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期一赏 | 张舜民《卖花声·题岳阳楼》

 高山仙人掌 2022-12-17 发布于上海

卖花声·题岳阳楼

【宋】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敛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

何人此路得生还。

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图片

注释:

卖花声: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敛芳颜:收敛容颜,肃敬的样子。
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古曲《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引申谱曲,增添词句,抒写离情别绪。因曲分三段,原诗三反,故称“三叠”。
危:高。
长安:此指汴京。

图片

本篇调下题作“题岳阳楼”,词中所写景色,所抒发的感情,都以岳阳楼为基点。

“木叶下君山”,语本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君山以舜之二妃湘君、湘夫人的故事而得名,故词人用此典,非常贴切,且不露痕迹。时值初冬,树叶凋谢,视野开阔,所以词人登楼一望,只觉洞庭湖上霜天寥廓,烟波浩渺。

第三句词笔转向楼内。此时词人正在楼内饮宴,因为他的身份是谪降官,又将离此南行,所以席上的气氛显得沉闷。从歌妓的“敛芳颜”与“泪偷弹”来看,写女子之动情,可谓极宛极真,各极其妙。

四、五两句,似直而纡,似质而婉,玩其词意,冶自我解嘲与讥讽当局于一炉,正话反说,语直意婉。读了之后,不正是感到有一股郁勃之气咄咄逼人么?

过片写词人从宴席上走出,凭阑远眺。此时的远眺与起首时不同。起首时只是清醒地一望,留下一个淡远辽阔的印象。此时他已带有几分醉意,仰望天空,只见天淡云闲;回首长安,又觉情牵意萦。

“何人此路得生还”,完全是口语,但却比人工锻炼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它概括了古往今来多少迁客的命运,也倾吐了词人压在胸底的心声,具有悠久的历史感和深刻的现实性。

词人笔锋一转,又揭示内心深处的矛盾。掌故的巧妙化用中,词人对故乡的眷恋,对遭贬的怨愤,对君王的期待,和盘托出,意蕴深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