当前商场餐饮的现状,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强势的品类头部商家,涉及到全国性头部和区域性头部,比如海底捞,就是全国性的火锅头部商家,几乎所有商场都会对其抛橄榄枝,为了吸引它入驻,可以给出很优厚的条件,甚至不排除倒贴;比如烤匠,既是西南地区的烤鱼头部商家,也是西南地区几乎所有商场的招揽目标。

第二类是差异化特色商家,也就是说,当你不是头部商家时,一定要拥有非常明显的区域差异化,解决的是该商场一小部分客户的消费需求,比如日式居酒屋、东南亚菜等,给消费者跨区域的消费体验。只是要注意,这样的餐厅不要开大了,因为你天生就存在复购频次低的弱势。 

第三类是流行性快消商家,因为市场在不停地出现新兴消费者,所以也必然倒逼餐饮行业不停出现新的流行类型,所以,每一年餐饮市场都有流行的品类,比如当下正流行的泰式大排档,这样的流行品类也可以进商场,只是要相对理性地去判断自家产品的生命周期,一旦进入衰退期,要赶紧物色并更换下一个流行性产品。 

除了上述三类之外,其他大多数品类和品牌,进入商场都摆脱不了陪葬品的最终结局。当然,即便是上述三类,也有自家品牌的生命周期,曾经红极一时的很多品类头部商家,到最后也一样从市场消失了。 

最后归纳一下:商场餐饮接下来只会越来越糟糕,其根本在于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太多,在客流方面再也不可能有“增量机会”,与此同时,各商场内的餐饮商家又严重地供过于求,商场的存量客流,最多只能支撑里面20% (甚至更少) 的商家拥有好生意,其他商家只能作为陪衬,不停地“陪太子读书”。在这个大前提下去思考自己是不是要进商业综合体开店,才有可能避免很多显而易见的坑。

03

餐厅之间到底PK什么?

Image

最近很多餐饮朋友私信问我,关于后疫情时代餐饮“竞争力”的问题,原因是,现在大家已经明显感觉到客流量严重萎缩。针对这种情况,必然出现一个所有餐饮人都必须去深度思考的问题——在后疫情时代,餐厅之间到底PK什么?我以下面这章的文字来统一回复,也算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个思考,毕竟,我的餐厅也正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从两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性价比优势。从快餐到正餐,从晚餐到宵夜,餐厅之间都必然面临菜品价格之间的直接 PK,相同的品类和产品,谁能比周边其他同行价格更低,谁就拥有更多的客流量。反之,谁家的客流量就会相应减少。有没有例外?有,但比例很少,比如,那些客单价在500~1000元,甚至更贵的高端餐饮和私房菜,可能不受性价比的影响,其他几乎所有的餐饮品类,都将被同行拉入比拼性价比的旋涡中,面临非常痛苦的两难选择。拿成都夏季最流行的小龙虾举例,某些小龙虾餐厅,售价从100元3斤升级到100元9斤,做自助的,也从人均98元降低到了58元,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小龙虾品类的经营者,你怎么办?不跟吧,年轻客流几乎被这些低价活动吸引走了一大半;跟吧,死路一条。性价比虽然是立竿见影的好招,但在这上面的PK,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不归路,小龙虾如此,火锅如此,烤肉如此,所有走这条路的都难逃厄运。所以,如果要选择与同行PK性价比,那不仅要做好被卷入无休止价格战的心理准备,也要做好被差评淹没的心理准备。 

Image

第二,差异化优势。如果不想走第一条路,也就是不陷入价格战旋涡,那么就一定要找到自己与其他人的差异,这虽然等同于一句废话,但废话也必须要讲,因为我们要想在后面的竞争中活下去,餐饮老板就必须去思考,并找到解决方案,那么,如何差异化? 

