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创新: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内容与实施

 渐华 2022-12-18 发布于山东

劳动教育是建构五育并举新体系,促进整全育人、育整全之人的关键,课程资源是推进劳育在新时代再发展的关键支点。

文章图片1

目前,课程资源开发问题严重制约劳育发展,“劳动教育仍是'五育’中最为明显的短板”,《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赋予的课程地位尚未在实践中全面重建。我们通须从以劳育人的视角出发,深人理解该标准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重新审视新时代劳动课程资源,探索课程目标、内容与实施的全过程创新,有力、有序推进新时代劳育的深度发展。

澄源正本,深化课程目标

基于整全育人的劳育目的、独立必修的课程地位以及架构四育课程实践体系的重要功用,我们必须更新对劳动课程目标的认知,强化以劳育人,尤其是培育“自然人”“现代人”“全面发展的人”。

在劳动素养导向下重新寻求一切可能进入课程的资源,将“'自在之物’转化为'自为之物’”。深度目标拓宽开发视角,洞见与生成以下三类课程资源。

1.孕育创新课程资源

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互不融合是当前劳育实践的突出问题。传统劳动思想强调耕读传家、亦工亦学,蕴含以行践知、求索致道的育人目的,侧重修身养性。现代劳动元素强调砥砺创新、生活运用,蕴含学习思想、锤炼精神和培育能力的目标,侧重专业发展。只有融合两类课程资源,才能培育具有独特的中国劳动品质的劳动者。

① 传统项目与创新劳动工具结合

上海市曹杨二中学农课程既设计了田间地头的身体劳动,又通过学习菲律宾玛雅农场等典型案例,感悟先进劳动工具的价值,进而引领学生以先进工具服务传统劳动,在保持传统农业生态与健康特色的同时,深人研究高效劳动方式。

② 传统精神与创新劳动品质结合

“节气厨房”课程根据二十四节气,学习中国饮食习惯和典型节气食品制作技巧,一方面继承尊重自然、敬天惜时、以劳养身的传统精神,一方面培育分工合作、探究事物、服务他人的创新劳动品质。

③ 传统文化与创新劳动形式结合

部分学校提炼端午文化的核心标识和文化精髓,借助3D打印技术打印粽子和祈福香包,组织机器人赛龙舟、在线虚拟赛龙舟等活动。创新劳动形式,丰富了传统民俗劳动的内涵、提高了趣味性和效率。

2.解放具身性课程资源

劳力性课程带有明显的体力劳动倾向,旨在培养生产劳动者。劳心性课程基本以脑力劳动训练为主,旨在培育脱离生产劳动或者想要脱离生产劳动的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劳育应当打破对两种目的偏执追求,广泛寻求并适切搭配劳心与强体性资源,以具身性课程实现整全育人的暖身回归。

① 坚守身体力行类课程资源开发

当前,师生、家长盲目崇信“劳心者治人”,学生完全投人知识学习,逐步丧失劳动欲望、劳动权利和劳动能力,陷人单一乃至虚妄的主观世界,心理健康问题和学习问题层出不穷。中小学校要开发出力流汗、身体力行类课程,促使学生以劳践知、以劳养逸、以劳修心,恢复健康身心,学会切实理解和改造客观世界。

② 加强身心协调类课程资源开发

身心协调不是生硬衔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而是通过身体发展促进脑的发展。针对雕刻、篆刻、绘画、演奏等具有手脑并用特征的课程,开发者不仅要关注劳动技巧和审美方法,更要指导手部(肌肉、韧带)完成相关复杂动作的原理和方式,促进关于手、脑相互作用的认知和体会,从而发现身心协调在劳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关键方法。

③ 创新劳逸结合类课程资源开发

当前劳育在德性维度上指向诚实、辛勤和创造性劳动,在内容维度上指向生产、生活和服务性劳动。一味强调劳动意义,灌输劳动思想,不但违背人类享受生活的合理愿望,而且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中小学校应当补充闲暇教育,培育劳逸结合意识、以逸待劳能力,获取自由发展空间;融人“消费性劳动”,学会享受消费、合理消费,创造和使用个人财富,通过消费深度认识劳动价值。

