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笠翁对韵讲读二十一 下卷三 肴

 壹点传承 2022-12-17 发布于河南

三 肴  

诗对礼,卦对爻。燕引对莺调。晨钟对暮鼓,野馔(zhuàn)对山肴(yáo)。

注讲:诗指《诗经》,礼指《礼记》,为五经中的两经。卦是占卜得到的结果,爻是组成卦的基本符号。

引是古代的一种乐曲题材,有序奏之意,如《思归引》《箜篌引》。调即乐曲、乐谱。

馔的本义是陈设或准备食物,引申为饭食。野馔指采自山野的食物。肴的本义指做熟的鱼肉或猪牛羊肉,引申为荤菜。山肴即在山中猎得的野味。

雉方乳,鹊始巢。猛虎对神獒(áo)。疏星浮荇(xìng)叶,皓月上松梢。

注讲:雉即野鸡。东汉鲁恭任中牟县令,注重道德教化。传说他任职的地方蝗虫不入境、教化及于禽兽、竖子有仁心。地方最高长官河南尹(yǐn)不相信,派人到中牟考察。使者到了中牟,见有野鸡卧在桑树下不飞,小孩子看见了也没有人上去捕捉。使者惊讶地询问原因,小孩子告诉他,野鸡正在孵卵,不能伤害它。

《礼记 月令》中记载“雁北乡,鹊始巢,雉雊(gòu),鸡乳”,意思是大雁在北方产仔,喜鹊刚开始筑巢,雄性野鸡在鸣叫求偶,家鸡正在孵卵。动物在生产孵育后代的时候,人们不要去捕捉伤害它们,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平衡。雊的意思是野鸡鸣叫。

獒是一种狗,传说能听懂人话。

荇是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称荇菜。夜晚,稀疏的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好像和荇菜一起浮在水面上。一轮晧月挂在松树梢上, 向大地倾泻着光芒。

为邦自古推瑚琏(hú liǎn),从政于今愧斗筲(shāo)。

注讲:为邦意思是治理国家,瑚琏是一种容器,古人举行祭祀活动时作为尊贵的礼器,盛放粮食以供奉先祖或天地神鬼。《论语》记载,学生子贡有一次问老师,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孔子对他说,你算是个器具。子贡进一步问什么器具。孔子告诉他,应该算是瑚琏。此后用“瑚琏”来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治理国家自古都要选用瑚琏之器。

斗筲指古代的两种容器斗和筲,斗容纳十升,筲容纳十二升,容量都不大。斗筲用来比喻微小、卑贱或者人的见识短浅、气量狭窄。斗筲之人指德薄才疏之人。从事政务至今为斗筲之才羞愧。

管鲍相知,能交忘形胶漆友;蔺廉有隙,终对刎颈死生交。

注讲: 管鲍指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丞相管仲和大臣鲍叔牙,两人彼此相知,友谊深厚。忘形意思是两人交往不看重彼此身份地位,胶漆指关系如胶似漆,不能分离。

管仲是今安徽颍上县人,年轻时与山东新泰人鲍叔牙经常交往。

管仲家贫,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分财利时总是给自己多分一些,鲍叔牙不觉得他贪,反而认为管仲家里条件差,就应该多分一些;给鲍叔牙帮忙办事,结果越帮越忙,让鲍叔牙的事情越来越难办,鲍叔牙也不埋怨他笨,觉得他是一时时运不济;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赶跑,鲍叔牙也不认为他不成器,是时机不到;还多次在打仗时逃跑,鲍叔牙也不认为他胆小,说他是因为家里有老母需要供养;管仲侍奉公子纠,公子纠争位失败被杀,管仲没有自杀殉主,鲍叔牙也不觉得他没有廉耻,而是很理解他不在小节上感到羞愧而以不能扬名天下为耻的胸怀。管仲感慨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呀!