拿竞争最激烈的火锅举例。 

可以从定位上差异化,比如从最开始笼统的“老重庆火锅”,到后面的单品火锅;可以从菜品上差异化,比如从毛肚火锅,到鸭血火锅;可以从技法上差异化,比如从卤菜火锅,到烧菜火锅;可以从装修上差异化,比如从古风建筑风格,到叙利亚废墟风格;可以从地域上差异化,比如从川渝火锅,到泰式火锅、日式火锅……当然,价格差异化也是差异化的一种,比如去年全国流行的猪油地摊火锅,把人均客单价降低到50元以内,只是,价格差异化是一条不归路,所以建议不要作为首选,只能是拼死一搏的备选方案。 

作为想在餐饮行业继续存活下去的餐饮老板,必须强迫自己去找到自家餐厅与其他餐厅的差异,找不到就一直找。否则,就应该做出明智的选择,也就是放弃餐饮,提前止损。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基于行业趋势的苦口良言。 

下面,我站在餐饮老板角度,分享一下我自己的餐厅,如何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情况,以供大家更清晰地思考自家餐厅。 

首先,我坚决不参与低价竞争,豪虾传的小龙虾售价已经有7年没有涨过价,一直奉行的也就是性价比,当成都小龙虾同行的客单价飙升到 30元以上,甚至 150元以上时,我一直致力于将豪虾传的客单价维持在100元左右,尽量不超过105元。反之亦然,不会随意降价。在小龙虾价格激烈波动的这些年,我这样的努力很吃力,因为小龙虾的采购价只有5月这一个月是真正的低价,其他月份的价格其实都不便宜,为此,我们豪虾传的全年综合毛利率,这些年来从来都没超过45%。因此,豪虾传的价格已经算是品类最低的,我们根本不可能跟风去与其他同行拼价格,以前不会,现在不会,未来更不会。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差异化。 

那么,豪虾传有哪些差异化优势呢?显形的优势也有一些,比如我们是成都的老牌小龙虾店,已经拥有13年的历史;比如我们是卤煮小龙虾这个味道的开创者,拥有一定的市场独特性;比如我们拥有一大批忠实的回头客,他们每到夏天就固定地支持我们的生意……这些都算是差异化优势,但不够。为什么?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优势在慢慢地失去吸引力,拿开店历史举例,如果老店真的拥有抵抗衰亡的力量,那么现在应该满大街都是各种老店才是,但现实是任何一个城市,老店的占比都是越来越低,老店的死亡率和淘汰率也越来越高,所以,我必须要为豪虾传找到新的差异化优势。 

这就是我去年入秋至今,连做梦都在思考的问题。最终,我认为自己为豪虾传找到了属于它的差异化,目前也正在将这些差异化付诸于实践,并呈现出来,作为餐厅新的竞争力。因为涉及到很多方面,下面仅以味道为例。 

去年研发秋冬菜品时,无意中将龙虾油和火锅底料混合,做出了卤煮羊排锅,结果一推出来就大受欢迎,让我眼前一亮,感觉找到了新的方向,随后征求很多朋友的意见,同时也做了很多调研,最终对豪虾传做了战略转型,那就是提出“龙虾油”战略,将豪虾传从一家龙虾店,变成一个“虾香味”菜品的呈现场景。消费者不关心龙虾油,只关心虾香味菜品,其道理,就好比消费者不关心酸辣味,但很喜欢酸辣凤爪;消费者不关心孜然味,但很喜欢新疆羊肉串;消费者不关心麻辣味,但很喜欢火锅一样。基于这个逻辑,我们制定出以“龙虾油”为根,以“虾香味”为形的发展方向,并且把这作为我们与其他龙虾同行最大的差异化。

因此,从今年开始,豪虾传的菜单陆续开始更新,接下来的目标,是豪虾传菜单上几乎所有的菜品,都将是虾香味的不同呈现。 

这也意味着我们未来可以和某些火锅店合作,为他们提供全新的虾香味锅底。又比如我们的虾香红油,是龙虾油与传统油辣子结合以后的新味道,可以应用到凉拌菜、蘸水菜上,这也意味着我们具备和其他使用传统红油的餐厅合作的可能性。 

类似的组合研发是我们豪虾传今年最重要的任务,目前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在我们的规划中,基于“龙虾油”的“虾香味菜品”,就是豪虾传在味道和菜品上的差异化,而我们用虾油和衍生的调料与其他餐饮同行合作,就是我们发展上与其他餐饮同行的差异化。目前,才刚刚起步。

与十三年前创建豪虾传龙虾店相比,这次的挑战其实更大,面临的风险也更多,但乐趣也恰好就在这里:探索一条完全不一样的路,这不也是人生追求上的一种差异化嘛。

最后,回到主题,总结起来,后疫情时代,餐饮人将面临更加艰难的后期竞争。面对这样的情况,表面看起来,餐饮人有两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性价比和差异化,但实际上,性价比最多只能形成阶段性优势,它要么没用,要么会被其他同行拉入价格战深渊。所以,餐饮人有且仅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差异化优势。 

否则,也是白搭。

04

后疫情时代,哪类人适合开餐厅?

