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靶向头针常用体穴

 张建海中医之家 2022-12-18 发布于河北

      靶向头针和手足针联合应用,手足针不需要记太多的穴位,只需要记住十二个特效穴位,这十二个特效穴位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然后再记住二十一个辅助的穴位,就能治疗全身各种疾病。

在临床上碰到的最多的疾病就是疼痛的疾病,针灸治疗疼痛的机理就是通过针灸针,刺激经络上的穴位,迅速的激发起经气传入大脑,大脑立即进行自我修复和自我调整,自我整合,这一过程就是大脑的兴奋过程,兴奋属于阳,阳属于动,动则通,通则不痛。

一、特效十二穴

1、止痛穴

止痛1穴:位于曲池前下约1寸,距手三里后下约2寸,三穴构成三角形。

进针1.5寸,以针下有酸胀感向手指端或肩峰放射为佳。

主治身体内外各种疼痛,不论是急性疼痛,还是慢性疼痛,肢体痛还是内脏痛,只要取穴准确就有效。

临床上治疗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肩周炎、颈肩综合征、胃痛、坐骨神经痛、关节痛等,对头面疼痛、急性内脏疼痛显著。

        止痛2穴:位于手背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1寸。

临床上同侧取穴,严重的可以双侧取穴。

治疗身体内外各种疼痛,可以治内脏的疼痛,也可以治疗颈肩腰腿疼。

用一寸的毫针,靠近第二掌骨缘直刺进针5分左右,用泻法。

如常见的膝关节疾病,膝关节增生、滑膜炎等出现疼痛或者是蹲下起不来,就可以扎止痛1穴,交叉取穴。扎上针之后,如果效果不好,就增加一个止痛2穴。

  

       2、脊柱穴:脊柱穴包括两个,它可以主治人体脊柱及人体前后的各种疾病,如胸腹腰背的疾病。

       脊柱1穴:它的定位在枕骨粗隆上3寸这段距离,把这段距离分为三等分,从上到下分别分为颈椎、胸椎和腰椎,分别叫做颈枕穴、胸椎穴和腰骶穴。

颈枕穴就能够治疗一切颈椎部位、枕骨的病变和后头骨的病变。

胸椎穴就能够治疗胸椎、脊背的病变。

腰骶穴主治一切腰骶尾椎部的病变。

如临床上的腰椎间盘突出,臀部的疼痛和脊柱的病变,如果说整个脊柱都有病变,比如说常见的强直性脊柱炎,内风湿等,可以用两到三寸的毫针,从上到下进行透刺,这个针法的要点是要贴住骨膜滑行,然后强刺激增强针感加强疗效。

刺法:针尖贴骨膜向下平刺,然后用提针止痛法,以增强针感,加强疗效。严重的患者,可于进针后行补法,然后留针40分钟左右,针刺时针尖向健侧偏斜30-40度。

脊柱穴是治疗运动系统各种病变的。在治疗胸腹部疾病的时候,为了增加疗效,可以配合胸灵穴和腹灵穴,效果更佳。

在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的时候,可以将这个穴位作为主穴,然后配合其它的穴位,依旧采用的是动气针法,扎上针之后,让患者活动患处。

脊柱2穴:它在前额的正中,在眉心上一寸处,也就是说在前额划一个十字,从十字交叉点到印堂,把它分为三等分,从上到下分别为腰骶穴,胸椎穴和颈枕穴,它和脊柱1穴的上下顺序是正好相反的。它的主治是和脊柱一穴是一样的。

       脊柱穴在临床上用的非常多,人体脊柱是人的一身之轴,它连接支撑着人体的上下内外,所有的血管、细胞神经系统,它也是督脉通行的道路。

人体脊柱内含有中枢神经系统的脊髓,脊髓又与脑髓相连,中枢神经通过脊神经传递到上下内外所有的器官、细胞和系统,因此保障脊柱的充盈和无错位,人体才能健康。治疗时可以交替取穴,扎上针之后让患者活动患处,或者说按摩患处都可以。

枕颈穴:主治一切颈椎部病变,枕骨病变,后关部病变,颈肩综合征。

胸椎穴:主治一切胸椎、脊背的病变以及胸腹部各种病症。

腰骶穴:主治一切腰椎、骶椎、尾椎部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腰扭伤、腰部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臀部疼痛、股骨头病变等。