起初,齐襄公被杀,齐国内乱。避难在鲁国的公子小白和在莒国的公子纠都想趁机争夺国君之位。这时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追随公子纠。双方战斗时,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胸前的衣扣,小白倒地装死。管仲以为他真被射死了,向公子纠报喜。于是鲁国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即位,不慌不忙地赶路。走了六天才到达齐国边境,却得知公子小白三天前就已经回来即位当了国君。

公子小白就是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他一当上国君,就威胁要攻打庇护公子纠的鲁国。鲁国非常害怕,就杀死了公子纠,把管仲囚禁起来。

一直追随侍奉齐桓公的鲍叔牙深受宠信。齐桓公要拜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却向齐桓公推荐管仲,说他是治理天下的奇才,只有他才能让齐国成为霸主。于是,齐国以治罪为由,从鲁国要回管仲。

齐桓公听从鲍叔牙建议,拜管仲为相,鲍叔牙为大谏。在管仲治理下,齐国很快富强起来,终于称霸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国家。

管仲、鲍叔牙的故事演化出成语“管鲍之交”,形容朋友情谊深厚,彼此信任。

蔺(lìn)廉(lián)指战国时期赵国政治家、大臣蔺相如和大将廉颇。蔺相如原本是宦官头子养的一名门客,地位低下。赵王得到了和氏璧,秦王提出以十五座城池交换。赵王知道秦王并无诚意,不给换又害怕秦国借口攻打赵国,左右为难。由宦官头目推荐,蔺相如奉命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最终完璧归赵。蔺相如回到赵国被封为上大夫。后来,秦将白起连续向赵国发起进攻,占领了赵国几个城池,赵国顽强抵抗,损失了2万多人,遏止了秦国攻势。秦王又提出与赵国讲和,约赵王在渑池会面缔结和约。

赵王害怕受到算计,不想去。廉颇、蔺相如考虑到国家尊严和君主体面,都劝他去。蔺相如随行。廉颇送他们到边境,向赵王请示说,如果赵王不能按期返回,请允许他立太子为国君,以断绝秦国妄想。赵王同意。一行人怀着赴死的心情悲壮西行。

赵王与秦王在渑池相会,表面上还是客客气气。二人一起饮酒,喝到兴头上,秦王突然对赵王说:“我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弹奏一曲助助兴吧!”赵王没有多想,接过别人递上来的瑟弹奏起来。

一曲弹罢,秦国史官走上前来,一边记录一边念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命令赵王弹瑟。”

秦、赵本是平等的诸侯国,这样的说法,无疑是对赵王的极大羞辱。赵王大惊失色,气得嘴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这时,只见蔺相如捧起案子上一只瓦盆,走到秦王面前跪下,举起瓦盆对秦王说:“请大王为大家击缶助兴。”秦王闻言大怒,正要发作,只见蔺相如起身挨近秦王,瞪大眼睛说道:“在这五步之内,我脖子里的血将要溅到大王身上。”秦王吃了一惊,下意识地往旁边趔了趔身子。几个卫士跑上来想要杀死蔺相如。蔺相如身躯一振,大吼一声,将瓦盆高高举起,似乎就要砸下去的样子。周围的人都大惊失色,几个卫士吓得不敢近前。蔺相如敢于拼命的劲头,秦王早已领教过一次,赶紧摆摆手让卫士们下去,拿起勺子,很不情愿地在瓦盆上敲了一下。

于是,蔺相如招呼赵国的史官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酒喝到这个份上,双方你争我斗,互不相让。秦国一位大臣借着酒劲嚷嚷:“请赵国拿出十五座城池来为秦王献礼。”蔺相如毫不客气地回应:“请秦国把国都咸阳割让给赵国,为赵王献礼。”直到酒宴结束,赵国也丝毫没有在气势上被秦国压倒。

事先,赵国在边境上部署了大批军队,所以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蔺相如不费一兵一卒,挫败了强秦的嚣张气焰,维护了赵国的国格尊严。

渑池会结束后,蔺相如因功被赵王拜为上卿。蔺相如本来地位低下,现在超越到了大将廉颇之上,廉颇心中很不服气,扬言见面要羞辱他。蔺相如知道了,故意绕着道走以躲开廉颇。

蔺相如的门客们以为他害怕廉颇,纷纷告辞离开。蔺相如一个劲地挽留他们,对他们说:我不怕秦王,怎么会害怕廉颇?我知道,强秦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在。我们两个如果斗起来,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躲避忍让,是因为国家利益放高于个人恩怨啊。