Image

我曾提出“餐饮20%”的观点,那就是正常情况下,国内的餐饮消费总次数,只能支持20%左右的餐厅健康存活,剩下的80%都会沦为行业的炮灰,不停轮替,如果遇到当前这样的特殊情况(疫情肆虐),那这个比例可能还会更高。 

这就意味着,接下来有大量的餐厅会面临死亡和淘汰,相对应地,也会有大量的新手杀进餐饮市场,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后疫情时代,哪类人适合开餐厅?

毕竟,每一家餐厅背后都有一个老板,而决定一家餐厅是否能盈利的最关键因素,其实也是老板。首先表明个人观点:后疫情时代,擅长短视频表达的人,更适合开餐厅。

很多朋友可能疑惑,甚至可能会反驳,请稍安勿躁,耐心看看我下面的观点,再来反驳也不迟。

接下来,我将从“菜品呈现”角度来说明这个观点成立的理由。开一家餐厅,根基在于美味的菜品,这一点是大多数人都认同的基础,但遗憾的是市场有很多反例:有些餐厅有非常优秀的厨师,做出了非常美味的佳肴,但生意却很糟糕;反之,有些餐厅生意爆红,但菜品味道却让人难以恭维,以至于让人一头雾水,这是为何? 

这就涉及到“优质菜品”和“菜品呈现”的差别,背后一共涉及到三层意思:能做出美味佳肴只是完成了第一层,将美味佳肴呈现出来是第二层,为美味佳肴找到目标用户,则是第三层。

Image

下面一一进行拆解:第一层:做出美味佳肴。2012年以前的餐饮市场,虽然也有各类小餐馆,但主力代表,是做商务接待和政务接待的大型中餐酒楼,餐厅之间明面上比拼的是人脉关系和资源,而背后比拼的是菜品和味道,所以这个阶段厨师人才非常吃香,很多厨师依靠承包厨房而赚了大钱,甚至自己变身酒楼老板或者股东。在这个阶段的餐饮,强调的是“做出美味佳肴”,因为客群相对固化,而且复购率非常高,所以对餐厅的“产品”要求极高:食材从燕翅鲍到小白菜,价格从人均几千元到几十元,味道从麻辣到清淡,味型从川湘到粤杭……不停更新迭代。这就决定了,以厨师为主的技术型人才是这个阶段做餐饮的最大受益者——只要能做出美味佳肴,就不缺愿意请他们去主理厨房的大老板们。所以,厨师是这个阶段最适合出来做餐饮的群体。 

第二层:呈现美味佳肴。2012年底,国家限制三公消费,曾经高不可攀的中高档酒楼接二连三地倒闭,餐饮从业者充满焦虑,这个节骨眼上移动互联网崛起,带来了餐饮的转折点。移动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人的在线化”,也就是说,当年轻人的眼睛都从电视屏幕转移到手机屏幕,人人都手拿智能手机,带来的是“用户的全面在线化”,用户在哪里,消费就在哪里,因此给餐饮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洗牌:不管传统餐厅在线下拥有什么优势,只要不通过微博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在线化,那就等同于没有任何优势。因为用户完全不一样了。你食材再新鲜,味道再好,装盘再漂亮,对不起,成天泡在网络上的年轻用户压根儿不知道。所以,这个阶段如何“呈现美味佳肴”就变得非常重要,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传统餐厅都还在夜郎自大,思维停留在“做出美味佳肴”上,认为自家菜品很好,别人总会来消费的,结果没想到的是:在线化用户催生了大量小而美的特色单品店。懂“呈现”的营销型人才,就成为这个阶段最适合做餐饮的人选,市场也给予了足够的回报,大家如果有兴趣,去梳理一下2012年以后崛起的餐饮品牌,你会发现,这些品牌的创始团队里,基本都有一个擅长做“呈现”的老板或者股东。

