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上一穴:鼻炎的特效穴,还是治水肿的特效穴

 听宫壹号 2022-12-20 发布于北京

第五部分:胃经篇之陷谷穴

▲点一点,听语音
陷谷穴是胃经的输穴。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五行属木,而脾胃皆属土,中医认为,木克土,故此穴有强脾胃,促进胃气下降的功效。
陷谷穴位于脚的第2第3指之间的骨缝里,有引胃气下降,从而使呼吸变的顺畅,来解除鼻塞的功效。故此穴是治疗鼻炎的特效穴。

另外,此穴还是治疗颜面浮肿、水肿、足背肿痛的特效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看到一些人的下肢浮肿,如有相当多的孕妇,在妊娠后期会出现下肢浮肿,每天下午较为明显,早晨消失,这是正常现象。如果早上不能消失,则称为妊娠水肿,就可以用此穴治疗。
对于下肢浮肿的群体,可让其平卧或下肢略为抬高,然后从足背开始,沿小腿向大腿方向推拿,力度轻柔,手法以按、压、推、拿、轻捏交替使用,以陷谷穴为重点进行推按,下肢经过10分钟左右的推揉,再对陷谷穴按压8至10分钟后,下肢浮肿就会消除。
除此之外,此穴由于是胃经的输穴,有增强肠胃蠕动功能。在治疗降压、稀释血液方面有效果也非常不错。

除此之外,此穴具有清热渗湿、泻火明目、通络止痛、理气和胃等功效。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面色浮肿、胸胁支满、水肿、肠鸣、腹痛、足背肿痛、胃痛、疝气、尿少、足背肿胀、肠鸣、痢疾、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心功能不全、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性胃肠炎、慢性肠炎等疾病的治疗。
陷谷穴位于脚背上第二三趾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弯曲拇指,用指尖下压揉按陷谷,早晚各1次,先左后右,各揉按1至3分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