这些话传到廉颇耳朵里,廉颇深感羞愧。与蔺相如的宽厚比较起来,他认识到自己的狭隘粗俗。于是,廉颇赤裸着上身,到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

此后,二人和好如初,成为生死与共的好朋友。这就是对句中的“蔺廉有隙,终成刎颈死生交”。

歌对舞,笑对嘲。耳语对神交。焉乌对亥豕(hài shǐ),獭(tǎ)髓对鸾胶。

注讲:繁体字的焉和乌相似,亥与豕相似,古人在书写时容易混淆。成语“乌焉亥豕”指书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獭髓即獭的骨髓,传说与玉屑、琥珀混合可制成消除疤痕的贵重药品。鸾胶是传说中西海凤鳞洲的仙人用凤喙和鳞角混合熬制的一种胶,可以用来粘连断掉的琴弦、弓弦及刀剑,又叫“续弦胶”。粘连好后即使又从其他地方折断,却永不会从粘连之处再断开。后来也以“鸾胶续弦”或“续弦”比喻男子丧妻后再娶。

宜久敬,莫轻抛。一气对同胞。祭遵甘布被,张禄念绨(tí)袍。

注讲:宜,应该。莫,不要。久敬源自《论语》《公冶长(gōng yě cháng)篇》“子曰:晏仲平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晏仲平即齐国宰相宴婴,身材矮小,长相也不好看,却善于和别人交往,具备持久的人格魅力,时间越长别人越尊敬他。

一气指志同道合的人。

祭遵是东汉开国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颍川颍阳(今河南襄城)人。为人恭谨俭朴,克己奉公,得到赏赐全部送给士卒,家无私财。一生穿皮裤,盖布被,受到光武帝敬重。甘,甘愿。

绨是古代一种粗厚光滑的丝织品,也就是粗缯。缯(zēng)是丝织品的统称。绨袍就是用粗缯制成的袍子。成语“绨袍之赠”比喻不忘旧情,是关于战国时范雎的一个典故。

张禄是范雎的化名,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秦国宰相,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

他本是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县)人,出身贫寒,博学足智。起初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跟随须贾出使齐国。须贾无端被齐王责备,想反驳却又不敢,嗫嚅着说不出话来。身后的范雎站出来,据理力争,义正辞严地辩驳齐王,反而受到齐王赏识。

退朝后,齐王暗中派人劝说范雎留在齐国做官。范雎回复说,他与魏王使臣一块出来却不一块回去,这是背信弃义的行为,做人不能这样。齐王听了这样的话,对他更加敬重,特别赐给他黄金十斤以及牛肉、美酒等。

做为使臣的随行人员,范雎不敢私下接受礼物,于是禀告须贾。须贾让他把黄金封还,牛肉和酒可以留下。范雎惟命是从。

虽然维护了使节和国家的尊严,也赢得了对手尊重,但范雎并没有得到须贾的褒扬和奖励,反而招来了妒恨。

回到魏国,须贾越想越生气,便把齐王厚待范雎的情况报告了魏国宰相魏齐,甚至还诬告范雎私受贿赂,通齐卖魏。

魏齐不分青红皂白,派人把范雎抓起来严刑拷打。范雎被打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肋骨断了三根,牙也被打掉几颗,最后昏死过去。魏齐命人用草席把尸首卷起来丢到茅房里,还觉得不够解恨,又让同他一起饮酒的宾客轮番往范雎身上撒尿。

醒来的范雎强忍着身体的痛苦和心里的屈辱,在血泊里装死,任凭别人怎样污辱也一动不动。

天黑后,周围安静下来。范雎睁开眼睛,透过苇席的缝隙看到只有一个士兵在看守着他,便悄悄地对士兵说:“我被打成这样,眼看是活不成了。现在暂时醒来,你能发个慈悲,让我回去死在家里,一定让家人重金酬谢你。我到了阴间,也不忘你的恩德。”