2012年以前做个餐饮品牌,光是养客都要花一年半时间,要想做到同城知名度,需要5年以上,要做成全国性品牌,则凤毛麟角;2012年以后,因为移动互联网兴起,餐厅可以一个月内火爆同城,可以在短短三个月内享誉全国,背后的差异,在于美味佳肴的“如何呈现”。 

Image

第三层:找到目标用户。2020年以来,疫情给餐饮行业带来重创,到现在已经第三年了,仍然深受其害,甚至还在被伤害中,这已经很艰难;但更艰难的是,移动互联网十年的发展,带来了餐饮行业严重的供过于求现象。任何一个品类,只要有一个品牌全国爆红,马上就会引来无数跟风者,进行像素级的抄袭和模仿,各类急功近利的商业打法,会让一个受年轻人欢迎的品类,在很短时间内,就让人产生视觉疲劳和消费疲劳,于是你追我赶地进入下一个品类,美其名曰:赛道选择。 

急功近利带来的供过于求,给餐饮带来的最大危害,就是用户数量不变情况下,选择变得越来越艰难,这给餐饮商家带来的难题,就是不管做什么产品,“做出美味佳肴”和“呈现美味佳肴”已经不够了,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替美味佳肴找到喜欢它的精准目标用户。虽然现在仍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但抖音的出现,让移动互联网也分出了“上下半场”,不管是微博、微信公众号,还是小红书、大众点评,都可以归类为“图文时代”;短视频平台则直接宣告移动互联网进入了“短视频时代”。 

短视频时代与图文时代最大的不同有两个:其一是用户规模,图文信息对用户的要求“偏高”,不仅要有文化,还要有耐心;而短视频则只需要有一双眼睛和好奇心即可,这也是抖音可以杀入农村市场,连七八十岁的大爷大妈都能上抖音的原因。 

其二就是呈现逻辑,图文是搜索逻辑,用户与信息的关系是,用户在前,信息在后,也就是用户先有了自己的某种喜好,然后才去主动搜索相关内容;短视频则是推荐逻辑,是信息在前,用户在后,也就是通过算法为每一种信息找到背后感兴趣的用户。 

上述两个不同,给餐饮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做出美味佳肴等人上门,只是相当于完成了内容,呈现美味佳肴只是完成了包装,而找到精准的目标客户才是最后一步,怎么找到?就两种:要么被动等别人发现;要么主动去告诉别人。

而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本质就是:主动告诉别人。如果你认同这个逻辑的话,那么后疫情时代,哪类人适合做餐饮也就一目了然:愿意将美味佳肴呈现到短视频平台里去,告诉短视频平台自家拥有什么美味佳肴,然后通过算法推荐和匹配,给你找到精准的目标用户,认同这套逻辑,并且能把它做出来的人,就是相对更适合做餐饮的人。

在算法时代,对餐饮老板的要求,是你愿意把自家的美味佳肴,用短视频的方式呈现到平台里。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和了解如何顺应算法推荐规则,替你的餐厅找到足够多的目标用户。这是接下来餐饮无法回避的事实,它确实很难,但作为餐饮老板,你必须面对。 

纵观餐饮最近这十年的爆发式发展,我们会发现,餐饮行业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了,从最开始只要做好美食的技能型人才,到需要呈现美食的营销型人才,再到未来要掌握算法的数据型人才,这是行业发展所必然的人才质量要求。 

最后,回到本篇的主题,我相信大家应该明白,在后疫情时代,擅长视频呈现和视频表达的人,相对来说更适合做餐饮。如果你不擅长,那就必须要在团队里去物色擅长这方面工作的合作伙伴。同时,不能忽略“做出美味佳肴”的重要性。 

所以,做出美味佳肴,呈现美味佳肴,为美味佳肴找到精准的目标用户,是完全不同的三个问题,它们层层递进。

如果一个人想要在疫情后进入餐饮,需要深度评估自己解决了哪个问题:如果你只能解决其中一个问题,那么就要慎重,餐饮对你来说,可能是巨坑。但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同时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或者你认为自己能组建起可以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团队,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在整个餐饮行业,这都属于少数派,还犹豫啥呢? 

直接开干吧!

Image

蒋 毅/文  Hana/编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