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读《伤寒论》序

 瀚海低吟 2022-12-17 发布于山东

老话说:久病成医。以现在的形势来看,多病也成医——这些天,除了工作群不谈这些,全国上下,能闲聊的群必定都在紧紧围绕着如何治病来说。大家都本着非必要不去医院的原则,搜罗各种医方药方小妙招,或者各处了解到的案例来参考。各路招数中,很多『祖传秘方』都给挖掘出来了!

没有围观者,每个人都需做好接受病毒检阅的准备。我想,人们体验得最深的,应该是更多地学会了自救。至少,有了自救的意识。放长远来看,这种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并不是阳过一场就能进保险箱了,今后的我们,还不知道要与哪个毒做抗争。我们除了学习如何保护自己,还要学习如何提高免疫力,争取未来不让外毒入侵。

如何提高免疫力?我希望能从中医经典中寻找到答案。今晚,借助读张仲景的《伤寒论》序言来求索。

关于为什么要有中医思维?仲景的一句『上中下』说得很透: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自己懂点医道懂得养生,于人于己都很有帮助。就算上下对付不了,至少可以自救吧!

就像黄帝当时痛斥上古时代的人一样,仲景也在文中慨叹当时的汉人如何不留神医药,因重视身外之物,轻视养生之道。上下五千年,似乎在弹指一挥间。

序言的最后两段,能让中医爱好者们迅速了解中医的传承: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这些先师因才高识妙,方能探五行五常五藏之理。

对比这些先师,汉代时期的医生则是: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④,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原来,早在汉代时期就是这样了!

虽然如此,最后,仲景还是以孔子的话来自勉: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向仲景学习,即便不能生而知之,也要学而知之以求多闻博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