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一小乡,亮相联合国会议

 华东局 2022-12-19 发布于上海

日前,《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浙江多个县亮相,讲述了各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故事。比如,湖州德清的朱鹮保护,丽水青田的稻鱼共生等,都是基层生物多样性友好建设的典型案例。其中,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的发言颇受关注。作为此行中国唯一的乡镇代表,龙观乡发布了《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规划指南》。这是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地方标准,旨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更多生物多样性保护场景落地。

一条古道

“生物多样性”的命题听起来宏大复杂,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就需要各乡镇来执行。而对很多乡镇来说,重点无非是“保护”二字。

龙观乡位于浙东山区,生态资源丰富,分布着白颈长尾雉、中华水韭、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2021年才正式发表的全球两栖动物新种“道济角蟾”,最初就发现于龙观乡一带。从2007年起,龙观乡确立了“生态保护高于一切”的乡策。当时,乡里提出发展绿色经济,限制高污染工业企业落地,推进中小企业关停并转;在开展各项工程建设工作时,始终将环境匹配和生态保护作为前提。此外,还将生态保护要纳入各村的村规民约当中,鼓励村民主动参与“减排”“减塑”和植树行动。

去年底,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试点项目落地龙观乡。除了保护以外,更要贯彻“友好”的理念。“现在,很多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一个误区,就是把生物多样性等同于野生珍稀动植物。但实际上,生物多样性友好并不是指像动植物园一样把它们统统装起来展示就可以了,而是要去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场景。”龙观乡副乡长陆小腾驾告诉记者。

陆小腾驾刚调任龙观乡三周时间,最近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其中很多时间都花在了一个古道修建项目上。前段时间,龙观乡提出乌贼山双连珠岩古道修建项目。“这条古道虽然已经废弃,但有时还有村民会抄小道走,安全隐患不小。另外,对乡里来说,这条古道还有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所以提出了修复古道的计划。”陆小腾驾告诉记者。

计划有了,方案却不好确定。为此,陆小腾驾专门找了当地的资深生态学者请教沟通,“死磕”方案,目前已是第四稿。“我们有个原则,就是任何项目落地前,都要邀请相关专家先来把关,'生态’关必须要过。”陆小腾驾说,“古道修建的过程中,会不会破坏乌贼山上的鸟类栖息地、怎么与周边环境融合,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在陆小腾驾看来,所谓生物多样性友好,就是尽量降低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影响,“将生物多样性元素融入远山近水”。不单是古道修建,龙观乡还将生物多样性友好的理念融入产业布局、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比如,建设游步道时,避开珍稀植物,预留出动物和鸟类迁徙通道,并采用亲自然的土木底质来减少破坏;进行小流域治理和河道整治时,减少拦水坝设置,为鱼类溯溪提供便利,减少河道岸体、河床的硬化等。目前,龙观乡已建设“蕨类绿道”“中华水韭池”“鸳鸯湖”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型基地20多处,安装人工鸟巢、人造灌木丛、“昆虫旅馆”等300多个,为林间生物提供栖息、繁殖的场所。今年,四明山环线公路安保工程雪岙路段施工前,还将100多株珍稀植物转移到宁波植物园迁地保护。

“投资自然”

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虞伟认为,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就是要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不仅要保护自然,更要“投资自然”。

既然是投资,回报自是必不可少。对龙观乡而言,试点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是个契机,本质上是要探索出一条乡镇开发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发展路子。龙观乡的“野心”,是要以生物多样性撬动乡村振兴,进行产业、生活、业态、服务、基础设施再造,推动实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

从长远看,龙观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对游客而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需要更丰富和多元的落地场景。“这两年,凭借'生物多样性保护’,龙观多次'出圈’,吸引了很多人来龙观乡参观学习。但我们可提供的点不算多,之后要在生物多样性展示功能上多做功课,尤其是加强对本土物种的展现、科普和教育。”陆小腾驾说。按照计划,龙观乡还将持续探索生物多样性与零碳经济、生物经济等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利用生态优势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记者在长三角各地采访,看到过不少类似的尝试。比如,衢州利用钱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研学,丽水通过GEP核算推进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湖州安吉、杭州淳安相继建立了森林碳汇管理局来推动碳汇交易……就连原本籍籍无名的宁波奉化、盐城建湖等地,也凭借零碳景区建设摸索出了低碳旅游的新路子。这些尝试的背后,越来越多的乡村和村民成为赢家,好风景、空气、水都能“变现”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带动乡村发展和村民增收。反过来,村民的钱包鼓起来,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提高了,才能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保护生物多样性,离不开全民参与。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激发公众和各社会主体的参与热情,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找到各自的着力点,或许才能建设更多的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和城市。

华东局原创稿件,转载、投稿或提供线索,请加小编微信并注明来意,暂不接广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