士兵见他伤重可怜,估计也活不了多久,又贪图财利,于是谎报说人已经死了,把死人扔掉算了。

这时魏齐喝酒正在兴头上,把手一挥说:“扔到荒郊野外,喂狼去吧。”于是范雎才得以脱身。

魏国相府里有一个差役叫郑安平,素知范雎贤能仁义,听说此事后一直在关注范雎,侍机相救。见士兵拉着范雎出城,一路尾随。

出城不远,士兵把范雎丢在路边就离开了。郑安平赶快跑上去,背起范雎说:“大人快跟我走。”范雎心中诧异,自己又动弹不得,只得随他去了。

魏齐酒醒后想起这件事,突然后悔把范雎当死人扔了。把那个士兵找来,问他人在哪里。又派了几个人,让士兵领着去把人找回来。士兵带着人跑了一大圈子,当然没有再找着。不知从哪里找到一只破鞋,拿着去回复魏齐,说人可能被郊狼野狗拉走,找不到了。魏齐责骂一阵,只得作罢。

过了一段时间,秦王派使者王稽来到魏国。魏齐会见王稽时,郑安平在一旁侍候。会见结束,郑安平寻找机会与王稽攀谈。

那时秦国到处网罗人才,郑安平故意拿这个话题试探王稽。王稽随口问他:“魏国有没有愿意往西边去发展的贤士啊?”郑安平小声回答说:“不瞒大人。我有一个老乡叫张禄,想见您谈谈天下的事。不过他与人结仇,白天不敢出来。你要愿意,我晚上带他来见您。”

王稽看他说话神神秘秘,心里知道必有隐情,满口应允。

郑安平说的张禄,其实就是范雎。为了安全起见,他给他改了个名字。

夜深人静,范雎跟着郑安平来见王稽。谈了不大一会儿,王稽就发现这是个难得的治国栋梁。为避免引起魏国人惊觉,王稽暂时终止了谈话,另外约好时间地点,让张禄在那里等他。

第二天,王稽告别魏王和魏国群臣,驱车赶回秦国。路过和张禄约定的地点,张禄正在那里等候。于是,王稽载上张禄,车辆很快驶入秦国境内。

当时,秦昭王在位已经三十六年。秦昭王即位时年幼,由母亲宣太后主政,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位主持朝政的太后。太后的弟弟,也就是秦昭王的舅舅穰侯历任将军、国相,独断专权,再加上昭王的几个兄弟轮番担任将军,造成这一时期私家财富重于王室,秦国王权衰微的局面。秦昭王年龄渐大,想要有一番作为,总感到左右掣肘,心有余而力不足。

张禄也就是范雎见了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秦昭王十分赞赏,拜他为客卿。随后,范雎又提醒秦昭王加强王权。秦昭王随即收回太后干政的权力,罢免驱逐了舅舅和几个兄弟,拜范雎为国相。

范雎为相后,开通了向西通往四川的栈道,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褒斜道,又称斜谷。天府之国物产丰沛,军需粮草源源不断地从蜀地运往秦国,秦国日益强大,为后来扫平六国打下了基础。

秦国放出消息准备攻打韩国和魏国,魏国赶忙派使节到秦国讲和。

来的使节不是别人,正是范雎过去的主人须贾。

范雎在秦国一直使用化名张禄,秦国人都不知道他原来的名字。而张禄就是范雎,不但没有死,还在秦国当了宰相这些情况魏国人也不知道。

范雎隐蔽了秦国宰相的身份,穿着破旧的衣服独自步行到客馆见须贾。

须贾看见他大吃一惊:“原来你没死啊!”问他怎么到了秦国。

范雎说他在魏国得罪了魏国的宰相,差一点被害死,后来跑到秦国给人家当差役。

须贾装出很同情的样子,留他一起吃饭,还将自己的一件粗丝袍赠送给他。范雎也不客气就收下了。

须贾趁便问他在秦国时间久了,有没有和秦国宰相张君相熟的朋友。“我这次来能不能办成事,关键就取决于他。”须贾对范雎说道。

“我的主人和他很熟,我也能求见他。你想见宰相张君,我可以为你引见。”范雎毫不犹豫地答复。须贾一听,觉得他的话有些奇怪,又辨不明真假,叹口气说道:“唉!我的马病了,车轴也断了。没有四匹马拉的大车,我怎么好出门见人呀!”

