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5史佳洁: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经历了怎样的适应性发展

 高教课堂研讨 2022-12-20 发布于江苏

     行业特色型大学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的变化。从新中国建立初期院系调整形成,到20世纪末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对办学体系消解,再到“双一流”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行业特色型大学经历了“行业化”到“去行业化”到“再行业化”的发展之路。厘清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历程,这对于明晰现今后的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院系调整:

为适应计划经济初步形成“行业化”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因为当时的国际环境,我国不但在经济上学习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且在高等教育上同样也学习苏联模式,建立起仿效苏联的高等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制度。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开展行业办学,把综合性大学变为单科性大学,服务于特定行业,由此初步形成一批行业大学。

      我国在1952年到1953年实施的院系调整,确立了“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调整的重点是“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发展专门学院,首先是工业学院”[1]。仿效苏联高等教育的类型来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分为综合大学(设文理学科)和专门学院(按工、农、医、师范、财经、政法、艺术、语言、体育分别设置)两种。在全国范围内,对高等学校的院系进行了调整,对高等教育的资源和布局进行了重组。院系调整的重点是华北和华中等教育比较发达地区的高等学校,目的就是按照专业大类设置专门的高等学校,建立高度专门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按照文理学校和工程学院的分工进行了调整,清华大学的文学院、理学院和法学院调整到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工学院调整到清华大学。同时,清华大学的航空系、材料系、地质系等分别调整出来,和其他一些院校的相同专业合并,相继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地质学院等,北京大学的医学院独立出来成立了北京医科大学。[2]

      在院系调整后,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高等教育重文轻工、师范缺乏的状况,重点加强了理、工、农、医等专业性教育,建成了与国家工业发展布局相配套的比较齐全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形成了以文理综合性、分科专门性和师范性院校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上世纪末管理体制改革:

区域化综合化而“去行业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确立起来,使得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行业经济开始向区域经济转变。因此,原来高等教育中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表现的对口行业过细、过时的专业划分已不能满足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末一次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应运而生。伴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各高校也随之进行了改革。

      1998年3月1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正式启动了第四次机构改革。这次机构改革中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3]在对我国机构进行改革的同时,各行业高校管理体制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宏观层面上,行业高校数量多但规模小,资源整合不科学,利用不充分;微观层面上,特色专业设置过于单一,专业面较窄,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相适应[4]。因此,在1998年11月,全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上提出“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入新的改革周期。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入新的改革周期,也促使我国高校进行转型与改革,其中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转变为以合并为基础的去行业化。199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原机械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等9个行业管理部门所属的93所普通高等学校、72所成人高等学校及46所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管理体制进行调整。199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明确提出除教育部及外交部、国防科工委等部门和单位继续管理其所属学校外,国务院部门和单位不再直接管理学校[5]。同时,少数普通高等学校划归教育部管理或由教育部负责调整,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由地方统筹管理。

      据统计,1997-2001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全国共有252所普通行业特色高校实现管理体制划转,其中本科院校163所,36所划转教育部管理(原划转38所,中南工业大学合并至中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合并至吉林大学,剩余36所,2003年华北电力大学划入教育部,增加为37所)127所划转地方管理。在这一时期,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与转型主要是依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进行合并,朝着综合化、去行业化的趋势发展。

双一流建设:

学科优势能带来发展机遇而“再行业化”

      在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调整合并的同时,我国政府也出提出了一系列国家战略来促进高校发展,也为行业特色型大学带去了新的活力与发展机会。1993年2月提出“211工程”, 1995年11月,“211”工程正式启动,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行业特色高校相继入选,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得到重点规划和资金支持。1999年1月,“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行业特色高校入选。2010年实施“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华南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一大批“非211”行业特色高校的特色重点学科得到了专项投入和扶持,使学科建设迈向了新的高度。

     。2017年9月,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一些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以突出的学科优势名列其中[6]。根据“双一流”建设最终名单,入选一流大学建设的42所高校中,11所学校为行业特色型大学,占比达26.19%;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95所高校中,68所学校为行业特色型大学,占比高达71.58%;另外,行业特色型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占比达到29.45%。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也显示,在拥有A+学科的81所大学中,约半数为行业特色型大学[7]。在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一批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有望在若干个优势学科领域率先进入世界一流,从而带动整个学校逐渐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背景下,行业特色型大学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发展呈现“再行业化”的态势。各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基于过去调整、合并的转变成为综合性大学的基础上,需要利用自身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所拥有的行业特色学科的优势,继续发挥自身特色,发展优势学科,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学科体系,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通过对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形成与发展历史的梳理可知,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经历了多个阶段发展和转型过程。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时代特色,深刻烙下了不同发展时期的政策烙印;体现了服务发展,行业特色型大学紧跟国家发展步伐,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适应社会需求;体现了遵循教育规律,行业特色型大学坚持深化综合改革,在办学模式不断探索实践中日趋发展壮大。

[1] 郝维谦,龙正中.高等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85.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3] 熊怡.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缘起与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13,(30):24-27.

[4] 陶羽,李健.行业高校及其特色学科的历史地位和存在价值[J].中国成人教育,2018,(6):21-24.

[5] 曹翼飞.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98-104.

[6] 王亚杰.行业特色型大学还是学科特色型大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6):82-86.

[7] 张来斌.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双一流”建设路径[J].人民论坛,2020,(25):36-38.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