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耕闲斋絮语之六:对联漫谈(徐竟成)

 山东刘福新 2022-12-19 发布于山东

耕闲斋絮语之六:对联漫谈(徐竟成)

                  

                  耕闲斋絮语之六:对联漫谈

 

                                徐竟成

 

“对联”,通称“楹联”,俗称“对子”。由一个出句(仄脚),一个对句(平脚)组成,称为一副。两句字数相等,平仄相叶,字词相对,故称之为“对联”。“楹联”原指张挂于楹柱上的“对联”,后来逐渐成为了“对联”的泛称。其实,按其应用分类,另有:春联、喜联、寿联、挽联、书斋联、行业联、勖勉联……等;以其结构分类,则有:嵌字联、集句联、格言联、谐音联……等。
   “对联”是中国文学艺术中的一个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的出现,迄自何时,并无绝对考证。近读陆伟廉先生所著《对联经》,他认为“对联”始于西晋陆云、荀隐(约在公元280—300间)二人的即兴谐音嵌字联:“日下荀鸣鹤,云间陆士龙。”;“春联”则始于五代后蜀末年,孟昶写于桃符板上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桃符板,古时人在春节用桃木板,画神荼(shū)、郁垒二神,挂于门两旁,用以避鬼驱邪。宋代王安石诗《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总把新桃换旧符。”即指此。孟昶题桃符,似应为“春联”之滥觞。据考证,春联之设,始自明太祖。他曾在除夕前,传旨帝都之公卿士庶人家,必须在门上张贴春联,呈现了千门万户焕然一新的喜庆景象,甚合民意。此后,每逢除夕,家家门上张贴春联,遂相沿成习。

“对联”之创始,似应早于春联约七百年之久。陆云、荀隐二人,即兴所成之谐音嵌字联,有文字游戏性质,但已经呈现出构词音韵方面的巧妙对仗。                          
   “日下荀鸣鹤,”(日下:即京都,皇帝所在之地。荀:芳草。鸣鹤:荀隐字。)
     “云间陆士龙。”(云间:江苏松江县。陆:谐鹿。士龙:陆云字,谐是龙。)

出句:(仄仄平平仄),对句(平平仄仄平)。“日下”对“云间”,“荀鸣鹤”对“陆士龙”。这种字词声韵的对仗,至唐代逐渐形成了格律,律诗的出现,似应起源于此。后来,发展成熟的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其中的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必须对仗,每联都可以称作“对联”。

“对联”的推广应用,据考证,应当始于宋代。那时的对联,普遍作为名胜古迹、寺庙、廊院、殿堂、书斋的楹柱装饰,是名副其实的“楹联”。可惜那时“楹联”,流传下来的不多。仅近人曲莹生所编《宋代楹联辑要》,有部分存录。到了元代,对联遭遇冷落,流传更少。对联的真正鼎盛期,则是在明清两代。这一时期,在科举策试论文中,重视骈体文,历代帝王也都倡其所好。明太祖朱元璋,曾御笔书写自撰联,赐予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联曰:“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士无双。”清代皇帝们,更是以赋诗属对为风雅之事,游山玩水所到之处,无不留下御笔、御制。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一时间,文人墨客,撰联题咏,蔚成风气。先后涌现了不少名家,如:纪昀、翁方纲、袁枚、郑板桥、俞樾、谭嗣同、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杨度……等等。随后,各种楹联汇编、选集、鉴赏评论的专著,也由此应运而生。根据1964年香港出版的周策纵编著之《续梁启超“痛苦中的小玩意儿”》—兼论对联和集句称,自宋代以来,对联创作至少在十万副以上。至于近代对联文化的发展,更是人才辈出,高手云集。各地楹联艺术组织,犹如雨后春笋,日趋繁荣。仅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所编辑出版的年度《中国对联作品集》,从2006年问世以来,每年从全国对联新作中,精选两万副以上。算来,只此五六年间,也已远超十万副之多,可谓洋洋大观矣。

“对联”文化发展到今天,作者普及了,作品高产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自是在所难免。呼唤精品,也就成了当务之急。继承传统,尊重传统,循规蹈矩,精益求精,严谨治学风气的倡导,势在必行。