“这也不是问题,我来为您安排。”范雎说得底气十足,令须贾更为惊异。暗想他才智超群,应该在秦国混得不错,但无论如何不会想到面前穿着破旧衣服的过去的门客,现在已贵为秦国宰相了。

果然,第二天范雎亲自驾着四匹马拉的大车来接须贾了。

范雎驾车带着须贾直接进了秦国相府。认识他的人看见他驾车过来,急忙回避,让坐在车上的须贾非常奇怪。到了相府大堂门口,二人下车。范雎把缰绳递给须贾,说:“您等一下,我先进去通报一声。”

须贾拉着马缰站在外边等了很长时间不见有人出来,实在着急,就问旁边一个小门卒:“范叔进去这么长时间了,怎么不见出来呀?”

小门卒一愣,反问:“哪个范叔?”

“就是刚才跟我一起乘车过来,进去向张相国通报的那个人啊。”

“他就是张相国啊。”小门卒疑惑看着他地说。

须贾一听,似有所悟,大惊失色。他急忙向小门卒施礼,许以重酬,恳切地托小门卒向范雎认罪。

至此,范雎才让须贾上堂相见。范雎走进大堂,见大堂上挂着盛大的帐幕,两边排列许多武士侍从,范雎坐在里面,十分威严肃穆。须贾不由自主跪了下来,连称死罪,哭着求范雎宽恕。

“啪”的一声脆响,范雎一拍惊堂木,向前探了探身子低沉着声音问道:“你有何罪?”

“我的罪太多了,擢发难数。论罪把我杀了、烹了、扔到荒野里喂狼都不为过。我没有想到你凭借自己的能力达到这么高的尊位。现在让我死让我活,就全在您一句话了。求您能念及故人的情分,饶恕我吧。”

范雎指着须贾说道:“你有三条罪过。我们一起出使齐国,我于国有功,于你有恩。你却嫉贤妒能,在魏国宰相魏齐面前说我的坏话,诬蔑我暗通齐国。这是其一。魏齐听信一面之辞,不加审问,对我严刑拷打,又把我扔在厕所里肆意污辱,这是何等残忍。我是你的门客,你既不制止,又见死不救,这是何等无情。这是其二。我被折磨得奄奄一息,让人扔在厕所里随时毙命之际,你喝醉了酒,竟还往我身上撒尿,完全是泯灭了人性。这是其三。”范雎说到这里,激动得双手直抖。须贾跪在地上,浑身哆嗦得像筛糠一样。

定醒了一下,范雎接着说道:“这三条罪状,论哪一条我都可以将您剖腹剜心。”须贾吓得赶紧俯地拼命磕头。

“但是我今天不会杀你。我穿着破旧衣服去见你,你留我吃饭,还赠送我丝袍。冲你能有这一点故旧之情,我也不忍取你性命。但你来替魏国求和,断不可能。”说罢结束会见,走入后堂。

须贾趴在地上哆嗦着站不起来,两名武士上前一边一个抓起肩膀,像拎死狗一样把须贾拎出门外。须贾连滚带爬离去。

随后,范雎入宫,把事情来龙去脉报告昭王。秦昭王听罢又气又恨,又对范雎怜爱不已,命他随意处置。范雎表示决不能接受魏国来使,请秦王责令须贾回国。于是秦王传诏,不见魏国使者,令他赶快离开秦国。

须贾来向范雎辞行。范雎大摆宴席,请来各个诸侯国的使者,与他同席对饮。却让须贾独自坐在一个角落,面前摆着一个大马槽,里面装满草料。两名脸上剌着青字的犯人一边一个夹着须贾,像喂马一样喂他草料。须贾勉强吃了几口,挣扎开跪在槽头一个劲磕头。

范雎走过来,大声呵斥他道:“你回去告诉魏王,快把魏齐的脑袋送来。不然,我就踏平魏国首都大梁。快滚!”须贾闻言,像得了赦令一样起身跑了。

须贾回到魏国,先去见魏齐说明情况。魏齐大惊,心想以当前秦魏两国势力对比,魏王绝对不敢得罪秦国。于是连夜逃走。

不久,范雎得知魏齐逃到了赵国,躲在平原君赵胜家里,便告诉秦王。于是,秦昭王邀请赵胜到秦国首都咸阳访问,赵胜不便推辞,择日前往。刚进入函谷关,秦国的士兵就把赵胜抓了起来。秦王又派人告诉赵王,不砍下魏齐的脑袋,他叔赵胜就别想活着走出函谷关。

