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十二法则》:直男与直面人生

 千刀君 2022-12-19 发布于山东
这是千刀君第151篇原创文章

新年伊始,读《人生十二法则》,作者是加拿大心理学教授乔丹彼得森。

尽管朋友圈形势一片大好,但感觉自己还是提不起劲来,而这本书刚好应景。读这本书时候的感觉,如同学期末面对裸考,正在惶恐时,突然有舍友把我从被窝里拽出来,一边敲打着我一边喊,你个龟孙,给老子起来学习。

全书所谓的法则其实零散稀碎,有一些玄学也看不懂。整体筛选一遍,只锁定一个问题:如何对抗不自信。

·  正  ·  文  ·  来  ·  啦  ·

1.人为什么不爱惜自己

多年前自己在照镜子的时候,常三省吾身:高否,帅否,富否?

否,则去学习。

随着年龄增长,我渐渐意识到了一个事实,高帅是不可能变高帅的,变富仍然是一个长期工程。

除了硬性条件不足外,软实力也不太行。比如性情木讷,不善言辞。比如生活工作不规律导致记性渐渐变差。接着越来越忙,新技能没学起来,手里的活也变得生疏。

岁月无情,在我这个花季少年的心里种下了质疑三连:
  1. 当前现状跟想象中的自己差这么多?

  2. 自己是不是没价值?

  3. 甚至这辈子都可能就这样一事无成?


这种心理作用越强烈,人的行为越受到了影响。又因为潜意识里默认有缺点就应该被惩罚,人就会做出与自己利益不符的事情。于是我开始生活混乱,沉迷游戏,常常熬夜,抽烟喝酒烫头撸狗,想用牺牲来抵抗精神上的负担。

既然我这么多缺点,就要通过种种方式来惩罚它们。

2.全部人的心思

无法达成完美形象,又以错误的方式修正缺点,结果越搞自己越糟糕,越不自信。读此书后略有转机,原来不仅仅是我,所有人都这个熊样。

那么是不是知道大多数人都这个怂样,就可以好声好气跟自己当前的现状和解?作者彼得森的回答为“no”。

不是生活把自己推进坑里,人就在坑里哭。哭解决不了问题,你得爬起来揍回去。
彼得森认为,人对世界的感知只有秩序和混乱两种状态。秩序代表已知,混乱代表未知。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使得我们更愿意维持秩序,躲避混乱,以求保护自己。

但保护不是最好的办法。山林间屈居一隅,能安心过日子。那么野兽来了呢,洪水来了呢?混乱常在,有时候还会很凶猛。死守着这一点秩序根本不够用,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为什么现代流行培养“挫折商”和“钝感力”,是因为适应混乱是刚需。不仅仅要保护,更多的是赋能。我辈仍需要开天辟地之勇气,在混乱中建立新的秩序。

3.建立秩序的过程

如何于混乱中建立秩序?

彼得森原话如此:如果旧的内容代表秩序,那么新的东西就代表混乱。一边依赖已知和已掌握的事物,一边探索学习新东西。这样既可以平衡对未知的恐惧,同时又能保证兴奋和投入的状态。

从这个答案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非常理想化,做出行动A,直接能得到结果B。

对其观点进行重新理解,可以表述如下:对于不熟悉的东西,用手里信得过的工具来对其进行判断。

比如想判断一本书的销量。如果很确定某本小众书籍被普及后肯定能大卖(工具1),那么就可以往前推一步,判断这本书会不会被普及。

如果无法判断,再往前推一步,看这本书有多少厉害的人推荐了它(工具2)。

一个多维随机风险,最后变成了二维判断风险。这就是用手里的秩序突破混乱,建立新秩序的过程。

4.混乱常在,不能忽视

再谈回自信,建立秩序的过程是一个变自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自己做出来的,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这几年流行一种“精神疗法”,换个熟悉的名字就是“鸡汤疗法”,其普遍特征就是世界很美好,人类很善良,乐观治百病,没什么问题。

这还是轻者,重则告诉人这种精神疗法能包治百病,延年益寿。先交1299元报名费,七日一疗程。本质是好的,但逐渐变成了部分人谋财的工具。

精神疗法治不了病,靠想象不成事,去做才成事。

困难存在是客观的,不会因主观而消失。应该优先找到自己当下愿意做的,或者能做的,去直面问题。

其次要做的其实是转变自己的心态,这就要动用人类所特有的意识。意识最关键的意义在于能自由选择,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想看的,我们可以塑造我们想塑造的。
混乱常在,真真实实的摆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疼痛、厌烦、羞耻和恐惧。我们知道为什么会让我们痛苦,如何让我们痛苦,甚至如何让别人痛苦。

纵使生活如此污秽,但希望人心仍是明镜。生活之苦已经让人溃不成军,人性之恶更需要尽量避免。

由此做出两点总结:
  1. 不因自身缺点惩罚自己,而应建立秩序直面人生。

  2. 承认眼前有难题,优先动手解决它。


5.自信的逻辑机制

彼得森对于自信的建立,是从生物学及社会学的角度切入的。因为存在现实原理和逻辑支撑,他就比玄学稍微科学那么一点点。

生物自进化以来就存在分配不平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争夺资源成为了常态。对动物来说,打架能赢的自然获得多数资源,处于高分配阶层,打输了的自然成为低分配阶层。

久而久之,生物大脑就生成了判断工具,根据输赢情况判断自己的地位,并分泌不同的化学元素。

以龙虾为例,让两只龙虾打架,观察它们体内的化学元素变化。

打赢的,体内血清素会多一点,用来激起更多斗志;打输的,体内章鱼胺会多一点,促进自己认怂。

那么给认怂的龙虾额外增加血清素会有什么效果?试验证明它会更亢奋,不再怂,自信满满,还想再打一架。

血清素的效应同样适用于人类,如果想更自信,可以考虑来一针血清素。

当然这是鬼话,其实彼得森想表达的是,自信不是喊口号和冥想得来的,它是一种化学因子的正反馈作用,实打实的让人站在自信的道路上,屹立不倒。

啥也别说,干就完了。

6.写在最后

逃离书外,最后写一下自己的感受。

本书作者乔丹彼得森定位是公共知识分子,而在现代社会,公知的存活环境是残酷的,能否经受得住历史考验仍需观察。同时,每个人的言辞会代表个人立场,所以不能断定他是否说了正确的话,但确实说的是直话。

作者的直体现在理想化的直白,如果采取了什么行为,就会得到一个什么结果。这种因果关系的直,就是理想化的直。这种直刚劲强烈,简单粗暴,也过于理想化,不全是优点。

我们知道我们所能观察的这个世界,其实由大脑意识所塑造。既然意识占了主动性,那么我们仍有机会对其进行重塑。

像我这种普通人大概能够把握住30-40%的机会,而作者可能就把这个概率增加到100%,甚至200%。

这个心态跟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观点如出一辙,这个世界给了什么自己无法决定。但怎么看待和利用,是可以自己决定的。

我并不是⼀个有特别直的心态的人,所以很羡慕作者能够如此的刚硬直白,敢说敢做。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句话: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要怕,微笑着面对它。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坚持,才是胜利。加油,奥利给!

就写到这里,下篇文章见。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