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柑橘礼赞

 文锦书屋susped 2022-12-19 发布于广东

       那年的金秋时节,我来到父亲在河堤边开荒得来的菜园里,这个菜园面积很小,只有几分地,里面间种了十几棵柑橘树。金灿灿的柑橘,其“风头”远超绿油油的蔬菜。柑橘的香气弥漫了整个菜园,引发我嗅觉的冲动,菜园里翻飞了丰收的喜悦。

      面对满园沉甸甸的果实,我的手心有点“发庠”,忍不住尝试性地去采摘一些柑橘,摘着摘着,忽感手指有些疼痛,便坐在橘子树下小憩一会,剥了一个橘子往嘴里塞,酸甜果汁瞬间流入我的肠胃。我仰望着菜园的橘子树,慢慢细嚼橘子的味道。此时,一阵秋风拂面而来,轻轻地、爽爽的,不禁令我思绪万千。一树绿色的生命,绿色的希望,让我的梦留在枝头,留在田野的菜园里,风切开果实,轻叩丰收之门,容我慢慢享受生活的甜蜜。

       柑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一种水果,其种植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就在故里写下了《橘颂》名篇。据研究,柑橘起源于中国云贵高原,途经长江而下,传向淮河以南。长江下游,直到岭南地区。《史记·苏秦传》(西汉司马迁著)记载:“齐必致鱼盐之海,楚必致橘柚之园。”说明楚地的柑橘与齐地的鱼盐生产并重。唐宋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柑橘产区域分布与中国现代柑橘分布范围大致相同。宋代欧阳修等撰著的《新唐书.地理志》中列举了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及安徽、河南、江苏、陕西的南部,向朝廷纳贡柑橘。明清时期,柑桔业已发展到商品生产时代。清代著作《南丰风俗物户志》记载江西南丰等地,整个村庄“不事农功,专以桔为业”。《闽杂记》(清·施鸿保著)记迷了福州城外,“广数十亩,皆种柑橘。”《岭南杂记》(清·吴震方撰)记载:“广州可耕之地甚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经过人们长期的栽培、选择,柑橘成了人类的珍贵果品。十五世纪,葡萄牙人把中国甜橙带到地中海沿岸栽培,有意思的是,葡萄牙人将甜橙称之为“中国苹果”。

       柑橘四季常青,树姿优美,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植物。集赏花、观果、闻香于一体。对提高森林覆盖率、绿地率,改善生态环境均有积极意义。柑橘,还可以作为年橘,年橘素有“吉祥果”、“中国圣诞树”之称,寓意“吉祥”,其绿叶如碧,硕果累累,颜色鲜亮,并有芳香,春节摆放于室内,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按照习俗,在每年的春节前夕,我都要买一盆果实累累的大年橘树,摆放在家中的院子里,目的是为了增添过年的气份,图个吉利。柑橘不仅只可以观赏和食用,其果实具有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橘络、枳壳、枳实、青皮、陈皮就是传统的中药材,在中药临床上广泛应用。果皮治乳腺炎,疝气痛,睾丸肿痛,胃腹痛,呕吐,咳嗽痰多。柑橘树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风貌,我欣赏柑橘树,春暖花开如诗,盛夏树荫如画,金秋丰收如歌,我更惬意其寒冬青翠的守望如昨,和于萧瑟的冬天在此享受满园流泻的碧绿。

        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与许多人一样,分不清柑、桔、橙。只知道买那些比较甜的柑橘吃,将这些柑、桔、橙笼统地称之为柑橘。其实,柑、橘、橙是柑橘类水果中的三个不同品种,由于它们外形相似,易被人们所混淆。柑子:为芸香科植物柑等多种柑类的成熟果实。果实较大,近于球形,皮显黄色,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粗厚,海绵层厚,质松,剥皮稍难,种子呈卵形,。味甜酸适度,耐储藏。橘,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桔类的成熟果实。果实较小,常为扁圆形,皮色橙红、朱红或橙黄。果皮薄而宽松,海绵层薄,质韧,容易剥离。橙子,是柚子与橘子的杂交品种。主要指甜橙。果实呈圆形或长圆形,表皮光滑,较薄,包囊紧密,不易剥离。肉酸甜适度,富有香气。广州人称,“光身橘,扁身柑,高身橙”,形象地说明了橘、柑、橙的外形。

       读中学时,音乐老师曾教我们学唱一首于粦谱曲,屈原作词的《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时隔几十年,我还会哼唱。橘树在淮河南岸可以结出又大又甜的果实,而在淮河北岸只能长成又小又苦的果实。在春秋战国时期,淮河以南是楚国的领地,屈原以橘树的这一特点作为它的核心品格,歌颂它“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美好品德,以此磨砺自己坚贞不屈的性格同时表达了对故国楚国深深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屈原赞美橘树,实际上寄寓着自己人格的修养。

       橘树除了“受命不迁”的核心品质外,其绿叶白花美好的形态,甜美的果实,以及那四处散发的橘香,无一不是深受正人君子喜爱的地方。自古以来,橘树都能得到文人墨客的赞美和欣赏。唐代诗人岑参在诗中吟道,“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唐代韦应物有诗云:“怜君卧病思新桔,试摘犹酸亦未黄。”“掩映桔林千点火,苞霜新橘万株金”唐诗人白居易诗曰。“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词大家苏东坡于是说。不过,也有例外。明初颇有作为和胆识的大臣、文学家和政治家刘基,其所写的一篇寓言《卖橘者言》,以柑橘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寓意一些“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的大官们,其实表里不一,不过是一些装模作样的腐败分子。尽管如此,刘基也不是从正面来阐述柑橘的“不是”,而是以柑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具体形象来譬喻文官武将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为欺”本质,将事与理结合,尖锐地揭露了元末社会的腐败、吏治的堕落。

       柑橘,它经受了隆冬的蛰伏,春的萌动,夏的成长,风霜的击打,才有秋日婆娑曼妙,丰腴体健的身影。柑橘没成熟时,整个橘子披上绿色的外套,绿绿的,圆圆的,远远看去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绿宝石;当它成熟时,那一身翠绿的衣裳渐渐变成了金色,使它在那百果之中金光闪闪,光彩夺目。剥掉橘子皮后,只见十来个橘瓣兄弟紧紧地抱在一起,每瓣果肉表面都覆盖着一层网状的白膜,像无数条弯弯曲曲的公路。每瓣果肉里夹着黄灿灿的晶莹的果粒,让人一看垂涎欲滴。柑橘花也芬芳,食一枚桔果,衔一瓣心香,让人们回味漫长。令人遗憾的是,大概没有多少人会因为好吃的橘子,要想到去欣赏桔子花。因为要结美丽的果,橘子最终让人们忘记了她的花。到最后橘子连自己的种子也遗忘了。它把一生最美丽的东西用来供人消遣。

       每当寒冷的冬季来临,父亲菜园里的柑橘树依旧迎送着风霜雨雪。飘落片片的树叶是对年轮的声声叹息,可是柑橘树依然青翠欲滴,傲然矗立。柑橘树就这样静静的看着村庄的变迁。柑橘树,秋来硕果累累,一年四季常青。它既是可口的水果,又是绿化的典范。把根深藏家乡的土地里,守望着来年的春意,这不正像勤劳朴实,不畏困境的父老乡亲吗?他们年复一年,辛勤地耕耘在远离都市的乡间田野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