3.回溯自然性课程资源

当前学校高度依赖社会开发劳动课程资源,自然成分越来越少。如果长期脱离自然,学生可能患上自然缺失症、高楼孤独症,沉溺网络生活,迷失自然本我。我们必须主动回溯自然性课程资源,引导师生“体悟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与自我的身体、心理、情绪形成沟通与和解,从而追求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的幸福生活。

① 开发自然感知与探索类课程资源

到海滨河滩进行环保调查与实践,到山地丛林进行植物观察与采集。打破秧田式教室对身体的束缚,在感知与探索自然的劳动中体会个体存在,觉察本身劳动意义。切忌制定严苛的作业标准,限制学生天性的释放和观察力、想象力与动手能力的综合发挥。

② 开发自然与社会结合类课程

关注和挖掘自然与社会的结合点,把自然中的社会现象、社会中的自然现象转化为实用的劳动课程资源。以校园区角动物养护课程为例,在照顾养护区角鸟类的同时,关注野生鸟类在人类社区的生存状况和社区杀虫误杀鸟类等身边问题、疫情期宠物感染与救护等焦点问题,引导学生深人思考处理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方法。

文章图片2

拔新领异,深挖课程内容

传统与时代相续、劳心与强体搭配、社会与自然共生等劳动课程资源属于初步资源,只有经过深度挖掘和转化才能全方位实施。

为杜绝劳育浅表化实施,将课程改革引人“深水区”,中小学校要拔新领异,深度挖掘课程内容,还原生活劳动的复杂性、生产劳动的完整性和服务性劳动的综合性,保障学生在真实项目中获取劳动意义和能力,体悟劳动价值和规律。

发现隐蔽性课程资源

根据存在方式不同,劳动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劳动教材、工具、场所、项目、人员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资源;二是师生关系、家庭气氛和社会风气等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隐性资源。中小学校善于直接运用显性资源,突出劳育形式和

澄源正本,深化课程目标

基于整全育人的劳育目的、独立必修的课程地位以及架构四育课程实践体系的重要功用,我们必须更新对劳动课程目标的认知,强化以劳育人,尤其是培育“自然人”“现代人”“全面发展的人”。

在劳动素养导向下重新寻求一切可能进入课程的资源,将“'自在之物’转化为'自为之物’”。深度目标拓宽开发视角,洞见与生成以下三类课程资源。

孕育创新课程资源

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互不融合是当前劳育实践的突出问题。传统劳动思想强调耕读传家、亦工亦学,蕴含以行践知、求索致道的育人目的,侧重修身养性。现代劳动元素强调砥砺创新、生活运用,蕴含学习思想、锤炼精神和培育能力的目标,侧重专业发展。只有融合两类课程资源,才能培育具有独特的中国劳动品质的劳动者。

① 传统项目与创新劳动工具结合

上海市曹杨二中学农课程既设计了田间地头的身体劳动,又通过学习菲律宾玛雅农场等典型案例,感悟先进劳动工具的价值,进而引领学生以先进工具服务传统劳动,在保持传统农业生态与健康特色的同时,深人研究高效劳动方式。

② 传统精神与创新劳动品质结合

“节气厨房”课程根据二十四节气,学习中国饮食习惯和典型节气食品制作技巧,一方面继承尊重自然、敬天惜时、以劳养身的传统精神,一方面培育分工合作、探究事物、服务他人的创新劳动品质。

③ 传统文化与创新劳动形式结合

部分学校提炼端午文化的核心标识和文化精髓,借助3D打印技术打印粽子和祈福香包,组织机器人赛龙舟、在线虚拟赛龙舟等活动。创新劳动形式,丰富了传统民俗劳动的内涵、提高了趣味性和效率。

