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吴家麒 量化如果想赚钱,肯定希望整个市场环境出现情绪不对称或者信息不对称,但这相对来说是有限的。 对于量化来说,赚情绪的钱是比较有限的,进来的人越多,钱就越难挣。 对我们来说,很容易能做出收益又高稳定又好的策略,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一个策略一挣钱,所有人都进来了,这就是过去几年整个量化规模越长越快的原因。 总的来说,量化在中国的土壤上还是有竞争优势的,虽然波动越来越大,但相比其他策略还是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这也是很多投资人比较看好的原因。 问 中国 A股的量化规模相对于美国,还处于初期阶段,市场还是有红利的,思勰投资连续5年获得正收益,所以你觉得什么样的指增产品能够穿越牛熊? 吴家麒 主要分两方面。 怎么做到稳定性,背后就需要下很多功夫,其中尽量把收益来源多元化,因为任何的一个单独的策略或因子都不可能保证稳定性。 对于思勰来说,既有偏基本面的因子,又有偏技术面的因子,基本面因子里面既有传统的基本面量化,又有一些另类数据,我们尽量把这些因子都拆开。 第二方面就是风险优化,也就是你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冒风险,什么时候不该冒风险。 很多散户认为,市场涨的时候是没有风险的,市场跌的时候是有风险。我们觉得完全相反,很简单的逻辑,大盘在3000点的时候总比4000点的时候风险小。 ![]() 吴家麒 我们基本不会按行业和个股划分,我们按收益来源的价量和基本面来划分。 价量就是成交量、成交价格、挂单数量等等,这个叫价量因子,价量差不多占50%。 问 量价因子中,很多散户都在学均线这种指标,这种价量因子到底有没有效? 吴家麒 均线或者一些简单的趋势指标都是有效的,但是有效性很弱,相当于胜率很低。 需要有一定的量化知识或者统计学知识,才能把这个东西用好,机构跟散户的差别在于,机构能把一些52%和 53%的东西,组合变成一个胜率高的东西。 ![]() 吴家麒 思勰的产品跟市场中绝大多数的产品相关性都比较低,无论是指数增强的超额,还是CTA。 我们不太愿意去赌某一个简单的风格,会尽量摒弃掉一些比较简单的策略,比如像均线、趋势这种比较简单的策略,我们认为用简单的策略挣钱是比较危险的。 因此当绝大部分人挣钱的时候,思勰表现未必特别好,因为这可能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在挣钱,我们跟这些策略有一个低相关性。 ![]() 问 一些主观公募基金,当规模不断扩大以后,业绩就受到影响,对于量化来说,规模的容量对你们有没有影响?或者你们怎么解决这种问题? 吴家麒 第一,规模越大就像一个手铐把你给铐住了,不是说股票越多或者股票越少就一定好,但是给你一定的自由度,总是能做得更好。 第二,当策略不挣钱,你要去做优化调整,大家都知道船小好调头,肯定是规模小的更容易掉头,所以任何策略规模小肯定会更好。 其次当规模突然变大,比如从原来70、80亿变成了100亿,虽然涨了20亿,但是整体也就变化20%-30%。 所以规模太小和规模太大都不一定是一个合适的事情。 吴家麒 对于现在国内的量化私募,三百亿以上肯定算大的,30亿以下肯定是偏小的。 问 会做量化私募T+0策略吗? 目前还是有效? 吴家麒 会做,但是这跟规模有关,如果模很大就没有办法提价,就像刚才说的如果管几百亿的规模,个股都有几千万的规模。 ![]() 吴家麒 好的风控系统主要有两点,第一如何很好的平衡收益和风险的关系。 比如今天一个客户投指增类的产品,那么他对风控的容忍度是比较高的,如果客户投中性策略的产品,那么他对风控的容忍度是比较低的。 第二好的风控一定能够扛住极端风险,金融市场往往有个特点,就是它会对整个极端风险比较低估。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年商品期货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极端情况,就是伦敦镍的事情,海外的镍突然从几万涨到几十万,一下子都没底了,相关的 A股要么涨停,要么跌停。 所以如何保证能够扛住极端风险?第一平时的头寸要有一定的分散度,不能赌在一个东西上,你不可能提前知道舆情风险,不要把很大的头寸压在一个股票上。 第二当出现极端风险的时候,要学会适当的处置,就像当伦敦镍发生的时候,我们也有一些头寸,我们第一时间去解掉头寸,不在极端风险上参与。 第二随时要有一颗出现极端风险的心,能够处置好极端风险的情况,基本上做到这两点,就可以做好风险控制。 ![]() 吴家麒 一般来说止损从某种意义上是不对的。 因为止损是认为未来价格走势跟你的持有方向是相反的。如果今天你已经亏钱了,做了止损,后面如果能反弹回去,你干嘛要止损?只有继续下跌你才要止损。 但是反过来我们说止损又是对的,比如你给我推荐股票,每次推荐都是涨停,那么下次你再给我推荐,我就会买,如果每次给我推的股票都是跌停的,那么下次再给我推股票,我肯定不会买。 所以我们不把它看成止损,而是把它看成是一个策略的置信度。 ![]() 问 数据是量化的金矿,另类数据会提高竞争力,在量化领域有哪些新的方向?未来会有哪些创新? 吴家麒 我们从前几年开始就布局了一些另类数据,我们对整个数据本身,以及整个底层环境都是非常了解的。 另类数据需要积累,今天积累20个股票,明天积累30只股票,后天积累50只股票,像我们现在可能积累了1000多只股票,对20%的股票有效。 在海外也是一样的,整个另类数据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挖掘方向。但不是所有公司都做得好,因为很多数据的成本很高。 吴家麒 比如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数据,中国汽车乘用车协会每个月公布一次,所以它有一定的延迟性,而且频率不是很高。 现在通过一些调研,通过一些其他的另类手段,就可以拿到每天的汽车销量数据,它对整个数据的趋势把握度肯定更高,而且更及时,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另类数据。 ![]() 问 CTA今年的波动很大,思勰的CTA策略有哪些优势? 吴家麒 CTA算是思勰的老本行,因为我的合伙人陈磐颖原来在美国一家对冲基金叫德邵集团。 CTA的特点是负和博弈,因为有人买就有人卖,有人卖就有人买,当中还要被抽走手续费,而且任何一天都是这样。 所以做CTA是最难的,做债券是最容易的,股票是夹在当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