魏齐得到消息,赶紧又从赵胜家里逃走,投奔赵国丞相虞卿。虞卿一贯主张联合魏楚抗秦,听魏齐说明情况,二话不说,挂印辞官,连夜同魏齐潜回魏国,打算请信陵君魏无忌帮忙逃往楚国,游说楚王联魏抗秦。魏无忌考虑到国家利益,不敢马上和他们见面。魏齐走投无路,一气之下,愤而自杀。虞卿也不能再回赵国,留在魏都大梁著书立说,留传下来《虞氏春秋》一部。

范雎羞辱了须贾,逼死了魏齐。这两个都是他的仇人。在报仇的同时,他没有忘记曾经对他有恩的人。他向秦昭王举荐王稽和郑安平,秦昭王分别召见了他们。王稽由谒者升任河东郡守,郑安平被任命为将军。范雎还散发家中财物,报答那些在困境中帮助过他的人,即使曾经在饿极时给过他一口吃的,他也没有忘记。而对于仇人,即使曾经瞪过他一眼,他也必定会报复——成语睚眦必报就来自这里。这真是恩怨分明,快意恩仇啊!

花径风来逢客访,柴扉(fēi)月到有僧敲。

注讲:花径指长满花草的小路。一阵风吹来,正逢客人到访。杜甫《客至》诗中写到:花径不曾缘客访,蓬门今始为君开。

柴扉指用木柴拼凑的院门,指代贫寒的家园。月光照射在柴门上,这时有位僧人上来敲门。唐代贾岛即兴作诗《题李凝幽居》,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贾岛开始吟的是“僧推月下门”,后来又觉得用“敲”更好,一时把握不定,骑在马上两手不停比划,一会儿做推的样子,一会儿又做敲的动作。想得入迷,不小心闯进了迎面而来的朝中大臣韩愈的仪仗队伍,被士兵当成刺客拿下。韩愈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十分爱才。问明情况,兴致大发,苦想一阵,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好。贾岛忙施礼谢恩。两人从此成为好朋友。经韩愈推荐,贾岛名气大增,被朝廷录用步入仕途。“推敲”也成为典故,表示作文写诗时用心斟酌文字。

夜雨园中,一颗不凋王子柰(nài);秋风江上,三重曾卷杜公茅。  

注讲:柰即柰子,是原产于我国的水果,类似苹果,又称花红、沙果。王子指西晋人王祥,子在这里是敬称。夜里果园里下起了雨,可王祥看护的柰子一颗也没有被打落。东晋干宝《搜神记》以及元代郭居业撰写的《二十四孝》中都有记载,东汉末年,山东临沂人王祥幼年丧母,继母对他不好,还在父亲面前说他坏话,弄得父亲也不喜欢他。夏天,继母让王祥看护柰子果园,恶狠狠地告诉他,落下来一颗奈子就拿鞭子抽他一次。

继母虽然对他不好,但王祥却对父母极顺其孝。父母生病时,他衣不解带,白天顾不上吃饭,夜里睡不安稳,忙前忙后侍候父母。一次天寒地冻,继母想吃鲤鱼。河面上的冰结得像石头一样坚硬,王祥拿镢头砸下去,冰面上只砸出来一个白点,砸了半天也砸不开。眼看日已偏西,为了让继母吃到鲤鱼,王祥干脆脱掉棉袄趴在冰面上,想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冰块。王祥的孝行感动了天地,冰面上突然出现一条裂缝,从裂缝里蹦出两条鲤鱼来。抓起两条鲤鱼,王祥来不及穿好衣服就往家里跑去。这就是“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故事。

继母让王祥看护果园时,王祥年纪还很小,一个人住在园子里。夜里风雨交加,王祥既害怕又担心,抱着柰子树痛哭。第二天雨过天晴,树叶掉下来很多,柰了却一个也没有落下来。人的品性至真至纯,上天时刻都在护佑着他。