“无规矩不成方圆。”诗有格律,词有词谱,联有联律,文有章法。然而,近几十年间,风景区里,店铺门面,厅堂壁上,影视片中,时有对联出现。但不入规矩之作,却屡见不鲜。

中国四大名楼丛书《蓬莱阁揽胜》,景点简介第一篇“琼阁仙槎任逍遥”中,将“人间蓬莱”坊内柱楹联的上下联,排印颠倒;龙王宫正殿楹联:“ 龙酬丹崖所期和风甘雨;王应东坡之祷翠阜重楼。”全联失对失替;殿北门楹联:“海邦万里庆安澜;五湖四海降甘霖。”失对失替,且上下联同平脚;后殿楹联:“赠大圣定海神针,千年魔尽;还八仙渡海宝物,万里波平。”失对失替,且同位重字。存在如此之多的知识性错误,与名扬中外的古迹景点,显得颇不协调。

福建省连江县金福寺,一副嵌字楹联:“金钟镇海宇,狮甦凤翔;福耀照家山,佛佑民安。”上联句脚“翔”,下联句脚“安”,同为平声联之大忌。常年亮相旅游景点,贻误后学。

重庆封味火锅迎客对联:“诚意至淳,四海宾朋共相聚;封味火锅,椒香飘逸皆上品。”此联多出失对失替,“至淳”对“火锅”,“四海”对“椒香”,“宾朋”对“飘逸”,“共相聚”对“皆上品”,均有失工稳。且上下联句脚同为仄声字,乃联之大忌。名店门面,悬此违律对联,不无“美中不足”之憾。

浙江宁海宁阳观正门楹联:“山在虚无缥缈间;(右)道通天地有形外。(左)上下联错位。“虚无”与“天地”,“飘渺”与“有形”,属严重对仗不工;且《宁阳观》匾额三字,自右而左,楹联却自左而右,不合规矩,不成体统。

**省**名胜楹联艺术中心,在征联活动中,入选并精工刻制而成的楹联,张挂于《北湖水月》景点正门,联曰:“檐楹山影水光中,携酒来时伴钓翁;四岸烟云芳草绿,一栏风雨落花红。”此联上下句脚“红”与“翁”,均系平水韵上平声“一东”同韵部字。稍有对联撰写知识者,都应明白,上下联句脚怎能用同声同韵字呢!奇怪的是,作者不但用了,而且还择优入选了。至于,“四岸”与“檐楹”,“一栏”与“携酒”,“风雨”与“来时”,“落花”与“伴钓”是否合乎词性和构词的对仗法则,就更加无法理论了。

改革开放以来,发家致富,成了人们唯一的追求和愿望。年集上卖春联,也普遍为了迎合人们的心理,所有春联,几乎千篇一律,全是“发财”“进宝”的词,文学品位、联语规矩,很少有人关照。流传了千百年的精品春联,面临着消亡的局面,令人惋惜。笔者时有怀旧之情,记得小时候,每当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总喜欢看人家门上的春联。欣赏书法,品味联文,增长知识。常见并能背诵的传统春联有: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腊雪培元气;春风鼓太和。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天上四时春作首;人间五福寿为先。

五风十雨皆为瑞;万紫千红总是春。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这些春联,平仄合律,对仗工稳,内涵深厚,雅俗共赏,字眼温馨吉利,向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记忆较深的喜联有:

吹箫堪引凤;(萧史弄玉的故事)

攀桂喜乘龙。(攀桂:科举登第。乘龙:女婿)

南国关雎兴雅化;(语出诗经.周南.关雎。)

东莱博议著新书。(宋.吕祖谦.“东莱博议”)萧史弄玉的故事

绮阁金樽浮蚁绿;(蚁绿:美酒)

华堂玉烛映红花。(玉烛:喻德美如玉,四时调和。)

诗歌桃夭其三句;(语出诗经.桃夭篇)

乐奏周南第一章。(诗经.周南.关雎)

玉镜人间传合璧;(珠联璧合)

银河天上渡双星。(牛郎织女鹊桥会)