如整个脊柱病变,象脊柱炎、类风湿等,用2-3寸毫针自上向下透刺。

刺法:针尖贴骨膜向下平刺,针刺时针尖向健侧偏斜30-40度。

颈部疾病上下提插,然后在对应穴位处捻针行泻法。

胸椎、脊背以及胸腹部各种疾病,先刺到地部,再提到穴位对应处,拇指向后捻针行泻法。

腰骶部疾病及小腹、膀胱、前列腺以及妇科疾病进针后,向上提挑,针尖划向额部骨膜。

在治疗胸腹疾病时,配合胸灵穴和腹灵穴,则效果更佳。

在治疗运动系统的各种疾病时,可以将此穴作为主穴,然后配合其它穴位。

针刺后,让患者活动患处或者医者以手法按摩患者的患处。

交替取穴,重病患者可双穴同取。

3、手三穴

手三穴包括后溪、间谷、中渚三个穴位。

  

       以后溪为主,后溪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上,在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尺侧,在手小指外侧凹陷中,通督脉。在治疗的时候,采用对侧取穴。可以治疗巅顶痛、脊背痛、急性的腰痛扭伤、手背痛、三叉神经痛等等,还有督脉上的疼痛。

中渚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上,在手背第四、第五掌骨关节后方凹陷处,对侧取穴。治疗三焦经所循行区域的疾病。如大小臂的疼痛麻痹,手指的震颤,握物无力,肘窝的疼痛。

间谷穴位于手阳明大肠上,三间与合谷两穴连线的中点,对侧取穴。它可以治疗肩前痛、肘痛、拇指食指疼痛麻痹等等。也就是说手阳明大肠经所循行的区域,这个穴位都可以管。

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疼痛的部位,然后循经取穴。如患者是肩前痛,就取间谷穴,肩后痛就取中渚穴或者后溪穴。如果说整个肩部都疼的话,这三个穴位就都需要扎上。

手三穴基本上都可以治疗身体上的疼痛,如果说治疗下肢的、腰部的、足趾的疼痛或麻痹,效果不好的时候,可以配合足三穴。

4、足三穴

足三穴包括足临泣、内庭、太冲这三个穴位。

足临泣为主,足临泣位于足少阳胆经,在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在足小指伸肌健的外侧的凹陷处,在临床上对侧取穴。这个穴位对于大小腿外侧的疼痛麻痹有很好的疗效,大腿外侧走的是胆经,足临泣就是胆经上的穴位。

      内庭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上,在足背第二第二掌指间指蹼缘后方,在足第二指外的凹陷处,对侧取穴。它可以治疗大小腿前侧的疼痛麻痹,足面的疼痛,足趾的疼痛。是胃经所循行的区域,这个穴位都管了。

太冲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对侧取穴,它可此治疗大小腿、脚内侧的疼痛麻痹。

手三穴和足三穴的扎法:后溪穴和间谷垂直快速地刺入,扎这两个穴位,让患者虚握拳,做到松紧适当,这样有利于进针。中渚穴和足三穴均斜刺,以30度角刺入,然后用泻法,一下要扎出酥麻胀的感觉才有效,扎上针后让患者活动患处,疼痛就可以减轻或者消失。如果说效果不好,然后再行一下针。

5、胸痛穴:它的位置在前臂的背侧尺桡骨之间,肘腕关节连线的下三分之一处。肘腕连线是按骨度分寸法分12寸,那么下三分之一在手背腕横纹上4寸处,也就是说在外关穴往上2寸。

       胸痛穴可以治疗胸部的各种疾病。主治胸部软组织的损伤、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心绞痛、心率不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肾病综合症、膈肌痉挛、带状疱疹等,对急性腰扭伤偏于胸椎侧的也有效。

左侧穴位治疗肝胆疾病;右侧穴位治疗心脏供血疾患。

如果治胸部疾病想增加疗效,还可以配合脊柱穴。

6、腹痛穴(见下页):腹痛穴位于膝下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处。

临床上交叉取穴,严重的可以双侧同取。

主治:急性的胃炎、胃痉挛、急性的肠炎、急性的阑尾炎 、急性的胰腺炎、急性的胆囊炎、急性的肠梗阻、急性的肝炎、急性的荨麻疹、前列腺炎、关节痛、供血不足等等。

       在处理颈肩手足痛的时候,大家要灵活应用。如脊柱的病变就先把脊柱穴扎上,如果说胸腹部的病变,就可以结合相应的胸痛穴和腹痛穴进行治疗;如果是四肢的病变,对于关节部位的病变,用止痛1穴,也就是中医讲的以节治节,以关节治关节,疗效很好;如果手足等的疼痛,用手三穴,手三穴在临床上大多数疼痛都可以拿下,像下肢的疾病,效果不好的时候,可以结合足三穴。

如果手三穴能治疗的,一般不扎足三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还有讲的穴位配伍,也可以进行随机的组合,灵活的应用。

扎针的要点:一定要扎出酸麻胀,这种感觉才能得气,利用泻法,这种针法属于动气针法,扎上针之后,让患者活动患处,越活动效果越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