杜公指杜甫。杜甫晚年旅居成都,在朋友帮助下在浣花溪旁修建一所草堂居住。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即创作于此。一次狂风大作,草堂上覆盖的三重茅草都被大风掀开吹散了。夜里又暴雨如注,雨水穿透屋顶,淋湿了床铺被褥。后来,杜甫创作了歌行体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录了这次全家被淋的痛苦经历,诗歌起首一句即为“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衙对舍,廪(lǐn)对庖(páo)。玉磬(qìng)对金铙(náo)。

注讲:衙是古代对官署的称呼,舍指供人居住的房子。廪的意思是粮仓,庖指厨房。磬是古代的打击乐器,以石为玉制成,形如曲尺。铙是古代以青铜制成的圆形打击乐器,每幅两片,相互击打发声。

竹林对梅岭,起凤对腾蛟。鲛绡(jiāo xiāo)帐,兽锦袍。露果对风梢。

注讲:竹林指“竹林七贤”。魏晋时期,稽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七人常在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云台山一带竹林中)聚饮欢唱,高谈阔论,世称“竹林七贤”。

梅岭一是指大庾岭梅关要塞段,在江西赣州大庾县至广东韶关南雄市之间。宋朝诗人英州司寇曾在此种植梅树三十棵,作诗《题梅岭佛祠壁》写道:

滇江今日掌刑回,上得梅山不见梅。 

辍俸买栽三十树,清香留兴雪中开。

二是指江西南昌梅岭风景区,在南昌西郊30公里处的西山中段,北与庐山对峙。

腾蛟、起凤都是形容文章文采飞扬超拔。唐初王勃《滕王阁序》写到:“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鲛绡是传说中的鲛人织的绡,在水中不会被浸湿。鲛人是传说中的神秘生物,鱼尾人身,居南海之外,像鱼一样生活在水中,善于纺织,滴泪成珠。绡指生丝或生丝织物。兽锦是绣有麒麟、豹子等兽类花纹的锦缎。

露果指挂着水露的果实,风梢指在风中摇摆的树梢。

扬州输橘柚(yòu),荆土贡菁茅(jīng máo)。断蛇埋地称孙叔,渡蚁作桥识宋郊。

注讲:上古书籍《尚书》中有《禹贡》一篇,记载天下九州的地理物产。扬州把盛产的橘子和柚子运输到国都,荆州贡献的是菁茅。菁茅是一种香草,古代祭祀时用来扎神象,把酒灌在上面表示神饮,称“裸”。 

孙叔指孙叔敖,是今河南信阳淮滨县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以贤能闻名于世,善于治水,辅佐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传说他小时候在外面游玩,遇见一条两头蛇,就把它斩断杀死,埋在地下,然后哭着回到家里。母亲问他怎么了,他对母亲说:“我遇见了一条两头蛇。大人说遇见两头蛇的人不久就会死,我害怕离开母亲啊”。母亲问他蛇在哪里,孙叔敖又说:“我担心别人再看见它,就把它杀死埋在地下了。”母亲对它说:“你这是做了一件积德行善的好事,会得到上天的福报,怎么会死呢。你不用害怕了。”后来孙叔敖做了楚国令尹,还没有开始施政治理,国人就已经相信了他的仁德。

宋郊即北宋大臣、文学家宋庠,开封雍丘县人。宋郊是他当官之前的名字。传说他读书时一次遇见下雨,他居住的房子前面有一个蚂蚁窝被雨水冲毁,许多蚂蚁被淹在水里。他一时兴起,用竹丝编了一座小桥搭在水面上,蚂蚁便顺着竹桥爬到干地上。过了几天他出门碰见一个和尚,和尚看见他非常惊异地问道:“你满面阴骘纹,好像救了数万性命,是怎么回事?”他对和尚说,只不过前几天作桥渡蚁而已。和尚说,就是因为这个积下了功德,你会考中状元啊。果然,后来宋郊乡试、会试、殿试“连中三元”,成为朝廷大臣。

好梦难成,蛩(qióng)响阶前偏唧唧;良朋远到,鸡声窗外正嘐嘐(jiāo jiāo)。  

注讲:想早点入睡做个好梦,蟋蟀偏偏在台阶前唧唧叫个不停。好友从远方来到的时候,窗外鸡叫声正嘐嘐响起。嘐嘐,鸡叫的声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