解放具身性课程资源

劳力性课程带有明显的体力劳动倾向,旨在培养生产劳动者。劳心性课程基本以脑力劳动训练为主,旨在培育脱离生产劳动或者想要脱离生产劳动的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劳育应当打破对两种目的偏执追求,广泛寻求并适切搭配劳心与强体性资源,以具身性课程实现整全育人的暖身回归。

① 坚守身体力行类课程资源开发

当前,师生、家长盲目崇信“劳心者治人”,学生完全投人知识学习,逐步丧失劳动欲望、劳动权利和劳动能力,陷人单一乃至虚妄的主观世界,心理健康问题和学习问题层出不穷。中小学校要开发出力流汗、身体力行类课程,促使学生以劳践知、以劳养逸、以劳修心,恢复健康身心,学会切实理解和改造客观世界。

② 加强身心协调类课程资源开发

身心协调不是生硬衔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而是通过身体发展促进脑的发展。针对雕刻、篆刻、绘画、演奏等具有手脑并用特征的课程,开发者不仅要关注劳动技巧和审美方法,更要指导手部(肌肉、韧带)完成相关复杂动作的原理和方式,促进关于手、脑相互作用的认知和体会,从而发现身心协调在劳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关键方法。

③ 创新劳逸结合类课程资源开发

当前劳育在德性维度上指向诚实、辛勤和创造性劳动,在内容维度上指向生产、生活和服务性劳动。一味强调劳动意义,灌输劳动思想,不但违背人类享受生活的合理愿望,而且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中小学校应当补充闲暇教育,培育劳逸结合意识、以逸待劳能力,获取自由发展空间;融人“消费性劳动”,学会享受消费、合理消费,创造和使用个人财富,通过消费深度认识劳动价值。

回溯自然性课程资源

当前学校高度依赖社会开发劳动课程资源,自然成分越来越少。如果长期脱离自然,学生可能患上自然缺失症、高楼孤独症,沉溺网络生活,迷失自然本我。我们必须主动回溯自然性课程资源,引导师生“体悟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与自我的身体、心理、情绪形成沟通与和解,从而追求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的幸福生活。

① 开发自然感知与探索类课程资源

到海滨河滩进行环保调查与实践,到山地丛林进行植物观察与采集。打破秧田式教室对身体的束缚,在感知与探索自然的劳动中体会个体存在,觉察本身劳动意义。切忌制定严苛的作业标准,限制学生天性的释放和观察力、想象力与动手能力的综合发挥。

② 开发自然与社会结合类课程

关注和挖掘自然与社会的结合点,把自然中的社会现象、社会中的自然现象转化为实用的劳动课程资源。以校园区角动物养护课程为例,在照顾养护区角鸟类的同时,关注野生鸟类在人类社区的生存状况和社区杀虫误杀鸟类等身边问题、疫情期宠物感染与救护等焦点问题,引导学生深人思考处理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方法。

文章图片3

拔新领异,深挖课程内容

传统与时代相续、劳心与强体搭配、社会与自然共生等劳动课程资源属于初步资源,只有经过深度挖掘和转化才能全方位实施。

为杜绝劳育浅表化实施,将课程改革引人“深水区”,中小学校要拔新领异,深度挖掘课程内容,还原生活劳动的复杂性、生产劳动的完整性和服务性劳动的综合性,保障学生在真实项目中获取劳动意义和能力,体悟劳动价值和规律。

发现隐蔽性课程资源

根据存在方式不同,劳动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劳动教材、工具、场所、项目、人员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资源;二是师生关系、家庭气氛和社会风气等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隐性资源。中小学校善于直接运用显性资源,突出劳育形式和短期、表面效果,未能深挖隐性资源,实现深度实施和潜移默化的长效影响。深化新时代劳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发现隐蔽性课程资源,促进显隐结合,经历从显到隐、从劳动行为到劳动习惯、从劳动知识到劳动素养的深化过程。