这些传统喜联,引经据典,高雅精深,字里行间全是国学营养。如能再度提倡,将对青年一代,增加国学修养,大有裨益。

当前,国人缺乏国学修养的现象,令人堪忧。仅就对联文化而言,现在,不但文化内涵日趋淡薄,就连传统规矩,也横遭破坏。先后不论,上下不分。电视剧《武松》第三集,何九叔家的中堂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也错位张挂。宋代是对联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时代,此种错误是不可能存在的。这足以说明,某些编剧、导演、舞美,历史知识的欠缺。再如,结婚张贴喜联,都在门口贴“青龙”、“白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古代以星象而辨方位、四季的,“青龙”代表东方、春季;“白虎”代表西方、秋季;“朱雀”代表南方、夏季;“玄武”代表北方、冬季。因此,“青龙”在东(左),“白虎”在西(右),不可错位。常有不知其所以然者,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徒增笑谈。

“对联”文化,虽然是文学范畴里的小品,是文人骚士茶余饭后,抒怀咏志的愉悦载体。但却是“咬文嚼字小天地,妙想奇思大舞台。”“对联”这种文学艺术形式,短小精炼,音韵协和,朗朗上口,易于流传。试看我国古代四大名著,章回题目,也都采用对仗词语。《三国演义》第一回题目:“宴桃源豪杰三结义,战黄巾英雄首立功。《红楼梦》第一回题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尽管不像对联那样严谨,但基本是词语对仗,句式规整。短短十几个字,概括了许多内容情节。联语功能,可见一端。倘使对联这一文学艺术形式,得以倡导普及对于促进国人文化素质水平,弘扬国学传统,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耕闲斋絮语之六:对联漫谈(徐竟成)               1、为《昌乐县志》标点并作注



耕闲斋絮语之六:对联漫谈(徐竟成)                   2、徐竟成先生的剪报


【部分相关博文链接】

 

耕闲斋絮语之五:人生识字忘本始(徐竟成)(2014-11-19 10:41:4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vf7a.html

耕闲斋絮语之四 :从用词不当说起(徐竟成)耕闲斋絮语之五:人生识字忘本始(徐竟成) (2014-11-18 18:13:4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vf6e.html

 

耕闲斋絮语之三:“红白喜事”说法的习而不察(徐竟成)(2014-11-17 12:47:3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vf3j.html

 

耕闲斋絮语之二:  慈禧是太后不是太後(徐竟成)耕闲斋絮语之三:“红白喜事”说法的习而不察(徐竟成) (2014-11-16 09:13:1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vf1a.html

 

 

徐竟成先生四幅山水画新作(2014-01-10 21:10:4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jd4.html

 

安心做学问的徐竟成先生(2013-11-11 21:51:0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hpy.html

 

(古诗)答徐竟成先生谬赞拙著赋十八韵 (2012-02-25 23:25:5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dxxz.html

 

(摄影)著名学者徐竟成先生(一) (2010-07-02 23:06:1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jw2w.html

 

(国画)徐竟成先生最新国画选 (2010-07-04 20:32:53)(之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jxtr.html

 

(文化新闻图片)贺徐竟成先生从艺六十年暨八十寿辰(四) (2012-02-23 23:00: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dxwl.html

 

(图--文)随拍“宝石节书法美术作品展”部分作者及作品 (2011-04-27 14:25: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17afj.html

 

(近体诗)七律·悼徐颖 (2012-10-09 16:44:0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4zk.html

 

(古风)首访方山店子 (2012-07-11 19:43:2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2ns.html

 

(原创)国民党昌乐县长张天佐创办的方山店子果园(二 (2010-09-17 20:58:2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ll6q.html

 

《营陵古今诗词选》首发式 (2013-01-14 12:26:5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8ny.html

 

(原创)昌乐“创意无限”昌明校区开学典礼 (2013-11-01 21:05:3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ehe5.html

 

(摄影)看我拍摄的泛义的“五行八作”(第四辑) (2009-08-05 10:43:5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eiro.html

 

(摄影)“亿克拉”书画摄影古玩展开幕(下) (2012-04-27 18:03:1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dzv3.html

 

(拍摄习作之十三)昌乐县部分资深文友聚会 (2008-07-03 22:05:0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a1r5.html

 

昌乐蓝宝石广场新开大酒店“东海渔港”摄影记 (2010-07-07 00:16:1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k00e.html

 

(图片)本人近日主要活动图片 2011-05-23 00:22:41 (我的网易博客)

http://sdwfwenxin.blog.163.com/blog/static/1026438920114230212414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