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看懂“中人”退休待遇核定表

 遥想呼应 2022-12-18 发布于河北

核定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里面有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存储额等。是计算养老金的基础。

文章图片1

基本信息

这部分是需要大家在看核定表时重点关注的:一是要关注参加工作时间,这个时间确定,全部缴费年限(工龄)也就确定了。二是要关注职工身份(就是退休前的岗位),这个影响视同缴费指数。三是要关注退休前升降职日期,这是针对2014年10月前后,有没有升降职变化。其他项都是以人社局核定的为准,个人自己是无法核对的。这部分有一个逻辑关系就是全部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精确到月份。

第二部分是老办法计发,因为“中人”采取的是保低限高,所以需要用新老两种办法核算后对比。

文章图片2

老办法

这部分需要看看2014年9月当时的工资情况,如果2014年10月之后没有升降职,后面退休时信息待遇项就没有相关数据。这部分的逻辑关系是2014年9月封定信息老办法合计Q=(A×M+B+C)×Π,具体在核定表最下面有说明。

第三部分是新办法计发这部分的计算都是以第一部分基本情况为基础的,基础性养老金中计发基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1+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计发比例就是全部缴费年限,小数位是不够一年的月份除以12。计发金额=计发基数×计发比例。

文章图片3

新办法

个人账务养老金=基本信息中个人账务存储额÷计发月数(50岁退休计发195个月,55岁退休计发170个月,60岁退休计发139个月)。过渡性养老金中计发基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视同缴费指数,计发比例就是视同缴费年限,小数位是不够一年的月份除以12。计发金额=计发基数×计发比例。

两种办法算出来以后进行比较,新办法高于老办法的,比对后待遇=老+(新-老)×过渡比例。新办法低于老办法的,比对后待遇=老办法。

看懂了退休待遇核定表,就能知道你的退休金有没有算错,如果各项信息都没有问题,那么就不用和别人去比较了,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退休待遇也会有差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