① 凝聚校风校训类课程资源

根据勤学苦练、开拓创新等富含劳育特征的校风校训,有选择地提炼劳动课程和相关活动中的精神内核,形成校风导向下的主题式学习或劳动周安排。

② 复兴家风家教类课程资源

当前,很多家庭越来越重养育、轻教育,重家资、轻家风,强应试知识、弱道德传承,扬脑力劳动、贬体力劳动,把家庭教育责任推倭给学校和辅导机构,逐渐遗失家风家教,洗衣做饭、为亲人洗脚等生活劳动也止于体验、流于形式,缺乏真实和长久意义。

中小学校应当“指导家长把劳动教育有机融人日常家庭生活”,特别要重拾作为先人智慧遗产的家风家训,让家庭劳育往更深处漫溯、更高处发展。一方面,从名门望族的传世家风、典型家训中汲取营养,学而习之,内化为普通家庭家风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指导家长与学生理解本族和本家的家风、家训,全面梳理族中榜样人物及其劳动事迹,在崇怀祖德宗功、家长言传身教的过程中树立勤劳持家、以劳兴族的观念。

③ 创新社会风气类课程资源

由于升学评价包含志愿服务时长等强制要求,中小学校开展志愿服务的范围较广、次数较多。然而在“如火如荼”现象背后也存在家长代劳、徒具其形等严重问题。究其本质是学生不理解、不愿意参与社会志愿服务。

因此,深度开发社会风气类课程资源时必须做到:总结中国人邻里互助等风俗习惯、仁者爱人等文化传统、团结合作等行为模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道德观念以及互助共建和谐社会等时尚要素,引领学生全面了解社会风气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切身体会社会风气的化育作用和个体责任担当,让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自主参与志愿服务或公益劳动。同时,公益劳动不等于无偿服务,在部分活动中受益方应当提供合理酬劳,满足学生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劳动追求。真正做到心领神会,知行合一,自主发展,参与社会。

渗透学科性课程资源

劳动课程内容与德智体美课程内容有机关联,交融互摄。一方面,劳动课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整全性,能够解释和承载四育课程中的实践运用部分。作为专业学科的四育课程需要在劳动课程中聚合内容,还原为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专业学科根据学科特性、应用方向和教学条件,分解了劳动课程内容,使得劳育各项内容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

在一般学科中挖掘劳育内容的策略如下:

① 从学科特性出发,将所有课程逆向分为三类劳育内容。挖掘文科类课程中的劳动观念、精神与品质等内容,透析理科类课程中的劳动逻辑、方法与能力等内容,寻求艺体类课程中的劳动鉴赏、审美与技巧等内容。

② 从学科主题出发,组织项目实践。通过项目实践,组合多学科的劳动要素,“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其他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劳动实践”,实现一般学科教学中的兼容性劳育目的。

③ 从劳育特性出发,全面激活和顺向运用四育中的相关内容。立足劳育,主动寻求学科内容中的对接点、生长点;纲举目张,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统筹带动。

首先利用劳育的具身性,挖掘学科中的价值观培育类内容。充分挖掘语文综合性学习、数学生活体验、美术观察等内容,让学生在劳动实景中产生生理体验,引发心理体会,自主经历学科学习,自觉树立劳动价值观。

其次利用劳育的实践性,挖掘学科中的智力培育类内容。实践育人是劳动教育的鲜明特色,也是培养全面感知、获取牢固知识的关键渠道。深人挖掘便于付诸实践的学科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促成劳动直接经验与学生已有间接经验的整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再者利用劳育的整全性,挖掘学科中的强体类内容。劳育强调体脑结合、身心协调,健康成长、整全发展。语文、英语、音乐学科中富含语言思维训练与身体力行协同类内容,体育、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中蕴含意志品质锻炼与身体力行协同类内容,均可重点开发。

最后利用劳育的情境性,挖掘学科中的育美性内容。劳育要求建构真实劳动情境,体现求真向美的劳动追求。挖掘语文中描述劳动者形象的篇章、数学中揭示劳动规律的原理、美术中呈现劳动画面的佳作、音乐中表现劳动心理的节奏、体育中蕴含劳动技巧的动作,鉴赏和感悟劳动的形象美、规律美、画面美、节奏美、动作美、情感美。保证四育课程各美其美,劳育内容美人之美,五育融合美美与共。

文章图片4

纵横交互,深探课程实施

劳动课程是一个系统健全的资源体系,具有全面性、全域性、全程性和全责性。然而,很多劳动课程的实施主体单一,学校不能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实施内容断点呈现,缺乏衔接性和整体性。实施方式单一,以零散的线下教学为主。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做到:

校外校内联通,汇注协同性课程资源

做好校内与校外资源联通,必须杜绝内虚外假,依托自身实际,扎实开发校内课程资源;根据发展需求,适度延伸发散,精准链接校外课程资源。

首先,奠定家庭劳育基础地位。注重分类开发,例如服务自我型、服务家庭型和服务亲友型劳动资源,结合劳动主题、亲子交流或亲子共读等内容,促成家庭劳育生活化、常态化、全面化。

其次,强化学校劳育主导作用。出台协同机制,强化资源管理,搭建多方共评、利益共享的宽广平台;统筹协调劳动课程和相关课程与活动,通过重构、整合等手段削减重复内容,提高实施效率。

最后,发挥社会劳育支撑效果。通过校企联合、校社共建等方式,创建和确立劳育社会实践基地,实现劳育项目与专业场域零距离、劳育内容与使用标准零距离、资源开发与社会发展零距离,在真实社会环境中撷取、使用、检验和改进劳动课程资源。

贯通幼小初高,培育一体性课程资源

“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育。”一般区域内的幼、小、初、高各学段学生定向流动,环境资源共享,适合逐步实现劳动课程的学段衔接、目标承接、内容对接。

首先,贯通课程目标,设立课程总目标和各个学段目标,低学段、中学段和高学段之间既保持紧密衔接,又体现层级区别。

其次,贯通课程内容,保持不同学段的劳动元素一致,劳动难度逐级递增,劳动类型逐渐丰富,劳动价值观逐渐深化。

再者,贯通课程评价,实施伴随学段上升的持续发展性评价,低年级或小学段的评价可以累计至高年级或中学段。

最后,贯通课程研究,“建立同类劳动课程的跨学段教研机制,促进教师的教育素养深度发展、劳动技能持续锻炼、课程开发趋向于合作、高效”。

线上线下融合,打造双驱性课程资源

为解决劳育资源分布不均、课程开设不齐、课程实施过度依赖实践场域、开发过程闭门造车等一系列问题,地区应当支持学校采取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方式,拓宽劳动课程资源的开发领域与应用平台。

① 由地区构建信息化劳育共同体

实现体系共建、资源共享、经验共鸣,不断完善线上课程超市。共同体下设劳育实验区、实验校,依托行政推进和课题研究开展交流与实践,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时代学校劳动课程资源开发新机制、新模式。

② 建设中小学劳育数字化精品课程资源

制定线上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计划,以互补性、局水平、精品化为宗旨,通过实验区、实验校众筹众创,形成分学段、分专题的劳动课程资源包。注重发掘含有地域特色文化的资源,形成可示范、可共享的高水平数字化精品课程体系。

③ 建立帮扶机制

依托共同体促进跨县区、跨学校合作,构建“互联网+”教育帮扶机制,开发优秀教师、能工巧匠、专技人员远程授课模式,解决部分学校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劳动课程的问题,促进偏远地区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间劳动课程资源共享互补。

④ 采取“线上劳育知识+线下劳育实践”方式

借助线上教学讲授劳动知识,培育劳动兴趣、观念和精神。通过线下教学组织劳育活动,锻炼劳动能力、习惯和品质。在疫情暴发后的居家学习时期,开发疫情防护、疾病自救、防护工具制作等各类课程,线上教学指导线下操作,不断探索未来的劳动课程资源新形态。

来源丨《新课程评论》

作者丨纪海龙,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教师;王小红,山东省东营职业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